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SunShy 2025-2-6 10:01+ 关注 来自 短视频交流圈
图片更新成功,但加站失败,自查下是不是这个原因。 我不知道大家在上传商品的时候会不会给商品上传主图视频,主图视频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获得平台市场部资源的扶持,会有更多的流量和转化率。所以我是建议每一个人都给自己的热销品,至少是热销品上传主图视频。 主图视频其实也是有一些规范的,比如我举几个例子,它是不能有任何的中文或者中文的背景音乐,以及商品里边不能包含任何其他品牌的LOGO,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像一些部分国家有宗教信仰,所以视频里头不能出现酒具、酒杯或者酒瓶之类的商品。 还有很多卖家视频里边会加一些字幕或者一些标题,其实这些文字信息也是有一定的敏感性的,比如不能侵权,有些文字是不能用的。你们就会发现有些视频上传了,但是无法加入到站点。买手也会告诉你,要问买手为什么不能加站,他会告诉你视频里边具体哪一个环节是不能够加站的,就要对应的去重新剪辑视频,把里边的敏感词或者不能出现的酒句、片段、镜头裁掉。 可以用剪映是非常好用的,把这些敏感的地方直接裁掉,就是抽帧,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听懂。如果是自己设置的、自己剪辑的视频,就把文字信息去掉,再次重新上传,这样就可以过审核重新加站了。 这个就是视频的一些规范,其实主要就记住两点: 第一、热销品请一定要上传视频。 第二、注意视频的基本规范,不能够出现一些敏感的、暴力的、宗教信仰的、或者说品牌侵权的元素出现,这样能保证产品的流量是最大化的,起码要先做好准备。
展开...
晴天 2025-8-12 10:16+ 关注 来自 电商创业人
97年小伙半年净赚3000万,破局点不在产品多牛,而在他把赚钱的逻辑倒过来了。普通人盯着产品琢磨“我能卖什么”,他盯着人群琢磨“谁最舍得花钱”——这步颠倒,差的不是技巧,是对赚钱本质的理解。 普通人创业,总陷在“自嗨式感动”里。觉得自己的产品用料扎实,情怀动人,客户就该买账。但市场的真相是:客户买不买,不看你有多努力,看你能不能戳中他的“必须要”。而“必须要”的程度,往往和口袋里的钱成正比——有钱人群的“必须要”,更愿意用真金白银买单。 这个小伙的第一步,不是做产品,是画“高付费人群画像”。他列了三类人:开工厂的老板、做电商的头部卖家、一线城市的高端宝妈。这三类人的共同点很明确:时间值钱,怕麻烦,愿意为“省时间”“保效果”多花钱。盯着这些人,就避开了最耗精力的“价格战”——他们对几块钱的差价不敏感,敏感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 找到人群后,他做的不是“推销”,是“翻译需求”。比如工厂老板常头疼“车间设备突发故障,维修工半天到不了”,他就整合了一批有资质的维修师傅,搞“2小时上门抢修”,年费收2万,工厂老板觉得值——停工一小时损失可能几十万,2万买个安心太划算。这不是他多懂设备,是他看懂了老板的“隐性成本焦虑”。 普通人总怕“高端客户难伺候”,其实恰恰相反。高端客户的需求更明确,决策更干脆。你把服务流程做细,把结果写进合同,他们很少像散户那样反复砍价、挑刺。这个小伙做电商卖家的“代运营优化”,只接月销50万以上的客户,收费是销售额的8%,但承诺“3个月没提升就退款”。卖家一算账:花8%换可能20%的增长,值,所以签单极快。 他的逻辑里,有个关键:不做“全民生意”。普通人总想“客群越广越好”,结果精力分散,谁都伺候不好。他只啃“一小块肉”——比如高端宝妈,他不做全品类母婴用品,只做“0-3岁宝宝的高端早教陪玩服务”,派有资质的老师上门,按小时收费,一次300块,宝妈们觉得比自己瞎带强,复购率极高。 很多人觉得“赚有钱人的钱需要大投入”,这是误区。他启动时就三个人,没租办公室,靠线上社群触达客户。工厂老板在行业群,电商卖家在服务商平台,高端宝妈在私立医院的宝妈群——精准渗透比遍地撒网省钱,还高效。他说,找到对的池塘,用小钩子就能钓大鱼,没必要造航母。 普通人该怎么学?分三步。第一步,列3个你能接触到的“高付费群体”,别贪多,比如小区里的企业主、写字楼里的中层管理者、开实体店的老板。第二步,蹲点观察他们的“抱怨”:企业主可能抱怨税务麻烦,管理者可能抱怨团建没新意,老板可能抱怨客源少。第三步,针对一个抱怨,做“最小成本测试”——比如帮企业主对接靠谱的代账公司,赚点介绍费;帮老板做美团店铺优化,收点服务费。 别觉得“赚小钱丢人”,这个小伙的第一单只赚了800块——帮一个电商卖家改了详情页,转化率提了15%。但这800块让他确认:高端客户的需求,藏在“提升效率”“降低风险”里,不是藏在“便宜”里。后来的3000万,都是从这800块的逻辑里长出来的。 很多人创业失败,不是能力不够,是一开始就找错了“买单人群”。你对着一群“只想花10块钱”的人,再努力也赚不到100块;但对着一群“愿意花1000块”的人,稍微用点心就能赚到100块。 赚钱的核心,从来不是“我有什么”,而是“谁愿意为我有什么付钱”。先锁定那个“愿意多付钱”的人,再把你的产品变成他“非买不可”的东西——这步搞反了,再折腾也是白搭。 那个97年的小伙没什么特别,就是先想明白了:钱在谁口袋里,比你有什么产品重要。找对了口袋,赚钱的速度会快到你自己都不信。
展开...
