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跨境电商当副业赚几千块,比跑代驾还容易——每天1小时,把国内便宜货卖到国外,上班族也能上手,别被“跨境电商”四个字唬住,它根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生意,就是把国内1688上10块钱的收纳盒、20块的宠物玩具,卖到国外卖30美金,赚个差价。上班族当副业做,每月赚几千块的难度,比你下班跑代驾还低——代驾要风吹日晒熬夜,它在家花1小时就能搞定,流程简单到看完就能上手。 先掰扯清楚:跨境电商的核心不是“跨境”,是“卖对货”。你不用懂外语(平台有翻译功能),不用搞复杂物流(货代能帮你发),甚至不用囤货(客户下单你再从国内拍)。我邻居小王是上班族,每天晚上花1小时做跨境电商,就卖厨房硅胶冰格——国内1688拿货12块,在虾皮上卖25美金(约180块),除去物流和平台费,一单赚80块,每天出5单,月收入就有1.2万。他没学过外贸,没投过广告,就靠“选对便宜货”,比他下班跑代驾(一晚赚200块,还得熬到半夜)轻松多了。 为什么比跑代驾容易?先算笔“时间和体力账”。跑代驾每晚至少要熬4小时,遇到恶劣天气还得硬扛,一个月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赚6000块都算多;做跨境电商每天1小时足够,不用出门,不用体力,坐在电脑前就能弄。小王以前也跑过代驾,后来改做跨境电商,说“现在每天多睡3小时,赚的还比以前多”。更关键的是,跑代驾是“干一天赚一天”,哪天不跑就没收入;跨境电商是“前期铺好货,后期能自动出单”,小王现在偶尔出差,账号还能每天出2-3单,这是跑代驾比不了的。 流程简单到“三步就能上手”,不用复杂操作。第一步,选品,花20分钟。打开1688,搜“轻小件、低售后”的货,比如硅胶冰格、浴室防滑垫、宠物梳毛器——这些货物流成本低(寄到欧美也就20块),客户买回去很少退换。别选3C、服装,太费神;第二步,上架,花20分钟。把1688的产品图和描述,用平台翻译功能改成英文,再稍微改改标题(比如加“For Kitchen”“Pet Grooming”),就能传到虾皮、亚马逊这些平台;第三步,处理订单,花20分钟。客户下单后,你在1688拍货,填货代的地址,货代收到货会帮你寄到国外,你只用盯盯物流信息就行。 不用怕“没经验、会亏钱”,试错成本低到可以忽略。刚开始不用囤货,做“无货源模式”,客户不下单你就不花钱;不用投广告,先靠平台免费流量——比如优化标题让客户搜到,或者在小红书发点“跨境电商选品”的小技巧,引流到账号。小王刚开始就花了500块开虾皮店铺,买了个100块的选品软件,总共600块投入,就算没做成,也亏不了多少,比你冲动买个几千块的代驾电动车靠谱多了。 选品别瞎选,抓准“国外的小需求”就行。不是所有国内便宜货都能卖,要选“国外买着贵、国内拿货便宜”的。比如国外人工贵,组装家具的工具套装,在当地卖50美金,国内1688拿货80块,寄过去能赚200多;还有国外宠物多,宠物自动喂食器,国内拿货60块,国外卖30美金,利润也高。选品有个简单方法:看平台的“热销榜”,找排名前20、评论少于100的品,竞争小,容易出单。 时间不够?“碎片化时间就能凑够1小时”。早上通勤时,用手机刷1688选品;中午午休时,用电脑改改产品描述;晚上下班回家,花20分钟处理订单。不用专门腾出大块时间,把零散时间凑一凑,每天1小时就有了。小王以前总说“没时间”,后来发现“刷短视频的时间挤一挤,就能做跨境电商”,现在每天睡前花1小时,既没耽误工作,又多了份收入。 别踩“想赚快钱”的坑,稳扎稳打才靠谱。刚开始别想着“月入过万”,先定个“月赚3000”的小目标,每天出3-4单就行。小王刚开始第一个月只出了15单,赚了1200块,第二个月调整选品,出了40单,赚了3200块,第三个月才稳定到月赚1万。很多人做几天没出单就放弃,其实跨境电商需要点耐心,前期铺好10-20个品,慢慢就有订单了,比跑代驾“当天见钱”慢一点,但长期更稳。 还有个小技巧:用工具省时间,不用手动干活。处理订单用“店小秘”这类ERP软件,能自动同步客户地址和订单信息,不用你手动填;回复客户消息,把常见问题(比如“多久到货”“能不能退换”)写成模板,复制粘贴就行;算利润用Excel表格,把拿货价、物流费、平台费列好,自动算每单赚多少。这些工具能帮你省一半时间,每天1小时就能轻松搞定。 上班族想多赚几千块,别总盯着跑代驾、送外卖这些体力活,跨境电商这种“轻体力、高灵活”的副业,更适合你。它不用你熬夜受累,不用你投入大本钱,每天花1小时,把国内便宜货卖到国外,就能赚差价。别觉得“跨境”难,其实难的是你不敢试——试错的成本很低,错过的成本却很高。你刷短视频的1小时,与其用来打发时间,不如用来弄跨境电商,说不定就能多一份稳定收入,比跑代驾轻松多了。
展开...
