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流量,要不要投放
1.搞流量是关键。公司也好,个人也罢,想要赚钱,要么走产品/服务路线,你有的东西别人没有或者比别人厉害,要么走流量路线,你流量比别人多,成本比别人低,自然利润就比别人高。前段时间,“仅退款”的事在各个平台很热闹,最开始拼多多,后来淘宝和京东也跟进了。“仅退款”对消费者来讲肯定是好事,服务体验更好了,对商家来讲,无疑每个月的财务又要增加一笔支出成本。阿里这次改革也明确了价值观里“客户第一”的客户到底是谁?那就是消费者。为什么各个平台都开始宠溺消费者?因为现在国内电商已经增长见顶,进入存量时代。商家多,用户少,不缺产品,缺流量,所以,搞流量的能力变成了项目成功的关键。2.流量来自哪里流量的分发权掌握在平台手里,平台通过算法设计流量分配规则,符合平台利益,多给,损害平台利益,限流。平台想要什么?更多的用户,更高的收入。先有创作者,后有用户,商家再入驻,贡献收入给平台。前期创作者重要,后期用户重要,商家卷产品和服务,创作者卷内容。怎么卷?商家,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创作者,停留指标、互动指标、转化指标。平台把流量分为多个流量池,免费流量、付费流量(竞价广告、品牌广告)。免费流量也不是完全免费,需要铺设内容、矩阵账号,这些都是成本。付费流量未必贵,免费流量未必便宜,看赛道、看玩法、看效率。前期研究技术,玩免费流量的多,中后期研究付费流量,核算投入产出比的多。
3.要不要投放不管是商家还是创作者,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不投放是不现实的,哪怕你是大品牌或者大达人。我本身是做广告投放出身,接触过不少大品牌和头部达人,自营项目也没少在投放上花钱。先说,投放有什么好处。通过平台的投放工具,帮助你把商品/服务/内容,触达更多的精准用户,直接线上成交或者引流到私域长期经营。有人说,免费流量是下雨天拿盆在外面接,付费流量是自来水管,拧开随时有。想赚大钱,一定离不开投放。再说,投放有什么风险。投放的风险就一条,在放量的时候,能不能维持一定的 ROI。大量的公司不赚钱甚至倒闭,都是广告费花太多,没利润或者亏钱。那 ROI 的核心是什么?投放技巧和广告素材,各平台越来越智能化,投放技巧没有那么难,还是靠经验积累。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素材。其实,不管免费流量还是付费流量,把自己生产的内容当作素材就可以了。有的素材做流量,有的素材做转化。
4.投放的场景什么时候要介入投放?起号阶段、测试阶段、规模化阶段。起号阶段,打标签,让系统知道你生产的内容是给哪一类用户的;做基础,基础的粉丝量和账号权重。测试阶段,通过多种投放方案来寻找 ROI 的平衡点,这时,需要优化素材质量和生产效率,跑通最小闭环。规模化阶段,俗称放量,建立一套基于自然流量和免费流量的流量体系,把收益最大化。 转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