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意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了?思维一变,市场一片!

其他 其他 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08

生意难做?换个思维,市场就有了

大部分人觉得生意越来越难,根本不是市场没机会,而是赚钱的逻辑早变了,可思维还停留在老路上。过去“守店等客、赚差价、做一锤子买卖”能成,现在不行了——不是生意变了,是“怎么做生意”的规矩改了。

先搞懂:3个“老思维”为啥失灵了?

1. 从“等客来”到“追着客跑”,你还在守店?

过去:位置好、有货就不愁卖,开个店挂个招牌,周边人只能来你这。
现在:客户买个水果,能去楼下店、社区团、抖音直播,甚至找产地直供。你还守着“开店=等客”,就像在100家店挤一条街里等客,自然没人来。

2. 从“赚差价”到“赚信任”,你还在拼低价?

过去:靠信息差赚钱,10元拿货卖30元,客户不知道底价,差价好赚。
现在:客户扫码就能查产地价,买双鞋能直接找工厂店。你还想着“低价拿货高价卖”,要么只能降价拼刺刀(赚不到钱),要么客户觉得“你赚他太多”(不信任你)。

3. 从“做一次生意”到“做长期连接”,你还在“卖完就完”?

过去:客户买袋米,付完钱走了,下次来不来随缘。
现在:别人卖米,不仅送上门,还记着“张姐家每月5号买米”主动提醒,甚至送袋小杂粮。你只卖米不“粘客户”,客户下次就被“更贴心的”拉走了。

换思维不用复杂,3个“小动作”就能落地

1. 从“等客”到“找客”:抓身边的“低成本流量”

不用搞线上运营,先从身边人下手:

- 社区超市:建“小区便民群”,每天发“今日特价”(比如“鸡蛋3.9元/斤,群友优先买”),顺手帮代收快递(免费聚人气)——群里200人,每天多10单生意。

- 小吃摊:挂“加微信送小份”的牌,客户加微信后,发“出摊位置+今日新品”——下雨天人少?群里接“提前预订,出摊优先送”。

2. 从“拼价”到“做价值”:加个“小服务”就赢了

不用花大钱升级产品,加个客户需要的小动作:

- 水果店:别人卖整果,你“免费切果盒”,贴“保存小贴士”(“荔枝泡盐水能保鲜”)——客户觉得“多花1块钱也值”。

- 修鞋摊:修鞋时顺手“免费擦鞋边”,取鞋时说“下次开胶随时来,小问题不收费”——哪怕贵2元,客户也愿意来(省心又放心)。

3. 从“卖货”到“粘人”:记几个“小细节”就留住人

不用搞复杂会员体系,记客户的小偏好:

- 早餐店:记着“李哥要少糖豆浆”“王姐爱吃梅干菜包”,他们来不用问直接做——客户觉得“你重视他”,对面开新摊也绕路来。

- 文具店:给学生建“小本子”,记“小明喜欢蓝色钢笔”“小红收集贴纸”,小明来就说“你要的钢笔补货了”,小红来送张限量贴纸——学生喊你“张阿姨”,自然天天来。

总结:思维变不变,差的是“主动对客户好一点”

换思维不是学新套路,是多站在客户角度想:

● 客户嫌麻烦,你就多帮一步(送货、切果);
● 客户怕吃亏,你就透明一点(说清“这菜赚你2毛/斤”);
● 客户想被在意,你就记点细节(他爱吃啥、需要啥)。

就像小区里记着每个居民口味的面馆老板,哪怕周边开了5家店,大家还是愿意等他的面——他没换大生意,只是换了对客户的态度,市场自然就为他留着位置。

所以别愁生意难,先问自己:“客户现在要啥?我以前的办法,还能满足吗?”——改个小动作,可能就发现:市场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你转个身而已。
qw1.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80
获赞
10
内容
0
关注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