普通人做电商的一个真相:选品不是靠感觉,是靠方法和杠杆。很多人做电商,总说自己没资源、没经验,结果投入几万块开店铺,天天刷1688找商品,选了一个月,最后上的货要么卖不动,要么压库存,忙活一场全白干。但这个卖家不一样,他每天只花2小时选品,剩下时间全在优化流程和对接供应链,靠3个兼职买手就把选品效率拉满。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诀? 先看现象:他的选品模式很轻。不是自己天天蹲1688,也不囤货压资金,而是找3个兼职买手,让他们专门逛平台,用关键词+利润测算表筛选商品,自己只负责最后把关和对接供应链。这种轻团队+工具杠杆的选品方式,其实是普通人做电商的破局点。很多人失败,不是没眼光,是把选品当成了一个人的战斗——自己查数据、看评论、算成本,结果精力分散,选品效率低,还容易踩坑。比如有人跟风卖网红爆款,结果上架时发现别人已经卖烂了,自己价格没优势,物流没资源,最后只能低价清仓。 再挖原因:为什么他的方法能行?核心在杠杆。选品本身是个耗时间的活儿,1688上商品几十万,一个人一天能看多少?但兼职买手不一样,3个人分工:有人专门搜高复购关键词,比如办公室桌面收纳 女生 ins风,这些词比收纳盒精准10倍;有人看低退货率数据,直接从平台后台导出退货率低于5%的商品;有人算物流成本占比,比如同样的商品,从浙江发和广东发,运费差2块,利润就差2块。3个人每天能筛选3000个商品,比一个人翻1000个还准。更重要的是,兼职买手按抽成算钱,卖出去才分10%利润,他不用付固定工资,成本可控,风险也低——卖不出去,买手没抽成,大家都没损失。这就是轻资产的优势:用最小人力成本,撬动最高选品效率。 那普通人该怎么学?分三步,简单落地: 第一步,先定选品标准,别盲目找货。很多人选品只看销量高,但销量高不代表能赚钱。要做利润测算表,把成本拆细:拿货价(1688上直接问工厂)+物流费(按重量体积算,找货代拿批发价)+平台佣金(淘宝8%,拼多多6%)+退货成本(比如100个退5个,每个退10块,总成本50)+人工成本(自己的时间也算,按时薪20块算,一天选品2小时就是40块)。最后算毛利率:(售价总成本)售价,低于20%的坚决不碰。关键词别用爆款这种大词,用细分词,比如学生党 平价 保温杯 冬季 高颜值,比保温杯精准10倍,流量更准,转化更高——别追求大而全,要做小而精。 第二步,搭轻量团队,别一开始就招人。别想着我要雇个全职运营,先从兼职入手。大学生、宝妈、自由职业者都行,给他们明确任务:每天看100个商品,用表格记录关键词、价格、利润、退货率、竞品销量(去生意参谋查)、供应链等级(1688上看工厂粉丝数、响应速度),每周汇总一次,你只需要看利润超20%、退货率低于5%、供应链等级4星以上的商品,这就是你的重点。3个人分工,每人负责一类关键词,效率比一个人高3倍,成本控制在每月1000块以内,比全职便宜多了。 第三步,对接供应链,别当中间商。选品通过后,直接找工厂对接,别经过批发商。1688上搜工厂直供标签,发样品测试质量(别信图片,摸得着、看得到才放心),谈账期(比如30天结算,先卖后给钱),降低资金压力。记住:选品不是找东西卖,是用工具和团队找能赚钱的东西卖——你要做的是筛选员,不是采购员。 最后总结:做电商,别追求全能,要追求借力。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你查数据会眼花,看评论会累,谈供应链没底气;但兼职买手能帮你查数据,同行能帮你看评论,工厂能帮你控成本。轻量团队不是人少,是每个人只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个年销200万的卖家,自己只负责把方向、控质量、管流程,剩下的交给兼职,这才是高效做事的逻辑。普通人想做好电商,先学会把自己从选品泥潭里解放出来,用杠杆思维代替单打独斗——你不需要多厉害,只需要找到能帮你撬动事情的人或工具,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展开...
