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店运营分享圈

抖店、带货、达人、主播、商家经验分享圈子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19891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展开...
经历了29天 ,我的抖店做起来了 抖店4个月|前期基础搭建避坑指南(开发票+运费险超详细!) 刚开抖店时,我连“开发票”和“运费险”在哪设置都不知道…踩了无数坑后,终于把基础搭建理顺了!分享给想开店的小白,少走弯路👇 🌟【第一步:开店注册】 ✔️必做: 准备好营业执照(个体户/公司都可)、法人身份证,跟着抖店后台流程填信息,审核很快~ ⚠️踩坑: 店铺名称随便取(比如“小花的店”),后来想改发现半年才能改一次 🌟【开发票:别等顾客催!】 ❌我踩的坑: 以为个人店不用开票,结果顾客下单后突然申请,我手忙脚乱到处查怎么弄… ✔️正确操作: 1. 开通路径:抖店后台→「资金」→「发票管理」→「给买家开票」→点【立即开启】(企业店还能开专票,个人店开普票就行)。 2. 处理申请:每天去「待开票」里看!顾客申请后,10天内必须开(电子票最方便,传PDF就行),超时会被平台处罚… 3. 省钱提醒:如果顾客没申请,不用主动开;但申请了一定要处理,不然影响店铺评分! 🌟【运费险:退货率高会涨价!】 ❌我踩的坑: 开通后以为万事大吉,结果退货多了,保费从3元/单涨到8元/单…哭死! ✔️正确操作: 1. 开通条件:企业店先交保证金(24小时后才能开),个人店要充值保费(不用怕,没单了能提现)。 2. 路径:「店铺」→「商家保障中心」→点【立即加入】,跟着签协议就行。 3. 控制成本:运费险保费和退货率挂钩!选品时严把质量关(比如我卖童装,会抽查面料),退货少了,保费自然降~ 🌟【运费模板:别亏运费!】 ❌我踩的坑: 一开始设“全国包邮”,结果新疆订单亏了20元运费… ✔️正确操作: 1. 新建模板:「订单」→「物流工具」→「运费模板」→【新建】,把地区分成 “包邮区”(如江浙沪) 和 “补运费区”(如新疆、西藏) ,偏远地区运费设8-15元。 2. 关联商品:上架商品时,记得选对应的运费模板!不然顾客下单才发现运费错了,又得扯皮… 🌟 • 退货地址:在「物流工具」→「地址库」里填好,不然顾客退货不知道寄哪,直接给差评… 基础搭建看着琐碎,但每一步都影响后续运营!我花了1个月才把这些理清楚,现在整理成攻略,
展开...
  • qw1.jpg
最难的根本不是选不到好产品,难的是你没有。之前讲过一个选品思路,就是跟着竞争对手选品,先入行。今天说第二个选品思路:当你对一个行业有所了解之后,千万不要着急进入误区,走所谓的极致性价比,用低价突破销量规模。除非你做货损亏钱追爆款,否则你很难跟那些日发万单的老牌电商打价格战。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训练自己把产品卖贵的能力。以下是三种可以把产品卖贵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拥有能讲清产品卖点和优势的渠道,让客户理解产品价值我有一款产品在淘宝上标价很低,一年了都不温不火。但上个月,有人问我能不能做抖店密文代发,我给的代发价格比淘宝标价还贵5块钱,对方却不还价直接下单。这个商家是做短视频混剪带货的,的渠道优势在此凸显——他利用短视频把产品卖点和优势直观传递给客户,自身有流量,也就有了把产品卖贵的渠道。•第二个方法:基于行业了解,专门挖掘用户抱怨最大的产品我好几款利润款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偷工减料的低价品出货量虽大,却让消费者怨声载道,评论区骂声一片。我就根据这些骂声总结自己的卖点文案,对手卖5单的利润,都没我卖1单高。比如:◦对手把材料偷偷换成空心,我就强调实心材质;◦对手用3D建模做假图,我就用同样角度做实拍;◦对手尺寸、材质虚标(1米产品实际90厘米,还称10厘米是正常误差;生铁喷漆谎称合金钢),我就承诺“差1厘米无理由退换”“合金钢3个月内非人为断裂包赔”。好的质量,就值这个价。•第三个方法:借助品牌的力量要么运气好,挖掘到正在成长的品牌并拿下代理权,借品牌东风做店铺口碑;要么最稳妥的是,当充分了解行业标准后,尝试做自己的品牌(很多乡镇大厂有实力做品牌,缺的是策略和研发);要么有资金实力,买品牌授权做贴牌(比如南极人、飞利浦、花花公子等靠授权生存的品牌)。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一个产品卖贵?真心期待你的分享。心得分享 选品 反内卷
展开...
