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柔性供应链的未来:降低管理成本

其他 其他 1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24

X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将柔性工厂标准化,做成“连锁业态”。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服装行业高度非标:一方面,人工很难用机器替代,因为很多工序难以通过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工需求。比如缝制这个重要环节,最终效果如何基本取决于工人的技能和经验,哪怕是同一件衣服、同一个尺码,不同工人生产的尺寸都有差异;另外如果缝制元素过多,也没办法靠机器,还是要靠人工。
       
另一方面,时尚是不断变化的,这意味着需要的面辅料、款式、规格每天都在不断变化,这同样很难用机器来替代。
       
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连锁业态的早期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在建立标准化、连锁化业态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起一系列能力。就像当年的海底捞,在早期门店不多的时候,也是通过把基本功做扎实,才能继续走下去,后面才能逐渐将管理标准化、系统化。
那么连锁业态的核心是什么?是控制成本:一是物力成本,二是管理成本。
物理成本基本是确定的。事实上,柔性供应链产业发展到今天,服装制造的物理成本已经是高度可控的了。所谓的物理成本,是指生产一件衣服的核心成本,来自两方面,一是面辅料,二是人工。
无论是大单量还是小单量,面料辅料的成本已经基本趋同。因为对面料商来讲,不管是大单还是小单,面料都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所以生产成本是一样的。
至于人工成本,在整体生产成本中占比并不高,X公司曾经测算过,对比大规模生产,小批量生产增加的人工成本能控制在2%-3%,最后反映在出厂价格上,则能压缩到1%-2%。
对于想做连锁工厂的X公司来讲,未来真正要发力的方向在于降低非生产性成本,即管理成本。
如果能实现,这将颠覆跨境服装产业链。
       
横向对比来看,对比H&M和ZARA等品牌,SHEIN的价值应该远不止1000亿美元;而站在供应链角度纵向来讲,它不仅重塑了跨境服装产业链,还把品牌“留”在了中国。从任何角度来讲,SHEIN极其背后的供应链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X公司也表达了对SHEIN的持续看好:
       
“我觉得1000亿美金对SHEIN来讲只是个地板’价,它绝对不止这个价格,逻辑也很简单,像优衣库、ZARA、H&M这些品牌母公司都是千亿美金市值。世界上有很多超过千亿估值的服装品牌,SHEIN现在规模和ZARA差不多,但是增速比他们快很多,而且SHEIN还有非常大的持续增长空间。”
63fc730ddf46ba3e3886f38f6916d835.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58
获赞
31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