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店运营分享圈 抖店运营分享圈 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04

95后的老同学去年赚了300万,见面时他说:“赚钱的关键不是你多聪明,是你能不能把‘简单的逻辑’执行到极致。” 他的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戳中了很多人赚不到钱的死穴。

他说,第一步是“躲着内卷走”。刚毕业时他也跟风做抖音带货,卖女装,拼了半年,投100块广告费才赚80块,差点亏光积蓄。后来发现不对——女装赛道太挤,100个人抢1个客户,利润早被压没了。转头做“宠物智能用品”,专做那种“自动喂食器带摄像头”的细分款,全网做的人不到20个。同样投100块广告,能赚300块,因为竞争小,溢价空间大。他说:“别往人堆里扎,找个‘大家觉得麻烦又小的领域’,反而能吃饱。”

赚钱的核心是“把一个动作练到条件反射”。他做宠物用品,每天就重复三件事:早上看后台数据(哪些关键词带的单多),中午优化详情页(把客户问得最多的“续航多久”加粗),晚上盯竞争对手(看他们有没有降价、上新)。这三件事他做了一年,没换过。有人劝他“多拓展品类”,他说:“我连一个品类的客户心思都没摸透,拓再多也是白搭。” 就靠这死磕,他的单品做到了某平台细分榜第一,光这一个品就贡献了200万利润。

轻资产不是口号,是“把风险转嫁出去”。他从没囤过货,和工厂签的是“预售模式”——客户在他店里下单,他再给工厂传订单,工厂直接发货,他赚差价。刚开始工厂不乐意,他就每天往工厂跑,帮老板算账:“你囤1000台,卖不掉压资金;我先收客户的钱,你再生产,零风险。” 后来工厂给他的拿货价比别人低15%,因为他帮工厂盘活了库存。他说:“普通人抗风险能力差,别把自己当老板,先当‘中间人’,让专业的人扛专业的风险。”

流量不是找来的,是“等出来的”。他不买高价流量,专盯平台的“流量缝隙”。比如某平台凌晨3-5点流量便宜,他就把广告预算集中在这个时段;比如“宠物应激反应”这个关键词没人投,他就专门做相关内容,靠自然流量带单。有次平台推“新商家扶持计划”,他连夜改了店铺标签,蹭到了30天的免费流量,单月销量翻了3倍。他说:“流量像水,总有没被填满的坑,你蹲在坑边等,比追着水跑省力。”

最反常识的是“不赚快钱”。去年有款宠物保健品很火,利润能到50%,有人劝他跟进,他查了成分,发现有猫腻,硬是没做。后来那款产品被曝光,很多商家被罚款,他反而因为“只卖合规品”积累了信任,老客户复购率从30%涨到60%。他说:“快钱像闪电,亮一下就没了,还可能劈到自己;慢钱像自来水,看着少,流不停,攒起来比闪电多。”

他给普通人的建议很实在:先花3个月,找到一个“你能看懂、竞争小、能赚钱”的小生意(哪怕一个月只赚5000);然后花半年,把这个生意的每个环节拆成“傻瓜步骤”(比如客户问什么就答什么,不用动脑);最后花一年,把这个步骤重复1000遍,同时盯着平台的新规则、竞争对手的动作,慢慢优化。

他说自己没什么秘诀,就是“笨人做笨事”——不贪多,不跟风,不冒险,把一个小领域的钱赚透。

300万听起来多,但拆到每一天,就是每天赚8000多,靠一个细分品类的单品,靠重复了365天的动作,靠躲过了那些看起来诱人的坑。

普通人赚不到钱,不是没机会,是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却连“每天赚100块的本事”都没练扎实。

把他的话记在心里:找个小坑,蹲住,练透,钱自然会来。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七年专业拍摄经验,四年短视频运营干货
40
获赞
31
内容
54
关注
29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