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7年多亚马逊,才知道“埋词”这么玩儿,仓库的货才能跑得更快!

Amazon Amazon 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22

早上打开电脑,盯着亚马逊后台那行“可售”字样松了口气——这批卖断货的硅胶冰格,总算从仓库“接收中”状态转过来了。看着后台开始跳动的订单数,突然想起刚入行时的蠢事:第一次发FBA,为了让标题“洋气”,把“食品级硅胶、易脱模、带盖防串味”这些关键信息藏在末尾,结果仓库刚上架,流量就低得可怜。后来才明白,埋词没做好,产品就像在仓库里“隐身”,再好用也没人看见。

七年摸爬滚打,踩过不少坑,今天就聊聊怎么把词“埋”到点子上,让货出得更快。

标题要当“浓缩说明书”
前50个字符必须塞满核心词,比如“硅胶冰格 12格 食品级 带盖防串味”,直接告诉系统和买家“我是谁”。别学我当年加“ins风爆款”这种虚头,系统不认,买家也懒得看。之前卖蛋糕模具时,我在标题里加了“家用必备”,结果被判定“无关信息”,流量掉了一半,删掉后才慢慢回升。

五点描述要“词随卖点走”
讲卖点时顺便把词埋进去。比如冰格“密封性好”,别只说“不漏”,改成“硅胶密封圈设计,侧放不漏水,冻果汁不串味”,既说清优势,又带了“冰格 防串味”“制冰盒 侧放”这些长尾词。上周看一个卖硅胶铲的竞品,五点全在喊“耐高温”,却漏了“不粘锅专用 不伤涂层”,真是替他着急——这些可是买家天天搜的词啊。

后台Search Terms是“隐藏流量池”
把前台没塞下的词放这儿,比如“冰格 带刻度 辅食”“硅胶制冰盒 洗碗机适用”,相当于多开个入口。但千万别复制前台的词,系统会判“冗余”。我有个搭档图省事,直接把标题复制过去,结果那批货在仓库躺了半个月才出第一单,血的教训。

最后说句实在的:埋词不是堆词,是给产品“画路标”,既得让买家一眼看懂,又得让系统精准捕捉。每周花半小时扒扒广告报表,把“只点不买”的词删掉,补几个“有成交但曝光少”的词,慢慢就摸到门道了。

毕竟咱们发FBA是为了出货,不是让货在仓库里“养老”,你说对不?
qw1.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47
获赞
24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