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商家经验分享圈

1688商家交流
创建于 2024-10-31 积分: 1087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普通人做电商的一个真相:选品不是靠感觉,是靠方法和杠杆。很多人做电商,总说自己没资源、没经验,结果投入几万块开店铺,天天刷1688找商品,选了一个月,最后上的货要么卖不动,要么压库存,忙活一场全白干。但这个卖家不一样,他每天只花2小时选品,剩下时间全在优化流程和对接供应链,靠3个兼职买手就把选品效率拉满。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诀? 先看现象:他的选品模式很轻。不是自己天天蹲1688,也不囤货压资金,而是找3个兼职买手,让他们专门逛平台,用关键词+利润测算表筛选商品,自己只负责最后把关和对接供应链。这种轻团队+工具杠杆的选品方式,其实是普通人做电商的破局点。很多人失败,不是没眼光,是把选品当成了一个人的战斗——自己查数据、看评论、算成本,结果精力分散,选品效率低,还容易踩坑。比如有人跟风卖网红爆款,结果上架时发现别人已经卖烂了,自己价格没优势,物流没资源,最后只能低价清仓。 再挖原因:为什么他的方法能行?核心在杠杆。选品本身是个耗时间的活儿,1688上商品几十万,一个人一天能看多少?但兼职买手不一样,3个人分工:有人专门搜高复购关键词,比如办公室桌面收纳 女生 ins风,这些词比收纳盒精准10倍;有人看低退货率数据,直接从平台后台导出退货率低于5%的商品;有人算物流成本占比,比如同样的商品,从浙江发和广东发,运费差2块,利润就差2块。3个人每天能筛选3000个商品,比一个人翻1000个还准。更重要的是,兼职买手按抽成算钱,卖出去才分10%利润,他不用付固定工资,成本可控,风险也低——卖不出去,买手没抽成,大家都没损失。这就是轻资产的优势:用最小人力成本,撬动最高选品效率。 那普通人该怎么学?分三步,简单落地: 第一步,先定选品标准,别盲目找货。很多人选品只看销量高,但销量高不代表能赚钱。要做利润测算表,把成本拆细:拿货价(1688上直接问工厂)+物流费(按重量体积算,找货代拿批发价)+平台佣金(淘宝8%,拼多多6%)+退货成本(比如100个退5个,每个退10块,总成本50)+人工成本(自己的时间也算,按时薪20块算,一天选品2小时就是40块)。最后算毛利率:(售价总成本)售价,低于20%的坚决不碰。关键词别用爆款这种大词,用细分词,比如学生党 平价 保温杯 冬季 高颜值,比保温杯精准10倍,流量更准,转化更高——别追求大而全,要做小而精。 第二步,搭轻量团队,别一开始就招人。别想着我要雇个全职运营,先从兼职入手。大学生、宝妈、自由职业者都行,给他们明确任务:每天看100个商品,用表格记录关键词、价格、利润、退货率、竞品销量(去生意参谋查)、供应链等级(1688上看工厂粉丝数、响应速度),每周汇总一次,你只需要看利润超20%、退货率低于5%、供应链等级4星以上的商品,这就是你的重点。3个人分工,每人负责一类关键词,效率比一个人高3倍,成本控制在每月1000块以内,比全职便宜多了。 第三步,对接供应链,别当中间商。选品通过后,直接找工厂对接,别经过批发商。1688上搜工厂直供标签,发样品测试质量(别信图片,摸得着、看得到才放心),谈账期(比如30天结算,先卖后给钱),降低资金压力。记住:选品不是找东西卖,是用工具和团队找能赚钱的东西卖——你要做的是筛选员,不是采购员。 最后总结:做电商,别追求全能,要追求借力。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你查数据会眼花,看评论会累,谈供应链没底气;但兼职买手能帮你查数据,同行能帮你看评论,工厂能帮你控成本。轻量团队不是人少,是每个人只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个年销200万的卖家,自己只负责把方向、控质量、管流程,剩下的交给兼职,这才是高效做事的逻辑。普通人想做好电商,先学会把自己从选品泥潭里解放出来,用杠杆思维代替单打独斗——你不需要多厉害,只需要找到能帮你撬动事情的人或工具,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展开...
