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圈 6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10

广告到底能不能频繁调整?调整的频率怎样才是合理的?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逻辑:SP广告的归因周期是7天,因此在7天后,往前看上一周的数据才是相对准确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对也不对。
确实订单的归因是需要时间的,比如:1 号买家点了A词的广告没有转化,5 号通过自然搜索转化了,这笔订单仍然会算在1号点的A词的广告下,而不是自然流量或者其他渠道。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运营追求的是相对的精细化,做不到绝对的精细化的。对于一些客单价不是特别高的产品来说,其实当下显示出来的数据,已经能做到相对的准确了,你根据相对准确的数据来做运营决策,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后续等7天后归因,也只是会对数据做小幅度的修正,增加几个订单而已。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7天调一次呢?我的观点是:不一定。广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两三天调一次,十几天调一次,都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数据基数的基础上,如果数据量过小,很容易对决策产生误导,做出错误的调整。
另外尽量要避免频繁调整,一来容易影响到广告的稳定性,二来你每做一次调整,系统是需要时间给你匹配新数据的,你是需要时间来验证你的运营想法对不对的?啥都没验证出来,调完了又调回去了,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运营千万不要死板,而是要学会灵活应变,追求相对的精细化,调整决策一定要有据可循。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47
获赞
26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