淘宝笔记 2024-10-12 10:27+ 关注 来自 淘宝卖家圈
几年前做淘宝见面就问刷了多少单,今年做淘宝朋友间打电话只问万象大无尽今天开了多少钱。淘宝这几年变化巨大,若思路跟不上,脚步肯定也跟不上。 那做新链接该如何起店?基本可分为两条路。 1. 很多人采用先补单做销量模型,再转付费打人权标签补单。这到底有没有用?应分开来看。在成交 gmv 及确认收货层面肯定有用,加速了产品生命周期成长且直接拿到成交结果。但最大问题是,按标签推流逻辑,此事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刷了有成交,前期有成交,但后期数据上不去,标签混乱,对付费思路有一定影响,这是一种方向。 2. 起店思路较流行的是先付费做人权模型,后补单做成交数据及晒图评价,再加大付费做放大。在此不详细讲解,若对付费有诸多疑问,分享几个重点听听,一定要仔细听,对你会有一定小帮助。没有搜索访客时先开直通车智能计划,若智能计划开不动转化不好,就开标准计划直接拉新。 3. 多数类目一百家销量展示是转化基础,月销一百之内商品处于新品期,新品期产品很可能亏钱,少亏钱即挣钱。 4. 高客单价产品可不看点击率和点击单价,客单价越高搜索流量越少,不必在此过多纠结。 5. 大多数类目搜索访客稳定后补单作用不大,提升搜索访客需开直通车标准计划,除标准计划外其他付费工具很难拉动搜索流量。 6. 虽现在是标签推流底层逻辑,但标签都很准的情况下看坑场。十月份开始淘宝特别注重 gmv 的坑产,纯付费用户可适当补下。坑产今年十月份开始,gmv 是平台非常看重的指标。
展开...
国际站的十条真相。 国际站的10条真相。 第一:做国际站不是投入越多越好,不论你投入多少钱,解决的都只是你的曝光问题,你的询盘订单不是花钱买来的,而是你吸引来的。假如你不做店铺建站,不做卖点展示,承接不住流量,投入的再多那也没有用。 第二:客户经理只是销售员,他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只跟销售有关,如果你的店铺有问题找到他,最后他给你的解决方案永远都是多花钱。你问客户经理不如问小何在线,他能够解决你除了思维层面以外的大部分的问题。 第三:星级直达是个假象。不论3星直达还是5星直达,那都只是内显,外显依然是0星,你的店铺权重也不会因此变得更高。之所以你感觉流量变大了是因为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广告上面。如果你那么在乎星等级还不如直接刷单,毕竟成本要比星级直达要低的多。 第四:顶展问鼎的性价比没有直通车高。因为定价是根据搜索热度来定的,但是你的产品却不是这个词的唯一匹配,而买家也不会只搜索你买的这个词。如果你把覆盖的关键词都买下来的话,那将是个天文数字,而直通车就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随时调整。客户经理之所以热衷于推荐你买顶展问鼎,是因为他可以一次性的拿到你所有的提成,而直通车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拿完。 第五:市面上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在官方网站上面都有免费的,包括我的也是。唯一的区别是花钱买的培训会融入个人经验在里面,同时帮你把重点提炼出来了,花钱买时间而已。如果你自己有时间而且学习能力比较强,官方的课程也就够了,慢慢的摸索也能够把店铺做起来。 第六:没有一个代运营能够真的把你的店铺做好,他们不懂你的产品。而且一个人做好几家店铺大部分的运营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你想想为什么你招个运营那么难,而他们招个人就那么简单。代运营干的事情一般只有3件:店铺装修,这个是一次性的发布产品。但是大部分发的产品最后你需要返工。再就是开直通车,因为不花他的钱一点也不会心疼。所以别想着找代运营学习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第七、做国际站没有捷径,刷单、提升星等级,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缺点数据偶尔刷一下也是可以的。如果说持续的去刷,不光成本上来还有被抓的风险。那些号称有国外资源,完全与真实买家路径一样的都是扯淡。基本上都是机刷,只有搞懂平台的规则,了解用户的需求,针对于买家的特点去做好产品的优化,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运营以及承接能力,才能够真的做好国际站。 第八、做国际站7分业务3分运营。国际站不比c端,流量不等于订单,大部分的买家不会直接下单。需要业务去谈,说7分选品3分运营的是c端思维,今天的市场不缺产品,任何产品都是产能过剩。要做的就是通过运营拿到流量,再通过业务把它转化成订单,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也就可以了。 第九、老板是公司的天花板,中小企业做国际站如果老板不懂或者说老板不参与,大概率是做不起来的,不懂招来的员工就会摸鱼。这个是人性。即便你碰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员工,如果因为你不懂,很多的工作可能没办法推进,最后可能因为工作不挣钱而选择离职。 如果老板自己懂了,即便是暂时的人员缺失,也不会影响店铺的效果,所以老板自己必须学习。 第十、只有不断的实操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很多人听了很多课但是还是做不好,是因为从来不将学过的东西落地。很多人开车开的很好,但是让他去考科目一却不一定能过。因为开车天天开,但是科目一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陪跑的核心不是课程而是实操。每一次在学完之后老师会布置实操任务,哪怕全部内容都已经学完了,还有9个月的答疑陪跑,就是为了确保你真的能够学会。训练营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一边学习一边实操,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落地。
展开...