前阵子跟一个年入200万的电商卖家聊天,他办公室就三张工位,除了自己,就俩兼职——不是客服也不是运营,是专门帮他逛1688的买手。他自己每天就花俩小时,对着电脑翻买手发来的货单,手里捏着两张表:一张是平台爆款关键词表,另一张是利润测算表,符合“关键词匹配+利润超30%”的,就圈出来对接供应链;不符合的,直接打回去让买手再找。 我问他为啥不自己逛1688,他说以前试过,一天泡在上面翻十几个小时,眼睛都花了,也挑不出几个靠谱的。后来想通了:逛货是体力活,判断要不要做才是脑力活。他找的三个买手,都是常年在1688摸爬的,一个熟家居类目,知道哪家工厂的收纳盒质量好还便宜;一个懂服饰配件,能分清哪些围巾是当季流行款;还有一个专做小家电,清楚哪家的迷你加湿器售后少。他给买手开10%的抽成——只要推荐的货能卖爆,买手一单能赚不少,比自己打工还上心。 反观很多普通人做电商,总想着“自己先把所有事摸透”,从找货、上架、客服到打包,全自己扛。结果呢?一天忙得脚不沾地,选品只敢凭感觉,看到别人卖啥就跟着卖,最后要么没利润,要么压库存。其实根本没必要——你不用样样精通,只要抓住最核心的“判断权”,把重复的、耗时间的活交出去,效率立马就上来了。 这卖家说,他刚开始找买手时,也走了弯路。一开始随便在网上招了个人,对方发来的货要么不符合平台调性,要么利润算不清楚。后来他改了招人的法子:不看简历,先让对方试推荐3款货,能说出“这款货在XX平台上月销多少”“工厂起订量多少”“快递费能压到多少钱”的,再谈合作。而且抽成不固定,卖得好的款抽成提15%,卖不动的款只给基础补贴——这样买手才会主动找好货,而不是随便凑数。 他还有个窍门,就是给买手定“明确目标”。比如让家居类买手每周找5款“客单价50-80元、能解决小户型收纳痛点”的货,让服饰类买手盯着“小红书最近涨粉快的配饰风格”。不是让买手瞎逛,而是带着方向找,这样推荐过来的货,命中率高多了。 普通人想做这个杠杆,真不用一开始就招三个人。先从一个兼职买手试起,比如你做母婴类目,就去1688母婴供应商群里问,有没有人愿意帮你找货,抽成8%-10%;或者在闲鱼上搜“1688买手”,找有经验的人合作。一开始不用给太多任务,每周让对方推荐3款货,你用自己的标准筛选,慢慢磨合出靠谱的人。 关键是你自己得把“筛选标准”搞清楚——比如你做拼多多,就盯着“价格能压到9.9元以下、快递费3元以内”的货;做淘宝,就看“有没有差异化,比如别家卖纯色,你找带图案的”。买手负责“找货”,你负责“判断能不能做”,供应链你自己对接,这样既控制了核心环节,又解放了时间。 这卖家最后说,做电商不是比谁更能熬夜,是比谁更会“借力气”。你一个人一天能逛100家店,三个买手一天能逛300家,还能帮你初步筛选——这就是杠杆。普通人总怕“分钱出去不划算”,其实你算笔账:你自己花10小时选1个好货,赚1000块;买手花2小时帮你找到这个货,你分他100块,自己还剩900块,还能腾出时间对接供应链、谈更低的进货价,反而赚更多。 别总想着“等自己做大了再组团队”,轻量团队是帮你“从0到1”的关键。先找1-2个靠谱的兼职,把选品的力气借过来,你专心抓判断和供应链,电商这条路才能走得快,还不累。
展开...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做电商这些年的选品心得。记得刚入行时欠着30多万贷款,全靠摸索出这套方法,用一年时间还清了债务。其实找高利润产品真的不难,关键是要懂得方法。 刚开始做闲鱼时,我用的也是最笨的方法:看到别人卖什么就跟着卖,人家卖50我卖55,赚个5块钱差价。客户下单后,我再去上家那里拍货,手动填写地址发货。后来单量多了实在忙不过来,就开始找上家谈一件代发。 但一单只赚5块实在太慢了!我整天琢磨怎么提高利润,后来终于发现了秘诀:某多多的百亿补贴专区简直就是宝藏!