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现在电商技术都烂大街,简直多的不要太离谱电商个人运营,接店铺运营。今天所说的内容,可能会动了有些人的蛋糕但还是得说。不要再花钱去学电商技术了,不要去m课程,m教程,因为只能学基础关键点一个都学不到。我这几天详细的来讲下电商的运营思路。因为内容有点多,一次发文讲一个点。主要围绕下面几点去讲解。一、怎么起新店?二、一个爆款如何打爆的权重全过程?三、怎么bd才会有流量?四、直通车什么时候开合适?五、搜索怎么才能提升?六、视觉怎么优化?今天讲第一点,店铺权重问题。买个组装桌,回来组装一遍吧。店铺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大部分人,新店下来后,上架新品,没有什么搜索流量,听说bd就会有流量,就茫然去bd,结果也没什么流量。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付费买流量,运气好点,能熬到一定时候,也能有一部分搜索进来。这其实和产品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是新店,也很难有流量。这其实是因为前期店铺权重没有做好。新店铺,淘宝的系统不知道该推送什么流量给你。现在去做店铺,更是如此,参与竞争的人变多了,那么自然流量分配到高权重的店铺。正常的操作方法有3个:1第一个是可以用动销的方法,提高权重。每天上架3-5个链接,连续发布七天,每个链接上架后,在3-5天内完成10单左右的基础销量。bd的渠道可以是通过全标题、半标题这些。2第二个是拉升层级,这里的层级有2个,一个是店铺层级,另一个是商家成长层级,我们主要做的是店铺层级,一般类目都会有具体的金额,可以去做大单,直接做到第三或第四层级。拉层级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容器容量,如果只有一个小杯子,流量来了,到手里的可能只有一点点。3第三是付费推广,付费推广的意义,是在以提高商品的人气。就像是在实体店,如果没有什么人,收银机,却在不停的收钱,是不是很诡异。直通车也好,引力魔方?也好,万象台也罢,都是为店铺提升人气。
展开...
  • qw2.jpg
  • qw1.jpg
大家也都知道拼多多平台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与“低价”关联在一起,也因此很多企业不选择在拼多多平台进行销售。然而很多品牌都发现,在拼多多上冒出了很多卖家在卖自家产品,而且经常击破低价,买回去一比对,似乎都是正品。问题是这些链接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引得很多线下渠道的投诉。找平台投诉卖家未授权销售,低价销售呢,平台只回复没有权限,建议内部处理。   事实上很多品牌在拼多多平台上都有遇到以上问题,这里汇总了一下,总共五种类型   1、低价乱价销售;   2、非正规授权销售;   3、串货水货;   4、假货山寨货; 5、知识产权侵权; 那具体怎么做到禁止卖家在拼多多销售公司的品牌产品呢?   首先拼多多是个开放性的平台,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合规的产品都可以在平台销售。虽有部分类目产品上架需要有授权,但绝大多数产品是无需品牌方授权就可以上架的。故此滋生了以上问题,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管控呢?那么拼多多控价操作又该如何进行呢?下面我们简单的聊一下拼多多平台的怎么去做禁销:目前我们处理拼多多的低乱价未授权店铺方式目前主要有六种: 一、盗图   二、盗商标   三、作品登记证   四、购买鉴定   五、发律师函通知(我司近期使用过,效果不错)   六、平台举报、工商举报、税务举报、海关举报、消费者协会举报   拼多多受理下列情形的投诉:   1、侵犯商标权,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店铺名侵权等。   2、侵犯著作权,包括销售盗版书籍、软件、音像制品、不当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文字、卡通形象、美术作品等。   3、侵犯专利权,包括销售侵犯他人外观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发明专利权的商品等;   4、其他依法应受理的知识产权投诉。   拼多多假货处理结果:   (1)该商品永久下架;   (2)限制售假店铺(包括关联店铺)的资金提现;   (3)扣除商家保证金及/或商家账户货款余额作为消费者赔付金,用于对假货订单消费者进行赔付;   (4)根据售假程度以及销售历史,平台有权下架售假店铺所有商品,不能上新
展开...
219 0 0
KS官方查无货源。 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周四周五KS官方的一波大查杀。基本上所有的店铺都能抽出一两个来打你,来查你。小的店铺甚至一天卖10块一个月卖300,还有一天卖100的都有被查过。 无货源店铺但是可能会处罚会轻一些,因为无货源定义你卖的多,直接是罚2万。但是你卖的比较少,判定为团伙罚3000,还有什么质量投诉售后都会罚钱。但是我个人认为以下的所有的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周六周日应该不会怎么查,因为视频是中午拍的,周六周日不会怎么查。 而且无货源店铺判定违规是一段时间绝对不是持续性的。你想想平台如果一直这么搞兄弟,谁玩所有人基本上就退走了,它得留住一些,不能一下子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肯定要留住一些。还有就是方法适量性。你要是平台也不会让一个人手里边掌握出几百个店铺,一个店店铺两个店铺没有问题,平台肯定不愿意。 这个是平台主要查的方向,还有面单IP。平台查的方向,但是类似于小的违规,对于铺货这块管控就是质量差评。还有就是你的商品不合格,这一系列关联的罚的可能比较少,1000、2000、3500、3000的都有这一系列。这是为了防止铺货来小,罚你说白了,警告你如果按照这种流程应该是铺货以后会越来越少了。因为违规要比较多,但是这个可能是常态化,不可能说我。 我也是查你一段时间后面就不查了,这个估计够呛,会一直查的。而且这个平台和别的平台不一样,包括淘系不一样。因为我之前做淘系的,淘系查到顶多下架删除商品。但是这个只要查到就是罚钱,就是罚你没的说。申诉目前对申诉只有虚假发货可以申诉,能通过其他的违规,我是没有申诉过,我包括出售假冒品牌。什么最早恶意倒卖高危都没有申诉通过。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理解,也是我自己所说的,不代表任何人的观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