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批淘宝天猫商家到深耕东南亚跨境的感悟,

Shopee Shopee 72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22

2010年有幸加入淘宝天猫商城,算是比较早的一批的天猫商家了,那个时候淘宝如日中天,市场份额85%,可以说淘宝就是电商,电商就是淘宝。做为商家一心也只要扑在淘宝上就可以了,哪里像现在的电商,什么货架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跨境电商...一大堆平台。图片,视频,直播,营销形式也多,那个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千人千变,一个直通车,一个钻展,一个首交,一个活动,就能店铺起飞..更想不到10年后,淘宝要在电梯门口打广告
那个时候的天猫商城门槛也高,押金25W,技术服务费6W,一天直通车几千上万的烧,一心只扑到广告上,看关键词,看转化,看出价,看量子恒道(生意参谋)...在天猫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0W,16年加入拼多多,借着这波低价+本地供应链,一年营业额做到快5000W,团队也扩大到了40多人,后来自己承包的一条食品生产厂,一年300W,刚买了设备,请了人,一切就绪,准备大干一场,生产了还没半年,疫情来了,那个时候我们生产一部分自己卖,一部分是其他电商卖家找我们下单生产,由于疫情封城,物流,工人流动等等原因(食品短保,月饼季节产品...),3年亏了快1000W。迷茫了2年多...

22年开放后,我感觉国内电商机会不多了,开始分析跨境电商,前几年就有朋友约我一起做亚马逊,那个时候光顾着国内的生意,还有厂里生意,无暇顾及。
这次我把厂关了,解散了,带着7个人,重新踏上了跨境电商这条路,我没有选择欧美市场,我知道这些国家现在的入门槛有点高,所以我选择了东南亚,也做了大方向的分析,东南亚总人口6.5亿人,35岁人口占比60%,虽然人均收入差点,但是人口基数大,国家也在发展,高收入群体也不少,但是对接我优势的供应链产品,如果只做跨境店,早晚又陷入到价格竞争中,我逐一分析了东南亚的国家,最后选择了印尼,印尼2.8亿人,人均收入比菲律宾高,比马来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占了东南亚的40%,首选印尼作为第一站没错的,只要站稳了,其他国家问题不大。

可是印尼22年就不开放跨境电商了,只能本土店,本土店需要本土仓,一开始我们找了几个海外仓配合,发现根本没办法做大,各种费用各种问题,我们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本土仓,22年我去了印尼实地考察,感觉东南亚整体市场还是比较好做的,年轻劳动力多,人均收入不高,贫富差距大,当地腐败,这不跟国内的90-20年代一样?所以我们找了我们在印尼的远房亲戚,借着他们的资源在印尼建了仓库,还派了人过去管理仓库,这样供应链的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东南亚电商在发力,我们经营的店铺也慢慢覆盖印尼的主流电商平台shopee,tiktok,lazada,tokopedia...今年也开始布局自己的海外直播间,希望越来越顺利吧
这10多年一路走过来的电商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比较重要的2点,跟各位朋友分享:
1.做好产品的供应链,电商最后拼的就是供应链
2.随时紧跟流量风口和占领风口,多平台化经营

我们自己的货盘主营3C电子类,可带新手学员,可提供货盘对接,可提供印尼海外仓服务。
欢迎志同道合的道友,相互学习,一起进步,有意者,联系vx:Aluo2024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81
获赞
43
内容
14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