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的都知道,一款爆款能撑起大半个店铺的业绩。但从0到1把产品推成爆款,付费推广是绕不开的坎。而标准计划,作为付费推广里最“可控”的工具,很多新手要么不敢碰,要么乱开一通——钱花了不少,点击没几个,转化更是奢望。
今天就把标准计划的实操逻辑拆透,从目的到步骤,全是能落地的干货。新手照着做,至少能少走3个月弯路。
一、先想明白:开标准计划,到底为了啥?
不少人觉得“付费推广就是为了卖货”,这话没错,但太浅了。尤其对0基础的新品来说,标准计划的核心目的有三个:
1. 测款&测词:新品没数据,不知道哪类关键词能带来精准流量,哪类人群更愿意下单。标准计划能帮你快速筛选——哪些词点击高、哪些词转化好,数据说了算。
2. 打标签:平台给产品“贴标签”,才会推精准流量。标准计划通过精准关键词+定向人群,能帮新品快速积累“是谁在买、想买什么”的标签,后续免费流量才会来。
3. 攒基础:新品没销量、没评价,自然流量很难起。标准计划带来的初始订单,能帮产品破零、积累基础销量,为后续放大流量铺路。
记住:0到1的阶段,“精准”比“量大”更重要。别一上来就追求“一天几百个点击”,先保证每个点击都是“可能买你产品的人”。
二、认识标准计划:它为啥是打爆款的“主力”?
很多人纠结“标准计划和智能计划选哪个”。简单说:智能计划是“甩手掌柜”,平台帮你选词、选人群,适合懒人但不适合精细化操作;标准计划是“手动挡”,关键词、人群、出价全由你控制,想精准抓流量,必须用它。
尤其新品期,数据少、标签弱,智能计划很容易把流量跑“杂”(比如给你一堆不相关的点击),而标准计划能让你像“狙击手”一样,只瞄准目标用户。
三、实操7步走:从新建计划到优化出单,一步都不能错
第1步:新建计划,先把“基础设置”做对
打开推广后台,选“关键词推广”,点“新建计划”。这里有两个关键设置:
- 选品:一定要“自定义选品”,手动挑你想推的新品(别用系统推荐,容易乱加品)。
- 出价方式:选“手动出价”(标准计划的核心就是手动控价,用智能出价等于白开)。
第2步:预算怎么定?至少够50个点击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预算乱设,要么一天50块不够花,要么一天500块花不完。
正确做法:按“50个有效点击”算预算。比如你卖连衣裙,先去“生意参谋-流量解析”查类目平均点击价(假设是1.8元),那预算就是50×1.8=90元/天。
预算太低,数据太少测不出效果;太高,新手控不住容易浪费。先按这个公式跑3-5天,再根据数据调整。
第3步:关键词怎么选?3类词够用,别贪多
关键词是标准计划的“心脏”,选错了全白搭。新手不用找太多,15-20个词足够,重点抓这3类:
- 核心精准词:产品“身份标签”,比如“夏季 棉麻 衬衫裙”(包含品类+材质+季节),必须和你的产品高度匹配。
- 属性长尾词:竞争小、转化高,比如“小个子 遮胯 碎花连衣裙”(带人群+痛点+特征),这类词搜的人少,但都是精准买家。
- 竞品引流词:去看卖得好的竞品标题,抄1-2个他们常用的词(别抄大词,抄带属性的),比如竞品标题有“通勤 垂感 西装裤”,你也可以加“通勤 垂感”。
避坑点:别加“大词”(比如“连衣裙”“裤子”),竞争太激烈,新手出价再高也拿不到好位置,还容易引来不精准流量。
第4步:匹配方式+出价,这么做不浪费钱
选好词后,关键是“怎么让词出效果”,核心在2个设置:
- 匹配方式:新手建议“精准匹配为主,广泛匹配为辅”。
精准匹配:只有用户搜“完全一样的词”才会展现(比如你词是“棉麻 衬衫裙”,用户搜“棉麻衬衫裙”才触发),流量准但少;
广泛匹配:用户搜相关词就可能展现(比如搜“棉麻连衣裙”也可能触发),流量多但可能杂。
初期用精准匹配控流量,等有50+点击后,挑2-3个表现好的词开广泛,测试更多潜力流量。
