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中国直发美国商品全面停摆,跨境低价时代终结?

Temu Temu 442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5-19


qw1.jpg


一、政策重锤:130%关税压顶,美国“免税红利”彻底终结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正式对中国输美小额包裹(货值≤800美元取消关税豁免,取而代之的是最高达145%的进口费用。根据特朗普政府签署的行政令,自5月2日起,所有中国直发包裹需按货值120%每件100美元的标准缴纳关税;6月1日后,这一标准将飙升至每件200美元


qw2.jpg


这项政策直接击中了以“极致低价”横扫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平台Temu的命脉——此前,Temu正是凭借“5美元包邮”的“免税红利”,在短短两年内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类榜首,日均发货超百万单。然而,随着新规落地,消费者购买中国直发商品的成本激增130%-150%,部分订单总价甚至超过商品原价两倍


qw3.jpg



qw4.jpg


二、Temu紧急“断臂”:全托管商品下架超50%,全面转向本土化

面对关税重压,Temu于5月3日宣布全面停止中国直发美国商品,所有订单转由美国本土卖家承接,商品仅从美国境内仓库发货。平台迅速调整页面,中国直发的“全托管”商品被标记为“缺货”,仅保留本土仓库发货的“半托管”链接。

具体措施包括:

全托管模式崩塌:4月26日起,Temu美国站全托管商品大规模下架,部分卖家商品下架比例超50%,至4月30日,几乎所有全托管店铺陷入“本店正在休息”的停摆状态;


qw5.jpg


本地化供应链提速:商品全部由美国本土仓库发货,强调“无进口费用”“无额外运费”,并通过招募本土卖家构建库存体系;

物流时效妥协:半托管模式将物流周期从2天延长至14天,以换取成本控制空间。


qw6.jpg


三、冲击波:美国低收入群体“躺枪”,跨境电商行业大洗牌
1. 美国消费者:低价商品时代终结

Temu的6成用户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低收入家庭,其热销的3美元T恤、5美元耳机等商品因关税成本直接翻倍,导致生活成本飙升。美国消费者研究所预估,新政策每年将造成470亿美元损失

2. 中国卖家:超半数被迫退场

依赖全托管模式的中小卖家首当其冲。以义乌跨境卖家为例,此前通过“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每年节省关税超百万元,如今成本陡增26%-150%,利润空间被彻底挤压。


qw7.jpg


3. 行业格局:本土化与合规化成生死线

除Temu外,Shein、AliExpress等平台同步涨价或调整策略:

Shein:商品价格普涨51%,并在结账页标注“含关税”;

亚马逊:低价平台Haul放弃显示关税成本,转向政策妥协。


qw8.jpg


四、未来出路:本地化+新兴市场,跨境电商开启“第二战场”
1. 美国本土化攻坚战

Temu正加速招募美国中小卖家,计划通过本土供应链替代中国直发模式。其发言人透露,过去一年已在美国建立库存中心,并承诺“帮助本土企业拓展客户”。

2. 转战巴西、欧洲等新兴市场

面对美国政策收紧,Temu在巴西月活用户已达3900万,成为当地第二大电商平台;同时布局墨西哥、尼日利亚等市场,分散风险。


qw9.jpg


3. 合规化升级

从欧洲“欧代”到土耳其“土代”,Temu正强化全球合规体系,要求卖家完成本地代理备案、商品标签认证等,以应对各国监管风暴。

结语:低价红利消失,跨境电商进入“硬核生存”时代

Temu的“断臂求生”折射出全球化贸易的残酷现实——政策风险成本控制已成跨境企业的核心命题。当“5美元包邮”的神话破灭,行业必须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本地化供应链、合规化运营、多元化市场布局,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词。


qw10.jpg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只要消费者需求存在,就总有人能找到新路径。”这场关税风暴,或许正是中国跨境电商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的转折点。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41
获赞
11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