一播 发表于 2023-5-8 23:00:11

淘宝店铺补单:权衡之后如何取舍?

人群标签这个事情,绝大多数卖家依然停留在基础人群标签上死磕(什么类目笔单价,性别、年龄、消费能力、身份属性标签、天气属性标签、淘宝属性标签、节日属性标签)等等等等,但是千人千面都多少年了,系统对基础人群标签维度的考量已经不及买家实时购物意图的考量了,某公开的技术专利:基于客户购物意图挖掘的实时商品推荐方法一种基于客户购物意图挖掘的实时商品推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树状的客户购物意图模型;步骤2:实时检测用户行为,识别用户意图;步骤3:实时检测用户意图变化;步骤4:跟踪用户意图变化轨迹,进行用户深层意图的推测:基于用户离散的意图,对用户深层的意图进行推测;步骤5:确定商品推荐策略;根据客户的购物意图,确定商品的推荐策略.本发明的优点:自动识别客户购物意图,进行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提高客户满意度;自动检测客户购物意图的变化,并调整商品推荐策略.实时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兴趣;基于用户意图模型,深入挖掘客户深层购物意图,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推荐服务.有没有补,最大的差别就是GMV有没有在递增的问题,跟基础人群标签的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因为你不可能找到完全符合你所有想的那些标签的人,即便找到了他也不可能只帮你一家补举个栗子用户A,男,年龄19岁, 低消费群体,从来没有买过也没有浏览过 儿童拨浪鼓 ,那么如果他去你店里下单了 ,你一定会说是他打乱了你的人群标签,故事开始,这男的近期新找了个小女朋友,因为开放二胎,于是他女朋友就有了个2岁的弟弟,他为了讨女朋友开心,他想买个拨浪鼓,价格不低于100,不然觉得拿不出手(将来的小舅子啊),于是连着看了两三天,专门看100块钱左右的,最后下单了,这就是实时购物意图,你说精不精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淘宝店铺补单:权衡之后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