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业人 电商创业人 2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23

最近请教一位做外贸的高人,年赚300万。他找客户路子让我惊掉下巴。他没投展会没烧广告,就靠海关数据+领英组合拳,客户转化率做到12%,单笔订单均价超5万美元。这组数字有多狠?传统外贸获客转化率普遍不到3%,他等于用同样的精力挖到别人4倍的客户。当同行还在抱怨外贸难做时,他早把获客逻辑玩成了精准狙击。

很多人说外贸获客难,其实不是客户少,是你没找对门。展会一年去几次,每次花几万块,回来一堆名片,转头就丢;投谷歌广告,一天烧几千,询盘是多了,但大多是无效的,最后一算账,赚的钱还不够参展和广告费。那这个海关数据+领英的组合,到底有什么门道?

先拆海关数据的底。这东西不是什么神秘黑科技,就是各国海关公开的进口记录。比如你做小家电,打开平台,能直接看到美国某公司2023年10月从中国进口了500台电热水壶,采购金额4.25万美元,供应商是广东一家工厂。这里面藏着三个关键信息:谁在买(采购商)、买什么(产品类型)、买多少(采购量)。这就像一张现成的客户地图,直接标着目标客户的位置,比你自己瞎找靠谱100倍。

再看领英的作用。光有公司名还不行,得找到能拍板的人。比如有个英国客户,海关数据显示近半年从中国买了3000套灯具,但你不知道谁负责采购。这时候领英就派上用场了——搜公司名 purchasing manager,找到人后看他的简介:在照明行业10年经验,关注节能产品。这就有戏了,直接加他,发消息:我注意到贵司最近在找新的灯具供应商,我们是专注节能灯具的工厂,有8年出口经验,能提供比现有供应商低15%的价格,方便简单沟通下吗? 你猜怎么着?他大概率会回,因为他正缺供应商,你刚好是节能赛道的,这就是精准匹配带来的信任。

所以这两个工具组合,本质是用数据找线索,用领英挖决策人。海关数据解决有没有人需要我的货,领英解决怎么联系到能拍板买货的人。传统获客是我有什么就卖什么,然后到处喊,而这方法是谁需要什么,我就给谁送什么,方向对了,效率自然高。

但这招不是随便用的?得有方法。

第一步,选数据平台要精。别贪多,找那种采购信息实时更新的,比如你做家具,就筛选木质家具进口商,最近三个月有采购记录的优先。采购量别选太小的(10台以内),也别选太大的(1000台以上)——小的可能是中间商,大的竞争太激烈,505000台这种有稳定需求但没固定供应商的最合适。

第二步,用领英找关键人要准。别搜sales manager,太泛了,搜产品名 import manager,比如LED light import manager。找到人后先看工作经历:在这家公司做了3年以上的优先,换工作频繁的可能不稳定;再看个人简介有没有寻找新供应商关注质量对价格敏感,这些都是突破口——比如对方提想找更稳定的供应商,你就回:我们合作过的欧洲客户都说,我们的交货期比同行快20%,能帮你解决供货紧张的问题,需要样品吗?

第三步,跟进别硬推销。发消息时别一上来就说我们产品好,先搭话:我看到贵司上个月从上海进口了一批沙发,我们是做沙发的工厂,有12年经验,能提供比现有供应商低10%的价格,贵司这次采购是家用还是商用呀? 对方回了,就问需求——是需要现代简约款还是复古款?对沙发的材质有什么要求吗? 了解清楚需求再给方案,比直接报价格有效10倍。

很多人用这方法没效果,不是工具不行,是操作太糙。比如海关数据只看采购记录,不看付款方式,遇到后TT的客户,你再努力也白搭;领英加人不做背景调查,直接发合作,对方以为你是骗子,直接忽略。记住,工具只是放大镜,真正的核心是你对客户需求的理解。

外贸获客从来不是运气,是信息差+精准定位。当别人还在用展会和广告碰运气时,你用海关数据找到需要你产品的客户,用领英挖到能拍板的人,这就是降维打击。别抱怨外贸难,难的是你总在原地踏步。从今天起,花1小时研究海关数据怎么筛选,花1小时在领英上找10个目标客户,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订单自己就来了。

做外贸,客户就像鱼,你得知道鱼在哪儿,用什么饵。海关数据是鱼群地图,领英是鱼饵,而你,只要把钩子(产品价值)做好,剩下的就是等鱼上钩。别再问怎么找客户,先问自己我有没有用对工具,有没有研究透客户。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26
获赞
36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