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停投谷歌广告引发卖家流量危机:深度解析与破局策略

Amazon Amazon 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12

一、事件背景:亚马逊全面停投谷歌广告
2025年7月21日至23日,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突然停止了谷歌购物广告的投放,覆盖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市场。数据显示,亚马逊在美、英、德三国的谷歌购物广告展示份额从之前的60%、55%和38%骤降至0%。这一举措被业内认为是近年来零售广告领域最重大的战略调整。

二、流量断崖式下跌:卖家遭遇多重冲击
自然流量腰斩
卖家反馈显示,自然流量从每日2万+骤降至几百,部分类目(如美妆)同比跌幅达10%-20%。谷歌广告原本为亚马逊贡献了约30%的流量,此番停投直接导致冷启动流量枯竭。
广告成本飙升,转化率暴跌
广告ACOS(广告销售成本比)从30%飙升至80%以上,部分新品甚至出现“烧钱无单”现象。
站内广告竞价加剧,点击成本(CPC)上涨12%-15%,头部类目大促期间CPC突破5美元。
季节性因素叠加压力
Prime Day后消费需求透支,48%的消费者已在活动期间完成购买,导致后续流量自然下滑。同时,亚马逊优惠券新政(预存5美元+2.5%附加费)进一步压缩低客单价商品利润空间。
三、深层动因:亚马逊的闭环生态战略
构建流量闭环,强化数据控制
亚马逊通过减少外部流量依赖,将用户行为数据留存于平台内部,以优化搜索算法和推荐系统。此举旨在提升广告收益,并抢占AI搜索领域先机(如推出AI助手Rufus)。
成本控制与ROI优化
谷歌购物广告的CPC比亚马逊站内广告高出30%-50%。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亚马逊选择削减高成本流量入口,为Q4大促腾出预算空间。
应对竞争与政策压力
Temu、Shein等平台通过低价策略分流流量,亚马逊需通过内部优化巩固市场地位。
全球关税政策调整与合规成本上升(如欧盟EPR法规),倒逼亚马逊优化资源分配。
四、卖家破局策略:从流量依赖到多元布局
重构广告投放体系
关键词优化:关停7天以上无转化的低效词,聚焦高转化关键词,采用“自动+手动”组合测试数据。
预算动态分配:大促前1个月开启“固定位竞价”,锁定搜索结果顶部横幅;日常采用梯度竞价,平衡曝光与成本。
广告类型组合:结合商品推广(SP)、品牌推广(SB)与展示型推广(SD),拦截竞品流量并提升关联性。
多渠道拓流,降低平台依赖
站外社交媒体:在Facebook、Instagram搭建品牌内容矩阵,结合红人营销提升口碑曝光。
Deal网站合作:通过Slickdeals、DealNews等平台引流,补充自然流量缺口。
独立站布局:利用Shopify等工具建立品牌官网,结合谷歌广告与SEO获取长期流量。
数据驱动与精细化运营
工具应用:使用亚马逊DSP重定向“已浏览未购买”用户,或通过API同步调价应对竞品波动。
季节性规划:提前3-6个月布局大促广告资源,结合免运费、折扣码增强复购率。
VIOMALL跨境便利店全球开店计划,为有志于拓展美俄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计划专为中小跨境电商卖家量身打造,提供“多国别多平台多店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卖家以最低风险快速布局美国和俄罗斯两大蓝海市场。
本地化优化:针对日本市场,通过ABA工具挖掘本地化关键词,避免翻译误差导致的流量损失。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带你了解你不了解的亚马逊分享跨境电商干货
123
获赞
91
内容
0
关注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