感觉没有坚持的必要了!电商十五年越做越萎缩甚至缩小没了!曾经不付费就是上传商品就可以出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前年开始已经渐渐付费了,那时还是有点免费流量的,偶尔开车也可以拿点单子算是正常的单子!不知道具体从哪天开始,店铺静悄悄的,需要完全付费了,满眼就是付费推广页面,这个充值多少那个链接充值多少,没有付费,你的产品下辈子都找不到!一旦付费就有些许访客量但是到访的不一定是正经人!有付费可能给你三瓜两枣,几个小单!但是一旦下单后很可能秒退,也有可能就特地等你发出货了再申请仅退款!稍不留意就得货财两空!因为某平台直接秒退款,根本不管有没签收! 不论如何,这个过程亏了快递费技术费还有运费险甚至也可能还有淘客佣金等!退货也如此,本身就是不想要,看着没有运费险的就随便申请一个质量理由,发个图片就可以赔付运费! 只要上传物流单号有物流了就给退款,也不管这个退货有没问题,是否损坏,是不是被调包了!可能收到垃圾也没办法讨回公道!还得费劲周折各种申诉都没用。想当初都是收到退货验证完好才可以给退款! 绕开某些不正常的情况,大部分曾经多么友好的买卖双方变成了无可言喻的关系!各种罚款接踵而至,各种流量分配的规则,越做越累!已经亏得没法继续!卖家俨然成了中间的弱势群体! 也更别提那些仅退款的事,令人窒息!当年没有这么多规则没有这么多的要求,只要诚心实意都能顺利成交!按理说,平台作为中间商,收取费用是应该的,比如技术费一些资金提现费用等,就像过去的那些年收费算是正常的。而流量是店铺的根本,没有访客还开什么店?但是当流量完全被作为一个卖点,注定不能长久! 中小商家必然买不起,也只能默默退出,头部的也不见得一定可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长此以往,大家还能继续付费吗?对平台有什么好处?当前消费低迷,本身单量就很少再加上各种规则,中小商家只能自动出局了!也不知道今后会有什么情况!
展开...
在广州十三行,我见过一个电商卖家的逆袭故事。三年前他跟风囤了十万件网红连衣裙,结果款式过时,堆在仓库里发霉,硬生生亏了80万,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现在再看他,办公室墙上挂着库存周转20天的红色锦旗,去年靠小单快反+抖音分销做到年销500万,库房里永远只有当季新款,连样板间都改成了直播选款厅。 他的逆袭,不是突然运气好,是把赌爆款的老思路,换成了算需求的新活法。以前他卖货,靠的是看杂志、听同行说、拍大腿觉得能火,现在他卖货,先看抖音后台的热词榜,再用预售小单试市场,最后让几百个分销员帮他卖货不压货——这三个转变,普通人学了就能用。 先看他踩过的坑:传统批发思维,正在杀死小商家 三年前他亏80万,不是因为眼光差,是被批发老规矩坑了。那时候做服装批发,大家都信款多量够,总有能卖的。他看某时尚杂志说碎花裙要火,就按杂志图片找工厂,一咬牙订了10万件,想着先压着,等旺季就能卖爆。结果呢?等裙子到仓库,杂志上的款早就过时了,网红们都开始穿纯色衬衫裙,他的碎花裙堆成山,压得仓库漏雨,发霉的布料扔了半卡车,最后一算账——人工、仓储、压款的钱加起来,整整亏空80万,连工人工资都欠着。 问题在哪?不是他眼光不好,是传统批发的数据滞后。等你看到爆款的时候,市场早就变了;你压货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出货了。现在他说:以前卖货是我觉得好,现在是数据说要卖。 再看他怎么翻盘:小单快反的真相,是用数据算需求,用试错降风险 现在他的小单快反,不是盲目试产,是先算后试,试了就跑。具体怎么做的?他有个三步骤试产法: 第一步,用热词数据找方向。每天打开抖音巨量算数,搜连衣裙穿搭夏季新款,看最近30天的搜索热度和环比增长。比如上个月他发现法式碎花连衣裙的搜索量涨了200%,但泡泡袖的热度在下降,收腰A字裙开始上升。这些数据不是看个热闹,是他判断这个款能试,但别做太多的依据。 第二步,用预售+小单测市场。确定方向后,他先在抖音小店挂预售链接:这款碎花裙预售100件,下单后7天发货,拍200件以上送运费险。