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敏感词只要一沾上,Listing就违规!今年多平台同时扫号

其他 其他 5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23

这些行为都会当你的账号陷入危险

大量跨境平台同时扫号

今年的情况一定不能不重视

这些敏感词千万要小心

最近几个月,亚马逊对平台卖家的合规审查力度越来越大,据统计,近三个月里已经至少开展了六轮大规模账号审查,每次都有不少店铺中招。

和之前的封号情况比,八月开始的这波明显更严重。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这些主流站点几乎无一幸免。

从大家反馈的情况看,违规原因主要集中在S单测评、账号关联、库存管理不合规,还有最容易踩雷的关键词滥用,不少卖家都是因为Listing里的词汇没注意就栽了跟头。

就拿关键词滥用来说,不少店铺因为产品Listing里塞了违规词汇被处罚。尤其是跨类目的词,只要这个关键词不属于该产品的类目,就会被判定为违规,直接触发封号机制。

侵权问题也不少见,比如在产品描述里对比竞品、提其他品牌,甚至误用了那些中英文含义相同但已注册商标的词,像“HULA HOOP(呼啦圈)”、“Frisbee(飞盘)”,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账号被处罚。

另外,亚马逊有几类敏感词几乎是一碰就封,平台会用算法批量扫描Listing的标题、五点描述、A+页面,甚至后台的搜索词都不会放过。

比如现在苹果还没官宣iPhone 17,有卖家提前在手机配件Listing里写“适配iPhone 17”,直接被判定为虚假宣传,账号停用。还有“Free”、“限时优惠”、“终身保修”这类营销词。

以及“我们”“Our”这种第一人称,客服明确说会被误认为亚马逊官方声音,很容易引发合规问题。

qw3.jpg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亚马逊的审查是“系统扫描+人工复核”,而且完全不提前预警,一旦违规直接封号或下架,没有任何缓冲时间。

关键是违规记录会永久留在账号里,影响健康度,后续申诉要提交采购凭证、品牌授权书,还要写详细的整改计划,至少要等1-3个月,很多卖家申诉两三次都没成功,最后只能放弃账号。

所以现在不少有经验的卖家,都会定期排查Listing,老产品、停售产品也不落下,新品上架前更是要先过一遍敏感词检测,生怕出问题。

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审查

其实不只是亚马逊,最近其他跨境平台也在收紧合规审查,不少卖家同样陷入困境。

1、TikTok Shop美区前段时间突然搞大规模整治,几百家中国卖家店铺被封。

有卖家1.2万美金的货款被冻结,要等90天才能提现,之前垫付的物流费和仓储费加起来快2万,直接血亏。原因是他用同一个IP登录了三个店铺,被判定为账号关联。

2、TEMU这边则在严查注册信息,很多靠“资料店”快速起量的卖家受到很大影响。

有个卖家做TEMU半年,刚把投流做起来,就被通知账号因“注册信息存疑”冻结,30万资金提不出来。申诉时要求法人手持身份证录视频,还得同步打开谷歌地图定位到公司办公地,稍微有点模糊就判定不合格,他来回录了五次都没通过。

而且TEMU早就涨了保证金,部分半托管卖家的保证金从1万涨到3万,德国站个别类目甚至到了7万,中小卖家压力特别大。

3、俄罗斯的Ozon也没闲着,前段时间一夜之间下架了上万条中国商品链接

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100多条链接全被停了,理由是“无法提供商标注册证书”。

除此之外,像包括eBay、速卖通等在内的多个平台也在通过各式方式来加强封控。更能说明这波操作的严重程度。

现在跨境电商早就不是随便上架就能赚钱的时代了,不管是亚马逊还是其他平台,合规都是底线。尤其是临近旺季,账号一旦出问题,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117
获赞
49
内容
0
关注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