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三个“赚钱铁律

其他 其他 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03

开始就赚、随时都赚、始终都赚——不做无效投入,才是对生意最大的负责

做生意别信“先亏损再盈利”的鬼话,真正能活下来、赚大钱的,都守着三个铁律:开始就要赚钱,随时都要赚钱,始终都要赚钱。这不是贪,是不浪费时间、不耗死资源——你开个店亏半年就撑不下去,做个项目总没收益就会放弃,赚钱得从第一天就抓,贯穿每一刻,才能稳赚不赔。

开始就要赚钱,不是急功近利,是不做“赔本赚吆喝”的傻事。潮汕人开小食摊,出摊前必算清楚:一份牛肉丸成本5块,就卖10块,确保每卖一份赚5块,绝不会为“拉客”卖8块。我邻居开早餐店,第一天就定死“豆浆2块(成本1块)、包子1.5块(成本0.7块)”,当天卖300份,赚240块,没亏过一天。很多人开店先搞“开业半价”,看似人挤人,实则每单亏,撑不了两月就关门。开始就要赚钱,是先算好成本和利润再开门——哪怕赚得少,也比亏着强,至少能活下去。

开始赚钱的关键,是“小单也赚,不贪大”。别等“大订单再赚钱”,小订单积少成多,还能验证生意模式。做跨境电商的小王,一开始就卖12块成本的硅胶冰格,卖25美金,一单赚80块,每天出3单,第一个月就赚7200块。他没等“一次出100单”,靠小单先让钱流进来,慢慢优化选品,后来每天能出20单。要是他一开始就等大订单,没收入撑着,早就放弃了。开始赚钱,就从“能赚1块是1块”做起,先有现金流,再想赚更多。

随时都要赚钱,是把时间花在“能生钱的事上”,不做无效折腾。温州人做五金批发,每天到店只做三件事:跟老客户确认订单、给供应商催发货、算当天利润,从不在“给店铺贴装饰画”“整理过期单据”上浪费时间。我认识个外贸老板,每天只抓三件赚钱事:查海关数据找客户、用领英发消息、处理待发货订单,其他事——比如开没用的会、跟同行闲聊天——全推掉。随时都要赚钱,是每分每秒问自己“这事能出单吗?能赚钱吗?”不能就别做,能就抓紧做。

很多人把“忙碌”当“赚钱”,这是最大的坑。开餐馆的老张,每天忙着给店铺搞新装修、研究网红菜品,却没花时间跟老客户沟通、优化菜品成本,结果装修花5万,网红菜没人点,反而亏了钱。忙碌不是赚钱,能带来订单和利润的忙碌才是。比如做直播带货,别忙着买昂贵设备、学复杂话术,先花时间选好货、跟粉丝互动,让直播能出单——设备再好、话术再溜,没单也白搭。

始终都要赚钱,是长期不偏离“盈利核心”,不被噱头带偏。泉州人开海鲜店,十几年只卖“本地新鲜海鲜”,利润稳定。有人劝他加“海鲜火锅”“海鲜烧烤”,他算过:火锅设备要3万,烧烤师傅月薪8000,还不一定赚钱,就没加。现在他的店还是每天爆满,赚得比加了火锅的同行还多。始终赚钱,是不管外面多热闹,都守住自己的盈利核心——你做跨境电商靠家居小件赚钱,就别跟风搞3C;做餐饮靠家常菜赚钱,就别搞高端私房菜。偏离核心,很容易从赚钱变亏钱。

“始终赚钱”还要敢“砍亏损项目”,不恋战。做服装批发的李姐,以前同时卖女装、男装、童装,后来发现男装每月亏2000,童装赚得少,果断砍了男装和童装,只做女装,现在女装每月赚3万,比以前三样加起来还多。始终赚钱,不是“什么都做”,是“只做赚钱的”——不赚钱的项目,哪怕投入了很多,也要及时砍,不然会拖垮整个生意。

落地这三个铁律,就三步,简单好执行。第一步,开始前算“盈利底线”:做任何生意,先算“卖多少能覆盖成本”,比如开网店,先定“每月卖20单就不亏”,盯着这个目标做;第二步,每天列“赚钱清单”:早上写3件当天必须做的赚钱事(比如找2个客户、优化1个产品),做完再做别的;第三步,每月做“盈利复盘”:看哪些项目赚钱、哪些不赚,赚钱的加大投入,不赚的砍掉,别让不赚钱的事占用资源。

做生意的本质是赚钱,不是搞情怀、玩噱头。开始就赚,是让生意活下来;随时都赚,是让效率提上去;始终都赚,是让生意稳下去。这三个铁律,不是让你贪多,是让你对自己的时间、金钱负责——不做无效投入,不做亏本买卖,才能把小生意做成大事业。记住,能一直赚钱的生意才是好生意,能从第一天就抓赚钱的人,才是会做生意的人。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50
获赞
28
内容
0
关注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