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技术也趋向成熟和完善,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已经迈进了以算法主导的新时期。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正在全球快速攻城略地,覆盖的区域在不断增加,而国内跨境电商平台为了降低创业者的入行门槛,都推出了全托模式,全托模式的到来,让个人卖家在跨境平台上月入 10 万 +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就拿我正在做的 temu 平台来说,它们给普通人提供了诸多机会。哪怕是新手卖家,只要方向正确,两个月内盈利轻松破万。今天就来分享一下 2025 年个人卖家怎样借助算法和选品工具,在全托管平台(像 TK、temu、shein 等平台)上掘金。 首先、了解跨境电商的三大基础变量 在当前以数据算法驱动下的竞争格局,使得全托管平台快速崛起,当前国内跨境电商在全球拥有数以十亿计的用户群。软件下载量还在持续增长,用户定位精准,消费意愿强烈。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用户大多集中在 18 - 45 岁。我们都知道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特性,那就是对时尚、快消品需求旺盛,很有消费潜力的。正是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算法能够精准获取数据,有卖家在全托管平台的选品系统下,最快 72 小时内就做到产品热销。所以现阶段,在跨境电商领域已经由个人卖家的核心竞争力也从 “经验为主” 转为 “数据决策”。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考虑政策波动带来的挑战,老美那边自从川普上来后,这个极其善变的政客,总是会东一出西一出的扰乱原有的稳定,在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下,短时间给中小卖家的生存压力增加了一点,也使得一些卖家因此离开了跨境电商的舞台。但与此同时,注重品牌合规、本土运营的商家却能精准地占领市场。 跨境电商的全托管模式,可以说跟国内做电商操作已经是差不多了,只是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要求,这使得操作商品的时候会繁琐一点但是不复杂,而国内电商卖家一直在专注于做爆款,因为爆款可以拿走平台这个类目的大部分流量,通过爆款引流从而带动店铺里其他高利润产品的销售,实现盈利。所以现在的跨境电商全托管平台,也要求卖家专注于选品和供应链。所以即使是新入行的新手卖家,也有一定机会选出爆款。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采购平台,例如我常用的 1688 和义乌购,把首批订单控制在 5- 20 件以内,用来测试市场。 二、月入 10 万 + 就必须掌握以下核心实操手册 高利润的选品公式选品时的客单价可以分段,2 - 10 元、10 - 30 元、30 - 100 元都可以,部分店铺可以组合搭配不同阶段的产品。但不管是哪个阶段的产品,都要确保利润和转化率。如果利润太低,就要考虑淘汰该产品。选品要选小类目里排名前 10 左右且评论数小于 100 条的产品,这类产品近期流量相对较高。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新手卖家要一定要避开带电、带液体等敏感用品,一方面这类产品资质要求严格,另外防止平台限制流量。 实操步骤如下: 其一,运用选品软件来进行选品(文末会提供免费的选品软件,付费的则需自行到市场上去挑选),从而筛选出近期属于 “低竞争高需求” 类型的产品。这就像是在众多繁星中寻找最闪亮且独特的那几颗,精准定位有潜力的产品。 其二,借助拿货软件实现与工厂的拿货对接,像 1688、义乌购、包牛牛等都是不错的平台。这一步就如同搭建起产品供应的桥梁,确保货物的来源稳定可靠。 其三,小批量测款。新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要一开始就大量备货。可以先准备 5 - 20件货物,如果在 7 天内产品的点击率高,加入购物车的数量也多,再逐步追加订单。这就像是小心翼翼地试探市场的水温,逐步深入而不是冒然投入大量资源。在跨境电商的流量裂变模式方面:仅仅局限于一个平台做跨境电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平台进行测款,采用矩阵化的操作方式。这样做就像张开一张大网,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新客,新客流量将会大幅增加。 之后,有条件的供应商可以进行私域沉淀。还有就是,要关注自己店铺平台的活动,一定要积极提报活动,这可是提高产品点击量的法宝。关于弹性供应链合作:除了产品自身,我们拿货的供应链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些产品虽然很好卖,但是如果缺乏稳定的供应链支持,哪怕流量飞速增长,也难以留住客户。因为全托管平台是不允许链接断货的。所以,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发货时效和拿货周期,最好以一周为周期,滚动式补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与多家供应商合作,避免出现断货的情况,这就像是为产品供应打造了一个稳固的后盾,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有稳定的货源保障。 最后要说的是,2025 年的跨境电商,是算法工具和选品工具共同作用的成果。普通人若想通过跨境电商实现月入 10 万 + 的目标,就要学会用系统化的思维取代传统的试错模式。要知道,在这个数据算法的时代,有时候看似缓慢的规划和布局,实际上却能更快地达成目标。如果你在做跨境电商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使用工具可以点开我的置顶文章,然后联系我就可以帮助都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