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商家经验分享圈 1688商家经验分享圈 30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23

普通人做电商的一个真相:选品不是靠感觉,是靠方法和杠杆。很多人做电商,总说自己没资源、没经验,结果投入几万块开店铺,天天刷1688找商品,选了一个月,最后上的货要么卖不动,要么压库存,忙活一场全白干。但这个卖家不一样,他每天只花2小时选品,剩下时间全在优化流程和对接供应链,靠3个兼职买手就把选品效率拉满。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诀?

先看现象:他的选品模式很轻。不是自己天天蹲1688,也不囤货压资金,而是找3个兼职买手,让他们专门逛平台,用关键词+利润测算表筛选商品,自己只负责最后把关和对接供应链。这种轻团队+工具杠杆的选品方式,其实是普通人做电商的破局点。很多人失败,不是没眼光,是把选品当成了一个人的战斗——自己查数据、看评论、算成本,结果精力分散,选品效率低,还容易踩坑。比如有人跟风卖网红爆款,结果上架时发现别人已经卖烂了,自己价格没优势,物流没资源,最后只能低价清仓。

再挖原因:为什么他的方法能行?核心在杠杆。选品本身是个耗时间的活儿,1688上商品几十万,一个人一天能看多少?但兼职买手不一样,3个人分工:有人专门搜高复购关键词,比如办公室桌面收纳 女生 ins风,这些词比收纳盒精准10倍;有人看低退货率数据,直接从平台后台导出退货率低于5%的商品;有人算物流成本占比,比如同样的商品,从浙江发和广东发,运费差2块,利润就差2块。3个人每天能筛选3000个商品,比一个人翻1000个还准。更重要的是,兼职买手按抽成算钱,卖出去才分10%利润,他不用付固定工资,成本可控,风险也低——卖不出去,买手没抽成,大家都没损失。这就是轻资产的优势:用最小人力成本,撬动最高选品效率。

那普通人该怎么学?分三步,简单落地:

第一步,先定选品标准,别盲目找货。很多人选品只看销量高,但销量高不代表能赚钱。要做利润测算表,把成本拆细:拿货价(1688上直接问工厂)+物流费(按重量体积算,找货代拿批发价)+平台佣金(淘宝8%,拼多多6%)+退货成本(比如100个退5个,每个退10块,总成本50)+人工成本(自己的时间也算,按时薪20块算,一天选品2小时就是40块)。最后算毛利率:(售价总成本)售价,低于20%的坚决不碰。关键词别用爆款这种大词,用细分词,比如学生党 平价 保温杯 冬季 高颜值,比保温杯精准10倍,流量更准,转化更高——别追求大而全,要做小而精。

第二步,搭轻量团队,别一开始就招人。别想着我要雇个全职运营,先从兼职入手。大学生、宝妈、自由职业者都行,给他们明确任务:每天看100个商品,用表格记录关键词、价格、利润、退货率、竞品销量(去生意参谋查)、供应链等级(1688上看工厂粉丝数、响应速度),每周汇总一次,你只需要看利润超20%、退货率低于5%、供应链等级4星以上的商品,这就是你的重点。3个人分工,每人负责一类关键词,效率比一个人高3倍,成本控制在每月1000块以内,比全职便宜多了。

第三步,对接供应链,别当中间商。选品通过后,直接找工厂对接,别经过批发商。1688上搜工厂直供标签,发样品测试质量(别信图片,摸得着、看得到才放心),谈账期(比如30天结算,先卖后给钱),降低资金压力。记住:选品不是找东西卖,是用工具和团队找能赚钱的东西卖——你要做的是筛选员,不是采购员。

最后总结:做电商,别追求全能,要追求借力。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你查数据会眼花,看评论会累,谈供应链没底气;但兼职买手能帮你查数据,同行能帮你看评论,工厂能帮你控成本。轻量团队不是人少,是每个人只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个年销200万的卖家,自己只负责把方向、控质量、管流程,剩下的交给兼职,这才是高效做事的逻辑。普通人想做好电商,先学会把自己从选品泥潭里解放出来,用杠杆思维代替单打独斗——你不需要多厉害,只需要找到能帮你撬动事情的人或工具,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28
获赞
12
内容
0
关注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