  • qw1.jpg
95后的老同学去年赚了300万,见面时他说:“赚钱的关键不是你多聪明,是你能不能把‘简单的逻辑’执行到极致。” 他的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戳中了很多人赚不到钱的死穴。 他说,第一步是“躲着内卷走”。刚毕业时他也跟风做抖音带货,卖女装,拼了半年,投100块广告费才赚80块,差点亏光积蓄。后来发现不对——女装赛道太挤,100个人抢1个客户,利润早被压没了。转头做“宠物智能用品”,专做那种“自动喂食器带摄像头”的细分款,全网做的人不到20个。同样投100块广告,能赚300块,因为竞争小,溢价空间大。他说:“别往人堆里扎,找个‘大家觉得麻烦又小的领域’,反而能吃饱。” 赚钱的核心是“把一个动作练到条件反射”。他做宠物用品,每天就重复三件事:早上看后台数据(哪些关键词带的单多),中午优化详情页(把客户问得最多的“续航多久”加粗),晚上盯竞争对手(看他们有没有降价、上新)。这三件事他做了一年,没换过。有人劝他“多拓展品类”,他说:“我连一个品类的客户心思都没摸透,拓再多也是白搭。” 就靠这死磕,他的单品做到了某平台细分榜第一,光这一个品就贡献了200万利润。 轻资产不是口号,是“把风险转嫁出去”。他从没囤过货,和工厂签的是“预售模式”——客户在他店里下单,他再给工厂传订单,工厂直接发货,他赚差价。刚开始工厂不乐意,他就每天往工厂跑,帮老板算账:“你囤1000台,卖不掉压资金;我先收客户的钱,你再生产,零风险。” 后来工厂给他的拿货价比别人低15%,因为他帮工厂盘活了库存。他说:“普通人抗风险能力差,别把自己当老板,先当‘中间人’,让专业的人扛专业的风险。” 流量不是找来的,是“等出来的”。他不买高价流量,专盯平台的“流量缝隙”。比如某平台凌晨3-5点流量便宜,他就把广告预算集中在这个时段;比如“宠物应激反应”这个关键词没人投,他就专门做相关内容,靠自然流量带单。有次平台推“新商家扶持计划”,他连夜改了店铺标签,蹭到了30天的免费流量,单月销量翻了3倍。他说:“流量像水,总有没被填满的坑,你蹲在坑边等,比追着水跑省力。” 最反常识的是“不赚快钱”。去年有款宠物保健品很火,利润能到50%,有人劝他跟进,他查了成分,发现有猫腻,硬是没做。后来那款产品被曝光,很多商家被罚款,他反而因为“只卖合规品”积累了信任,老客户复购率从30%涨到60%。他说:“快钱像闪电,亮一下就没了,还可能劈到自己;慢钱像自来水,看着少,流不停,攒起来比闪电多。” 他给普通人的建议很实在:先花3个月,找到一个“你能看懂、竞争小、能赚钱”的小生意(哪怕一个月只赚5000);然后花半年,把这个生意的每个环节拆成“傻瓜步骤”(比如客户问什么就答什么,不用动脑);最后花一年,把这个步骤重复1000遍,同时盯着平台的新规则、竞争对手的动作,慢慢优化。 他说自己没什么秘诀,就是“笨人做笨事”——不贪多,不跟风,不冒险,把一个小领域的钱赚透。 300万听起来多,但拆到每一天,就是每天赚8000多,靠一个细分品类的单品,靠重复了365天的动作,靠躲过了那些看起来诱人的坑。 普通人赚不到钱,不是没机会,是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却连“每天赚100块的本事”都没练扎实。 把他的话记在心里:找个小坑,蹲住,练透,钱自然会来。
展开...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