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则商业思考 | 出海电商的业务模型

Amazon Amazon 5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9-24

这两年,各种电商的战场越打越热闹。
国内抖淘拼打得火热,万亿俱乐部不断扩容;出海的战鼓声也越来越响:Temu 疯狂砸钱,美国人一边嫌弃一边真香;SHEIN 从快时尚杀到美妆、家居;TikTok Shop 靠短视频爆单;而 Amazon,依旧稳坐老大哥的位置。 很多人好奇:这些平台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有的能越转越快,有的看上去烧得猛,却冷得也快? 在我看来,答案藏在上次提过的“飞轮”里。 🌀 Amazon:FBA+Prime 的“信任飞轮”
亚马逊飞轮是教科书式的:(甚至是发明者)
更多卖家 → 更多选择和更低价格 → 更好体验 → 更多消费者 → 再吸引更多卖家。 关键武器是 FBA 履约+Prime 信任。用户知道“亚马逊发货”,就敢放心买高客单产品。卖家为了流量必须走 FBA,结果是仓网越用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这是一个越转越稳的飞轮,护城河在长期信任。 🌀 Temu:补贴+低价的“现金流飞轮”
逻辑很直接:
疯狂补贴 → 极致低价 → 用户尝鲜 → GMV 拉高 → 吸引更多供应商。 这是个短期爆发的飞轮。补贴一旦收紧,用户和商家就可能掉头走。再叠加美国取消低值免税(de minimis),小包直发受阻,Temu 被迫加码本地仓。
👉 更像短跑选手,靠钱和速度冲刺。 🌀 TikTok Shop:内容+交易的“流量飞轮”
逻辑是:
短视频/直播 → 爆单 → 吸引卖家 → 更多内容。 它强在冷启动和转化,特别适合白牌新品出圈。
但缺少稳定的履约和合规体系,高客单和长期复购不是优势。
👉 优势是流量爆发,劣势是基础设施。 📌 亚马逊飞轮的由来
“飞轮效应”来自管理学者 Jim Collins,他在《从优秀到卓越》里提出:不断小推,重轮终会自转。Bezos 把这个概念请进 Amazon,甚至在餐巾纸上画出了著名的 Amazon Flywheel:
低价 → 更多用户 → 更多卖家 → 更多选择 → 更高效率 → 更低成本 → 再降价。Brad Stone 在《一网打尽》里写过,这是亚马逊商业史上的里程碑。 写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中国有一家公司和亚马逊非常像?这家公司肯定深入研究Amazon并奉其为灯塔。评论区告诉我你觉得是哪家!如果你觉得这像的是“商业拆解”有意思,欢迎关注+三连,也聊聊你最看好的商业模式。

1f92a21925f6b0b7272c64affedb3b78.jpg

aa7a5ad1c4a6c5b42f029dc220807d10.jpg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257
获赞
78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