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亚马逊运营向我吐槽,她说自己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被老板逼着走人,没想到自己为公司呕心沥血好几年,竟然落得个这种下场!
她最后问我:是不是所有跨境电商公司的老板都是这样的?在业务稳定之后都会选择卸磨杀驴?
她说自己在这家跨境公司已经呆了将近2年半的时间,中间有同事陆续离职,连自己的主管也都走了,老板一直让自己身兼多职,只是底薪给涨了1200块钱,自己每天却要处理两个店铺的一大堆事情。
后面在自己的努力下,店铺成功打造出3条BSR产品,老板也按照当初的约定给了开荒奖金和提成,本以为事情会是这样圆满的发展下去,但是,她等来的却是一系列的麻烦事。
先是老板单独找她,说要她签业绩协议,每月业绩的增长如果没有达到老板制定的标准,那就要按比例扣减相应的提成,然后又过了几天,老板又过来谈,要砍提成系数,然后又是各种工作上的PUA。
她说,其实老板的意思她也看出来了,就是觉得现在链接已经稳定了,又觉得自己作为开荒者拿的提成多,所以就想用各种方式来把自己逼走,然后换其他便宜的初级运营来继续维护这几条链接就可以了。
后面在又一次的公开争吵中,她还是离开了现在的公司,她觉得打工实在没有意义,做出成绩也只是暂时的,最后当有性价比更高的人出现时,你必定成为“被优化”的那一个。
其实,这种事情,不光是在跨境圈有很多,在整个职场,都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每天都在发生。
事情的脉络基本都是差不多:老板招人开荒--产品冲上BSR--开荒者拿到奖金提成--老板要降本增效--设置各种不可能完成的指标或降低提成系数--用性价比更高的新人取代旧人--完成本轮卸磨杀驴。
这样一整个‘流程’,很多做了5年以上的资深运营应该都遇到过。
其实,“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这样的故事,从古至今,都差不多。
最近我在重温经典电视剧--老版本的《三国演义》,在空城计的这一章,当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独自一人在城楼上弹琴而城门大开时,没有选择冲进城去生擒诸葛亮,而是选择撤兵。
在电视剧的演义中,司马懿是感觉诸葛亮把城门大开,则城中必有埋伏,所以选择退兵。
但是仔细思索一下,这又何尝不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呢?
此时如果真的冲进城去生擒诸葛亮,进而一鼓作气击败了蜀军,那他这个魏国大都督的作用,就不再是保家卫国,而是变成了拥兵自重,他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所以,只要你是一名跨境运营,时间长了基本都会遇到这种事情,也可以说这种事情在跨境圈其实很常见。
在大部分的跨境公司老板看来,一旦一个产品被做起来,那运营的作用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万一其他的新品表现不佳,老板肯定会不断挤压之前产品的运营成本。
在这个基础上,该品的开荒者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但其实,大家也不要因此而唉声叹气、心灰意冷,打工的目的一方面是赚钱,另一方面是磨练自己的能力,当经济、经验和其他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积累,积累各种能力和资源。
但是当经济、经验和其他条件都成熟的时候,决定权就在你自己手上了,是继续打工,还是走其他路线,这个都是多种选择了。
韬光养晦,积累实力,下一步,你就有改变自己的实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