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或做项目不是全凭感觉,是精细的逻辑推理很多创业者一开始都很激情澎湃: - “我有一个好点子!”
- “这个市场没人做!”
- “我一定能干翻巨头!”
但现实往往是: - 做了半年没人买单;
- 投入百万,用户没增长;
- 团队越做越迷茫。
问题出在哪? 不是执行力不行,是商业模式没想清楚。
真正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靠灵感,而是靠逻辑我见过太多从 0 到 1 的项目,也踩过不少坑。后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
在做任何产品、服务、推广之前,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问题一:谁是你的“超级用户”?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你,你需要的是那个最需要你的人。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着“我要覆盖所有人”,结果谁也没抓住。 真实案例:某新消费护肤品牌 创始人一开始定位“25-40岁女性”,结果市场反馈平平。 后来他们做了一轮用户画像分析,发现最活跃、复购率最高的是28-35岁的职场妈妈群体。 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产品包装、内容调性、销售渠道,只聚焦这个群体。 结果:客单价提升30%,复购率翻倍,私域转化率提升4倍。
观点:“别想着做所有人的生意,先找到你的‘死忠粉’。
问题二:你解决的是“伪需求”还是“真痛点”?
不是用户说想要什么,你就做什么;而是你要判断,他是不是真的会为这个买单。很多人创业是基于“我觉得”、“别人说”、“市场有空白”,但这些不等于“刚需”。 真实案例:某母婴智能喂养品牌 他们花半年时间开发了一款“智能温奶器”,功能很强大:自动温奶、APP控制、语音提醒…… 但上市后销量惨淡。 后来他们调研发现:妈妈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智能”,而是“省事”。 于是他们砍掉80%功能,推出“一键恒温+便携款”,价格降低一半,销量翻了5倍。
观点:“不要解决想象中的问题,要解决用户痛点的问题。
问题三:你靠什么赚钱?这个模式能不能复制、能不能放大?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持续赚钱的逻辑。很多人创业初期靠“卖产品”赚钱,但没有复利、没有壁垒、没有护城河。 真实案例:某本地餐饮品牌 他们一开始靠开线下门店赚钱,但每开一家都要重资产投入。 后来他们发现:很多小城市创业者想做餐饮,但缺经验、缺品牌、缺供应链。 于是他们推出了“轻加盟+品牌托管”模式: 结果:
门店扩张速度提升3倍,利润结构从“卖餐”变成“卖服务+卖标准”。
观点“赚一次钱是运气,赚持续的钱,是模式。
从 0 到 1 打造商业模式,记住这三步:- 找人:谁最需要你?
- 找痛:你在帮他解决什么问题?
- 找钱:你怎么持续、放大地赚钱?
欢迎留言:你现在最困惑的商业模式问题是什么?商业模式 从0到1创业 创业思维 品牌操盘手视角 商业逻辑 创业实战 用户思维 盈利模型 创业避坑指南 商业模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