- 流量智选:暂时关掉!这功能会自动帮你扩词,新手控不住,容易引来乱七八糟的点击,等后期数据稳定了再开。
- 出价技巧:别瞎出价,参考“行业均价”。
去流量解析查你选的词“市场平均出价”,核心精准词出价高于均价10%-20%(比如均价1.5元,你出1.65-1.8元),保证有展现;
长尾词出价等于或略高于均价(比如均价1.2元,你出1.2-1.3元),这类词竞争小,不用出太高。
出价后观察2小时,没展现就加价5%,直到有展现;有展现但没点击,可能是主图不行,先优化主图再调出价。
第5步:精准人群怎么定?用达摩盘反推,少走弯路
光有好词不够,还得让“对的人”看到。精准人群怎么找?分享一个新手也能学会的“达摩盘反推法”:
1. 如果你店铺有老客户/收藏加购数据,直接用达摩盘建“高潜人群包”(比如“近30天收藏过店铺的人”“购买过同类产品的老客”);
2. 没数据?去看“生意参谋-访客分析”,看行业top店的访客特征(比如年龄25-30岁,女,消费层级中等,喜欢“韩系”风格);
3. 把这些特征(年龄、性别、消费层级、风格偏好)记下来,在标准计划的“人群定向”里直接勾选。
比如你卖“小个子连衣裙”,人群就锁定“20-28岁女性+消费层级中等+小个子穿搭偏好”,精准度直接拉满。
第6步:人群溢价,这么加才划算
人群选好了,得给“更精准的人群”更高的溢价,让他们更容易看到你的产品。
- 核心人群(比如你反推出来的“25-30岁+中等消费”):溢价20%-30%,这是你重点抓的人群,多花点钱值得;
- 测试人群(比如“相似店铺访客”“浏览过同类产品的人”):溢价10%-20%,测试他们对产品的兴趣,数据好再加大;
- 泛人群(比如只选了性别,没其他限制):暂时不加溢价,这类人精准度低,先观察。
溢价不是固定的,每天看数据:哪个人群点击高、加购多,就再涨5%-10%;哪个人群点击低、没转化,就降溢价甚至删掉。
第7步:细节设置:分时、地域、资源位,别忽略
这三个细节做好了,能再省20%的钱:
- 分时折扣:参考行业高峰时段,比如服饰类一般晚上8-11点是高峰,这时候折扣设120%(愿意多花钱抢流量);凌晨1-6点没人,折扣设50%(少花钱)。
- 地域:去“生意参谋-流量纵横”看,哪些地区点击多、转化高(比如卖羽绒服,北方地区转化好),就重点投;哪些地区点击高但转化为0(比如偏远地区,可能只是好奇点进来),直接关掉。
- 资源位:只开“淘宝搜索”!其他资源位(比如猜你喜欢、购物车)流量太杂,新手暂时别碰,聚焦搜索流量(搜索的用户都是有明确需求的)。
第8步:优化+收割,让爆款持续爆发
标准计划不是开了就完事,每天花10分钟优化:
- 删词:连续3天没展现的词、有展现但点击率低于行业均值50%的词,直接删掉(占位置还浪费预算);
- 留词:点击率高(高于行业均值)、有加购的词,加价5%-10%,让它拿更多流量;
- 人群迭代:把转化好的人群特征记下来,用达摩盘再扩类似人群(比如“25-30岁”转化好,试试“23-32岁”),扩大精准流量池。
当产品有50+基础销量、评价不错后,开“收割计划”:定向“收藏过、加购过但没下单”的人群,溢价提高到40%-50%,逼他们下单。标准计划负责“拉新”,收割计划负责“变现”,双管齐下,爆款就能慢慢起来。
最后说句大实话
从0到1打爆款,标准计划不是“魔法”,而是“工具”。它的核心逻辑就一个:用精准的词、精准的人群、合理的出价,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可能买你产品的人”身上。
新手别害怕,先按这7步跑起来,3天看数据,5天调细节,10天就能摸到自己产品的流量规律。记住:爆款不是一天推起来的,但只要方向对了,每一步优化都是在靠近爆款。
(不介绍不推荐项目,仅个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