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亚马逊7年多,不算大佬 但踩坑够多,想少走弯路,一定要牢记这几点!
Amazon
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14
|
昨天跟一个刚入行的卖家聊天,他说看了一堆“月入10万秘籍”,越看越慌,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其实我刚做那会儿也一样,总觉得得有啥特殊技巧,后来才发现,能把基础事做扎实,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早上运营拿着个Listing过来问:姐,你看我这标题够不够吸引?”我扫了一眼,“多功能家用厨房神器不锈钢爆款……”光“神器”“爆款”就占了十几个字。
“买家搜‘厨房剪’,想知道能不能剪骨头、洗起来方不方便,不是来看你夸它的。”我边说边想起7年前,自己第一批货是300个保温杯,标题里堆了一堆形容词,结果半个月没出单,后来改成“316不锈钢 车载保温杯 12小时保热”,才慢慢有了起色。
做亚马逊这些年,没什么惊心动魄的“逆袭故事”,更多是在试错里琢磨出的实在经验:
1. 选品不用追风口,盯着“日常小不满”
去年帮一个朋友参谋,他发现很多人在评论里说“笔记本支架太高,打字累”,就微调了高度,加了个可折叠设计,现在每月稳定出800多单。不用总想着“做个大爆款”,多看看亚马逊的Q&A和评论区,那些“要是能……就好了”的吐槽,往往藏着机会。
2. Listing不是堆词,是让买家“一看就懂,一想就买”
我现在改Listing,先模拟自己是买家:搜“户外背包”,肯定想知道容量多大、能不能防水、背起来沉不沉。所以主图得拍背包装满东西的样子,详情页写“20L容量,雨伞+笔记本+换洗衣物全装下”,比说“高质量背包”实在多了。上个月改了个儿童餐具的Listing,把“安全材质”换成“妈妈可放心啃咬的食品级硅胶”,咨询量降了,但转化率涨了20%。
3. 广告别乱烧,先搞懂“谁会买你的货”
新手常犯的错是:新品一上架就开高价手动广告,结果钱花了不少,单没出几个。其实可以先开自动广告,跑一周看看哪些词带来了订单,哪些只是点进来看看就走——留下有用的词,删掉没用的,再开手动广告,成本能降一半。我之前有个品,自动广告里“儿童书包”这个词总点不转化,后来发现买我家书包的都是高中生,果断删掉,ACoS直接从40%降到25%。
4. 库存别大意,断货和积压都坑人
有次旺季前,我预估销量太保守,结果货卖完了,等补货到仓,排名掉了50多位,花了一个月才追回来。现在备货,我会比近30天的平均销量多备20%,留个缓冲。但也不能贪多,去年夏天进了1000个冰垫,没想到那年夏天特别凉快,最后剩了300多个,打折清货才处理掉,亏了小几千。
5. 差评来了,别躲,解决问题就行
前阵子收到个差评:“台灯亮度调节不灵敏”。我让客服联系客户,说可以寄个新的调光开关过去,教他换上。客户后来追评说:“卖家挺负责,问题解决了,给个好评。”其实买家也不是故意刁难,多数时候,你好好解决问题,他们反而会更信任你——亚马逊也认这个,服务跟上了,流量慢慢就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
这行没有什么“速成法”,我见过不少人天天研究“黑科技”,最后要么违规被警告,要么折腾半天没效果。亚马逊其实挺实在的:你把产品做好,让买家觉得值,它就给你机会;你糊弄买家,它就慢慢把你“边缘化”。
新手不用急,先把选品、Listing、广告、库存、售后这几件事做扎实,一步一步来,比啥都强。有具体问题,评论区可以聊聊,能帮的我尽量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