下一个机遇就是,在江西做跨境! 刚从南昌出差回来,朋友硬拉着我参观了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那场面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园区里全是朝气蓬勃的95后,人均3台手机,电脑屏幕上清一色英文界面。一打听才知道,大家都在通过TikTok带货。有个98年的小伙,上个月刚提了辆保时捷,看得我当场就心动了。回来后我研究了一周,发现江西做TK跨境真是天时地利。 先说物流,南昌国际陆港和赣欧班列可不是吃素的。朋友给我看了物流账单,发往欧洲的运费比广州便宜25%,连厦门都要让三分。再说供应链,江西各地都是宝藏。景德镇的陶瓷、赣南的脐橙、鹰潭的铜工艺品,都是海外市场的香饽饽。有个姑娘在TikTok上卖婺源油纸伞,老外抢着下单都要排队预约。 最让我惊喜的是人才优势。在上海招个双语运营,月薪没有1万下不来,而在南昌,同等水平6000元还能精挑细选。园区里连保安大叔都能用英语说;delivery time;。当地政策更是给力,赣江新区给跨境电商提供办公补贴,南昌综保区免费教直播话术。认识的几个老板,早上在滕王阁边吃拌粉,晚上盯着纽约时区数美金。 现在入场正是黄金时期。TikTok小店刚开放全球市场,老外们还处在;看到江西特色商品就疯狂;的阶段。上周我亲眼见到有人把淘宝30元的青花瓷挂件卖到39.9美元,评论区全是;Amazing Chinese art&。 不过有些坑得注意。工艺品出口要谨慎,景德镇海关查验比浦东还严。文化类产品要当心,有个卖风水罗盘的被投诉到下架。时差也是挑战,我试过凌晨四点回复;when will it arrive。 准备下个月去赣江新区租个办公室,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在江西的跨境电商蓝海里,闯出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
展开...
  • qw1.jpg
动态热榜 更多
NO
1
一把心酸泪,总想学这别人的样子在网上卖点
指尖的弧度·2025-08-06·热度 197
NO
2
拼多多轻资产的事情给所有做生意的提了个醒
萝卜特·2025-08-22·热度 97
NO
3
忽然发现,淘宝闪购还是棋高一招,但很多人
淘宝童装沐沐爸·2025-08-21·热度 97
NO
4
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的电商跟去年有很大变
淘宝绅士·2025-08-19·热度 97
NO
5
自从电商盛行以来,就再也难做出品牌了。举
一只青·2025-08-12·热度 97
NO
6
还有人说,是电商抢了实体店的饭碗,这种思
永恒老师·2025-08-12·热度 97
NO
7
做电商十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买家,在我店
lazar·2025-08-12·热度 97
NO
8
既然平台收了佣金,就不应该再收技术服务费
小李先生·2025-08-08·热度 97
NO
9
这两天,很多电商人都在说淘宝将于8月1日起
纺织工程师·2025-08-06·热度 97
NO
10
是不是太缺德了前几天刚开了个店没想到刚开
大锤设计·2025-07-29·热度 97
NO
11
商家开始报复拼多多平台!作为卖家,拼多多
龙龙·2025-08-14·热度 96
NO
12
国家终于要整治电商平台了,电商平台的高抽
磨练是一种财富·2025-08-12·热度 96
NO
13
拼多多平台的服务态度罚款是有多随意:消费
拼多多小白·2025-08-12·热度 96
NO
14
拼多多,说了这几句话就被扣了180。卖家的
麦秋君·2025-08-19·热度 95
NO
15
电商利好来了,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平台收
旺财虎·2025-08-07·热度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