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8月起电商合规的思路变得清晰了

其他 其他 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8-22

说实话,今年上半年电商税务圈都是雾里看花。

个体户核定的消息一波接一波,返还政策有的收紧,有的停,代销、分账、拆分各种方案有人吹上天,也有人踩了坑。

但这两个月看下来,8月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税务在收口,平台在交底。

1. 税务和平台的“双盯梢”
以前很多玩法能活下来,是因为数据没完全打通。
但从10月平台第一次信息报送开始,电商公司的申报销售额和平台数据会被一一对比。
以前“少报”“零申报”还能蒙混,现在对不上就是风险标签。

今年税务部门查的重点也很直接:
大公司拆成一堆小规模拿优惠(假拆分)
上游不开票,下游硬成本
走代销包装,实质还是自己卖货(假代销)

2. 老问题还在:缺票、税负高、架构乱
八成电商卡在这三关:
缺票:投流佣金、带货佣金没法抵扣,进项票又贵
税负高:加点拿票一来一回,利润吃不消
架构乱:有的开了好几个主体,但进销存、财务都没分开,一查全链条穿帮

3. 八月的思路:先定战略,再选工具
以前大家总是先找“便宜的方案”,现在要反过来想:
先看自己模式:是自营还是代销?跨境还是国内?
再定合规目标:是要短期省税,还是长期扛查?
最后选工具:个体户、小规模+一般纳税人组合、返税园区等

我接触的一个年销4000万的电商,之前是3个小规模+分账系统撑着,税确实省了,但每年光分账手续费就花了40多万,还不算查到后可能的补税。

今年他们直接换成“前端一般纳税人+后端返税公司”的组合,综合税负稳在7%左右,关键是能解释业务链,查的时候底气足。

4. 现在做合规,不是为了省一点,更多的是为了活下去
趋势就是:方案越简单粗暴,未来越难长期存活。
真要合规,不怕麻烦,就怕“怕麻烦”。
因为等到平台数据和税务数据完全对齐,留给你观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你们最近在用的方案,是偏短期省税的,还是已经转向长期抗查了?我想看看大家的选择差在哪。
qw1.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63
获赞
26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