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做TK小店的人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Tiktok Tiktok 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06

2022年下半年,我跟着第一批人做TK小店,当时群里都喊“海外版抖店,红利必赚”。我有两家国内电商店,想着把经验搬过去,应该不难。

刚开始顺,上架国内爆火的ins风餐具,头个月出了两百多单。我觉得选品逻辑通了——国内火的,换个语言标签就能卖。直到第三个月,退货率飙到20%,东南亚用户差评刷满屏:“盘子边缘太锋利”“泡沫碎沾餐具上洗不掉”。国内同款也有这些问题,但用户懒得退,海外用户不接受,平台还因“商品描述不符”扣了3分。

这才发现不对劲。之前找的第三方物流号称“7天达”,实则常卡关。一批货在马尼拉港口堆了15天,用户全退款,平台直接罚了我10%保证金,理由“物流时效不达标”。后来换本地仓,仓储费比预期高30%,利润砍半。

平台规则更麻烦。初期标题带“best seller”“top 1”没事,去年初突然新规说属“虚假宣传”。我12个链接被下架,3个正出单的款权重清零。申诉只收到“系统判定,无法修改”,群里一半卖家都因类似问题被扣过分,有人还被暂停销售权一周。

流量变化也明显。2023年前,随便上视频挂车能出自然单。现在“推荐流量”从60%降到20%,得靠搜索或投ADS。但海外ADS成本超预期,东南亚单次点击0.3美元,投500刀仅转化8单,利润不够广告费。

上月见另一个第一批做的朋友,他更惨。靠解压玩具爆单后囤了五千个在英国仓,平台突然将其划入“需资质审核品类”,没补资料,链接全下了。货压仓里,每月仓储费两千多英镑,想低价清都不行,平台不让跨类目改价。

我们这批人聊下来,踩的坑都差不多:初期靠“国内经验平移”赚快钱,越往后细节问题越致命。不是TK小店不能做,只是和“简单复制”完全两码事——东南亚用户嫌包装复杂,欧美用户盯成分合规,物流差1天影响评分,规则改得比国内还勤。

前几天整理数据,现在稳定出单的链接,全是按海外差评改的:餐具磨圆边缘,包装换可降解纸膜;解压玩具补了欧盟CE认证,说明书按当地语言重排。

说到底,第一批人发现的“不对劲”,就是这生意的真相——它不是国内电商翻版,得蹲在海外用户需求里做细节,老经验已经混不下去了
qw1.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38
获赞
28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