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又在深圳组织了一场线下交流会,这次来了20位做跨境的朋友。 从下午聊到晚上,干货密度极高!
可惜中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我录了音,今天把这一个小时的精华内容整理出来,特别是关于拉美市场和AI应用的部分,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一、墨西哥市场:机会与坑并存 聊到墨西哥市场,大家的反应特别两极分化。(这里以美客多为例) 1. 让人心动的机会 市场增长快,体量越来越大 运营相对简单,比亚马逊好上手 美客多跨境店可以免费注册,有流水就能开通 库容政策已经放宽了
2. 让人头疼的问题 最大的坑就是物流风险!有位卖家分享,他的货代跑路了,几十万的货就这么没了。平台的赔偿机制也很坑爹,只能退一赔一(运费)。 还有就是物流周期太长,备货加运输可能要2-3个月。一旦断货,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3. 现在还能赚钱吗? 实话实说,利润空间在缩小: 两年前:毛利30%-35% 现在:毛利20%,净利15%左右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在速卖通或亚马逊有经验,可以试试。但高客单价产品要慎重! 二、巴西市场:看着诱人,实际很难啃 1. 市场确实大 有位做汽配的朋友说,他们品牌在巴西的批发和零售都做得不错,一年能有几千万的流水。 2. 但是坑更多 认证要求严格(特别是汽摩配) 合规成本高 物流周期长达3个月 货物丢失率高(有卖家一天少货几百台!)
建议:先把墨西哥做好,等找到靠谱的巴西海外仓再考虑。 三、俄罗斯市场的玩法 有位汽配类目的头部卖家分享了他们在俄罗斯的布局,让我大开眼界: 1. 平台选择 主要做欧众平台(OZON),一年能做3000万人民币。 2. 本土化运营 找当地合作3-5年的批发客户帮忙注册本土店 结合线下零售建立品牌形象 通过零售导入批发客户
3. 注意事项 本土店以个人名义注册更容易 企业注册难度高,提现也麻烦
四、AI在跨境电商的应用:真香! 这次讨论AI应用的部分特别精彩,几位卖家的分享让大家都坐不住了。 1. AI开发新品的革命性突破 有位做服装的朋友,他们公司训练了专属AI模型: 基于数亿服装数据 开发成本从1000-2000元/款降到100元/款 可以基于特定面料生成对应款式
但也有问题: AI可控性不足 TEMU要求14-15天交货,时间太紧张
2. 批量上架的疯狂数据 速卖通店铺: 日上架1000-8000款(你没看错!) 但动销率只有30%-40% 靠规模效应赚钱
淘宝POD模式: 通过AI生成多姿势模特图 单店日人效100-200款 客单价129元 开店一周就有几十单
3. 必备的AI工具和工作流 ComfyUI + 云平台 解决本地算力不足问题 批量生成不同场景的主图 速卖通表格批量上传 配合素材中心云链接 大幅提升上架效率
五、多店运营的新思路 1. 标品和非标品的不同打法 非标品(服装、家居): 多店多品策略 依赖AI工具批量上架 虽然动销率低,但靠规模赚钱
标品(3C配件): 精细化运营 至少要有200-300个SKU 重点优化标题、定价和图片
2. 多店运营的具体操作 注册多个公司主体(每个主体平均成本600-2000元/年) 新店3天内上架600款,快速消耗上品额度 后续由运营维护
有位圈友的26人团队,采用&34;每周每店10款&34;的策略,和批量铺货形成了鲜明对比。 六、高客单价产品的机会与挑战 速卖通定义100美金以上为高客单,这块市场很有意思: 1. 特点 订单量低(日均1-5单) 但利润空间大 比如20-30KG的玩具,单价2000-3000元
2. 主要挑战 物流成本高 清关复杂 流量获取难 本地退很难受,需要在客服和售后上下功夫,比如发货视频确认细节,人力成本高。
3. 运营策略 精准关键词和场景化图片 利用新品扶持政策 定制化服务提升溢价
七、给大家的几点建议 1. 关于市场选择 墨西哥可以试,但要控制风险 巴西暂时观望,除非有靠谱资源 俄罗斯值得关注,但要本土化
2. 关于AI应用 别观望了,赶紧用起来 先从简单的工具开始 重点是提升效率,不是完全替代人工
3. 关于运营模式 根据品类选择策略 标品精细化,非标品规模化 多店运营要合规,别踩坑
4. 关于团队管理 AI工具培训很重要 建立标准化流程 人效是关键指标
最后想说,这次交流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跨境电商的玩法真的在快速迭代。 一年前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做全托管,现在大家已经在用AI批量开发上架新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