同样的产品,供应商报价50还不包售后,某多多经常只卖30多还全程包邮包退。我把售价提到55,利润直接翻了5倍! 某东的活动价更是让人惊喜。我卖过一款小家电,平时拿货价要59,某东做活动时只要20。我每次囤20单花400块,卖完8单就回本,剩下的12单纯赚700多。现在遇到好活动我都会适当囤货,库存管理得当就是纯利润。 品牌产品我有个独特方法:直接找个人卖家合作。我在各个平台搜索品牌产品,找到个人卖家后直接发地球号询问能否代发。十个人里总有一个愿意合作,谈成后售后全由他们处理,我就纯赚差价。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用1688?其实是因为售后问题。很多1688店铺不包邮不包退,一旦遇到退货我就得亏钱。特别是做高客单价产品,根本承担不起退货风险。现在我有5个固定合作的供应商,都支持7天无理由,卖起来特别安心。 我的日常选品流程是这样的:每天早上先刷某多多百亿补贴,专挑30-100元的产品;再看某东有什么活动,遇到底价就果断囤货;最后逛某宝看同类产品定价。发现价差大的产品立即上架,经常一天就能测出爆款。 说实话,高利润主要来自信息差。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平台价格能差好几倍。我现在靠这个方法每天稳定赚500以上,最多一天赚过3000多。只要肯花时间比价,每个人都能找到利润空间。 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我刚开始也经历过整天不出单的阶段,但坚持每天选品、上架、优化,慢慢就摸出门道了。选品就像挖宝,需要耐心和技巧。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记住,做生意要脚踏实地,不要贪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慢慢积累,总会看到成果的。加油! 在我看来,互联网搞钱,越简单越好,要求的越少越好,买了一堆设备电脑,最后搞不起来有什么用?就像我现在搞的自媒体矩阵ai项目,3.5个号,利用ai1生成,一个月3.5千就够了,简单粗暴,没号就去营业厅办几张卡,没设备闲鱼买几台也就几百,3.5天就能起号,所以搞钱越简单越好,不要想什么高大上的项目,钱到手才是真的!
展开...
我看不少人都在吐槽1688拿货比淘宝还贵。明明是批发网,为啥零售价比电商平台还高?其实不是1688坑人,是你没摸到批发的门道。 记住,在1688赚钱的人,从来不是“看到啥买啥”的懒人,而是“知道怎么谈、怎么选、怎么压价”的狠人。批发的本质,从来都是“量大为王,心细为赢”。 1688商家的定价表,藏着一道坎。你点进商品页看到的“零售价”,是给拿1件2件的散户看的。真正的批发价,在“起批量”后面。拿女装来说,起批量100件的价格,可能比拿10件便宜30%。有人嫌100件压货,转头去淘宝买,却不知淘宝卖家很可能就是凑够100件拿的货,再拆成单件卖。 选商家得扒三层皮。第一层看“是否源头工厂”,营业执照里有“生产加工”字样的,比贸易公司至少便宜15%。第二层看“实拍图”,敢放车间流水线、仓库打包视频的,大概率是自己的货,调货的中间商才总用网图。第三层看“小样政策”,肯免费寄样或收10元样品费(下单后返还)的,更愿意配合后期调整。 压价不能拍脑袋。有个做拼多多的朋友,每次谈价前会截3家同品质商家的报价图,发给当前商家说“这几家给的价是XX,你能做到我今天就下500单”。商家不是傻子,批量订单的利润薄但稳,多半会让2个点。但别拿劣质货的价去压优质货,一分钱一分货的规矩,在哪都管用。 混批是个好办法。很多人以为“起批量100件”就得单款拿100件,其实不是。