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做跨境电商的老板跟我吐槽,这生意咋突然就难做了?

其他 其他 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12

就拿SHEIN、Temu这些卖低价小商品的来说吧,以前靠欧美免税政策,运费成本低,东西便宜得很,老外抢着买。可现在欧美陆续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了,每单得多交不少税,成本蹭蹭往上涨,价格优势没了,买的人自然就少了。
前几年咱这低价商品通过跨境平台杀进欧美,确实冲击了当地零售业和制造业。人家本地小店卖不过咱的便宜货,工厂订单也少了,失业的人多了,税收也跟着降。这哪是单纯做生意,简直是“降维打击”。
可国内商业环境本来就卷得厉害,工厂为了抢订单,价格压到骨头里,这股子“卷劲儿”跟着跨境电商又冲到欧美去了。现在欧美政策一收紧,好多卖家又开始琢磨去南美开辟新战场——反正哪里监管松、成本低就去哪。
但你想啊,南美国家能一直忍着?去年东南亚就先动手了,又是加关税又是设限制,就为了保护自己商家。按这趋势,用不了一年,南美也得跟进。到时候咱的卖家又得换地方,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监管空白”能钻?
现在国内各地政府还在使劲建跨境电商园区,投了不少钱、地、资源。可你看看以前的高新区,多少最后成了烂尾楼?政策一变、市场一冷,园区里公司跑得比兔子还快,剩下的空楼够扎心好几年。
说到底,靠低价倾销换市场,就像拆东墙补西墙。今天占了人家便宜,明天人家就关门打狗。你看人家欧美日韩企业咋做的?人家有核心技术,有专利,到哪都能站得住脚;要么直接在国外办厂,招当地人,交当地税,人家自然欢迎你。
咱也得学这个思路啊!别总想着“赚快钱”,多花点心思搞研发,弄点别人学不来的东西;要么就在海外扎根,解决当地就业,给政府交税,这才是长久买卖。不然就算政策不变,老百姓买东西也更愿意支持本地商家,咱的低价货迟早没市场。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做生意得讲良心,更得讲长远。靠“薅羊毛”赚的钱,来得快去得更快;靠“双赢”赚的钱,才能细水长流。现在政策变了,市场变了,咱也得跟着变,别总抱着老办法不放。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94
获赞
46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