同时开放分销通道,给分销员5%的佣金,还说卖够50件,额外奖励200块。结果呢?100件预售3天就抢光了,分销员卖了40多件,这时候他才敢让工厂追加到1000件,而且只做收腰A字+法式碎花这一个改良款,其他细节都根据预售时用户评论改——有人说收腰太勒,他就换宽松腰头;有人说颜色太艳,他就加莫兰迪色系。 第三步,卖完就清库存,绝不恋战。1000件追加货卖了15天,总销量800件,他就立刻停掉这个款,把剩下的200件低价处理给尾货商。别想着再等等,等你犹豫的时候,下一个热词就火了。他说,现在他仓库里永远只有当季新款,每个款最多备2000件,卖完就补,补完再清,20天就能周转一次,比以前压货半年快多了。 最后看他的分销密码:让别人帮你卖货,你只负责生产+售后 小单快反解决了库存风险,抖音分销则解决了渠道问题。他现在有200多个分销员,都是普通宝妈、学生、小主播,不用囤货,他一件代发,分销员卖一件赚15块,卖够100件额外奖励500块,卖够500件直接升级为核心分销员,佣金提到20%,还能优先拿到下季新款。 怎么让分销员有动力?他做了两件事:一是给足佣金+及时结算,每天晚上8点在微信群发分销员数据,谁卖了多少、赚了多少,第二天10点前佣金到账;二是给真实素材+教方法,他每周拍一条这款裙子怎么搭的短视频,配文分销员拍这条视频,点赞过500,额外奖励100。有个宝妈分销员,拍了穿这款裙子去接娃被夸的视频,带话题宝妈穿搭 显瘦连衣裙,三天卖了300多件,佣金赚了4000多。 分销不是让别人白嫖你的货,是让更多人帮你分摊风险。你只负责把货做好,他们帮你把货卖出去,大家一起赚钱。他说,现在他的抖音小店和分销员渠道占比6:4,分销员带来的流量比他自己直播还多,以前做批发找10个客户,现在做分销,200个客户帮你卖货,你说哪个更划算? 普通人学他的思路:别再赌爆款,要算需求+借渠道 这个卖家的故事,其实是给所有传统商家的提醒:现在做小生意,拼的不是谁压货多,是谁能快速满足需求。 如果你也想转型,可以试试这三步: 1. 从猜爆款到看数据:打开抖音巨量算数、淘宝生意参谋,搜你行业的关键词,看搜索热度、用户评论和环比增长,数据涨得快的,先试;涨得慢的,别碰。 2. 从压货山到小单试:每个款先做100500件小单,挂平台预售,设置卖够X件就Bu单的规则,卖不动立刻停,不心疼;卖得好就快速追加,别犹豫。 3. 从自己卖到让别人卖:在分销平台(比如蝉妈妈、飞瓜数据的分销模块)招募分销员,给阶梯佣金和奖励,教他们拍内容、做流量,让他们帮你卖货不压货,你负责产品和售后。
展开...
磊叔 2025-9-25 09:49+ 关注 来自 Temu卖家交流圈
昨天做了个梦,不知道可以称之为美梦还是噩梦,因为我梦见我代运营的TEMU店有个产品爆单了,梦里这个产品出了1000多单,但是这个产品利润非常低,每卖一个只有几块钱的利润,如果出现退货或者客户没有收到货等情况,那就要亏本了。 今天起床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temu店去看看,还好还好,还没有出单 。我已经上了20多款产品了。有几款产品,所有的sku.系统定价太低,直接放弃了。还有些产品,有的sku定价有点点微利,确认上架了,有的sku定价太低,也放弃了。 在做这个半托管店之前。我没想到TEMU半托管商家也不能自己定价,而且系统审定的价格又这么低,有的产品的定价非常离谱,几乎运费都不够。比如我的一件打底衫,商品批发价20左右,运费20多块,成本总共将近50元,我申请的价格是99元,结果系统定的参考价是33元,看到系统的这个定价,我简直不敢相信,不明白它定价的机制是什么,是不是因为现有系统中已经有了这款产品,所以系统不想要这款产品,所以特意定个低价,直接让人放弃?我和老板们聊了一下这个价格问题,老板们倒是挺想得开,说只要定价太低,直接放弃就行,反正产品多的是,这个不行换下个。是这个道理,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搞清楚了系统的定价机制,我就不用做很多无用功了。
展开...
  • qw1.jpg
动态热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