问商家“能不能混款混色凑100件”,80%的商家会同意。做童装的表姐,每次拿5个款式各20件,凑够100件,既拿到批发价,又能测试哪个款好卖,比押宝单款安全多了。 别忽略“定制条款”。拿饰品来说,普通拿货价8块,要是印上自己的logo,起批量提到200件,单价能压到6块5。有个抖音小店主,就靠加个小吊牌定制,同款饰品比同行多赚3块,还做出了差异化。商家也乐意接定制,因为定制单复购率高,麻烦一次,能锁半年生意。 售后要提前敲死。有人拿到货发现3%有瑕疵,找商家理赔,商家说“批发默认3%损耗”,傻眼了。老江湖会在下单前问“超过3%的瑕疵怎么算?能不能补发?” 白纸黑字写在订单备注里。上次帮朋友谈,就加了句“瑕疵率超5%全额退款”,后来真遇到问题,商家没敢扯皮。 长期合作比单次压价值。有个做美妆批发的,固定在一家拿面膜,每月2000盒。半年后商家主动说“以后每盒再降5毛,账期给你延长10天”。商家怕麻烦,稳定的大客比零散的砍价客省心,省下来的沟通成本,自然愿意让点利。 普通人的误区,是把1688当淘宝用。淘宝是零售逻辑,拼的是单件利润和服务;1688是批发逻辑,拼的是周转速度和批量成本。你拿10件想享受1000件的价,就像买一杯奶茶想按整箱价算,不现实。 量不够?找“拼单群”。现在很多城市有1688拼单群,几十个人凑单,够起批量了就一起下单,到货后各自分货。我邻居开服装店,就靠这种群,每次拿50件也能享批发价,不用自己压货,风险小了一半。 心不细,量再大也白搭。有个老板拿了1000双鞋,没看鞋底材质,收到货发现是再生胶(易开裂),想退,商家说“下单时备注了‘特价商品不退换’”。他自己没看备注,只能认栽。批发的坑,多半藏在你懒得看的条款里。 1688不是谁都能薅到羊毛。它更像个批发市场,你得知道哪家是一手货源,怎么凑够起批,怎么防套路,怎么跟老板处成“熟客”。这些门道,没人会贴在首页上,得自己摸。摸透了,你就会发现,同样的货,你拿的价,可能比淘宝卖家的进货价还低。
展开...
阿里到底厉害在哪,最直观的对比就是,自己能做的,它都亲自做了。 不是像腾讯那样投美团、投京东,拿别人的成绩给自己镀金,而是电商、外卖、金融、云服务,全都一把抓在自己手里,一个个干成了行业前几。 现在淘宝还在重启,饿了么整合进电商群,支付宝成了国民工具,阿里云拼过疫情,也撑起过国产服务器的底气,这种靠做积下来的基本盘,就是阿里和腾讯之间最大的差距。 哪怕最近几年风头不如从前,阿里还是在顶着做事,盒马、钉钉、夸克、闲鱼,哪个不是从0捏出来的业务,每次行业风口出来,阿里几乎都在场上,不管输赢,起码不是观众。 反过来看腾讯,社交是它的核心,微信稳得住是基本功,但除了这个核心之外,它真正“自己做出来”的业务并不多,视频靠腾讯视频顶住,游戏靠几款头部撑着,电商、支付、出行、外卖,全是靠投资布局,做的是资本活。 这不是说腾讯不好,但长期下来你就会发现,它在很多地方的存在感,是靠别人发力,自己加持,阿里这边就不一样,每一个业务背后都是阿里的员工、阿里的服务器、阿里的管理体系,从架构到落地,能跑通一整条链。 当然,这几年阿里也确实伤过元气,从老一代十八罗汉陆续离场,到市值起起伏伏,再到如今各种业务调整,确实不如以前那样高调,但就算这样,它还是那个敢下场的角色。 愿意自己做、扛压力做、哪怕摔过也愿意再起来做,单是这一点,在当下的大公司里就已经很难得了。 你现在要是从0做一个新项目,会希望背后是腾讯,还是阿里呢?
展开...
  • qw3.jpg
  • qw2.jpg
  • qw1.jpg
1234下一页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八斤 等级 1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