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成长圈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23130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小卖家们千万别开店! 亚马逊不是一个轻资产行业吗?这是我今天看到粉丝的一个留言。如果有人跟你说亚马逊投入很小,能挣快钱的一定是要割你韭菜,千万不要进。 首先跨境电商这个行业是没问题在未来有很大的增长趋势,这个行业里面人才的缺失也是巨大的。但是亚马逊后期一定是个大投入的产业。如果你只拿三五万过来投入,还非要去做,那么你就去做一下第三方的海外舱赚点小钱,但是前提也是懂运营、懂平台,愿意学习能去深耕。 如果这点钱你来想做FBA简直太难了。一个品试水至少需要5000+,前期试错3-5个品都属于正常的一个情况。那这样两三万就已经打了水漂了,更何况还需要有广告推广的投入。好不容易选好品了需要资金投入了没有钱了,好不容易艰难的又滚起来了,补货的时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到处跑去赚钱。好不容易找到点钱又投进去了,结果会出现了一个循环,赚钱没赚了,钱糊了货了。 如果你真的是资金储备不是那么多,给你个中肯的建议:不要自己去开店。兄弟们你可以深耕运营,去学好推广技术,去找一个靠谱的老板,大钱老板会投入。那么老板投大钱挣大钱,也不眼红,去做一个称职合格的运营,去帮老板去挣大钱,努力做老板店铺的运营合伙人。在年底的时候我们去分一分那种身股何乐而不为? 最后我给一句忠告给到大家,做生意不要跟任何人去比,做好你自己的计划,不要盲目地去加大杠杆,要深耕细作。
展开...
94年农村女孩亚马逊创业,血亏! 之前亏钱的原因,主要是开款太着急了,连续开了5个新款,每款小几百个发货过去,一部分还发了快递红单,上架之后,广告预算给的比较多,结果数据就很不好看了。目前稳定挣钱的就两款产品,还有两款小挣一点,其他都是亏损中。 亏钱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 选品要慎重,别人做的好的产品,自己上了不一定有相同的效果。看到新品榜两三个月就销量上千的产品,一定要研究下人家的店铺,有时候人家是上了好几款销量都能上去,这种很大程度就是运营推广做的好。 2 订货不要太多,多款小批量测试。选的产品成本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我之前有款产品,55元一套,定了200套,而且还是抛货,物流费用1.5W,上架之后,表现不好,后续都是在清库存,血亏啊! 及时止损,出不了单的产品,要及时清库存,不然广告费、仓储费都会拖垮你的利润。 4 不要过于相信工厂,产品质量要自己把关,也 不能因为要赶发货啥都不检查就直接发走,一般是要抽检、甚至全检。之前一款产品抽检发现好几箱都有质量问题,最后索性全部一个个检查,结果有15%是损坏的,这批货发过去,差评一来一个准,整条链接就报废了。 我从来不会鼓吹亚马逊好做,那些私信我说想入行的朋友,我都是劝他们要慎重,实在想尝试可以当副业先练手,千万别裸辞入坑! 另外,同行的朋友在选品或者运营过程中踩过什么坑,也分享下让大家避避坑~~
展开...
  • qw2.jpg
  • qw1.jpg
以前在深圳认识一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专门在亚马逊卖剪刀,生意相当好,一年能做五百万的营业额,他们员工就2个人,夫妻店,靠着几年的经营发展,现在也是在深圳买房房车,日子过得比较滋润。 平时我也经常跟他交流,想取取经,我也感到好奇,像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剪刀,居然有那么大需求,其实仔细细想起来,也是有道理的,剪刀的用途很广,小到日常居家使用、再到工作学习中使用,使用量比较大。而国内生产制造成本制造成本非常低,一般拼夕夕也几块钱,要是找工厂代工批量化生产,价格可以做到几毛。所以量越大,越能赚钱。 他们主要做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走精品路线,可以通过价格直接挤压欧美本地厂家和中间商,因为欧美做这些基础产品的成本很高,而且没有基础产业。就算从中国批发一些剪刀去当地卖,因为你的批发的量远远比不上跨境电商平台的销量,拿不到便宜的价格,你的销售价格仍然比平台卖的贵。而且现在卖家做跨境电商都是在本地囤货,本地发货,发货速度也很快。所以跨境电商平台不仅仅是冲击当地工厂,也冲击了当地做贸易的中间商。随着跨境电商在外国越来越被当地人接受,我认为以后逐步会渗透到工业领域、基础原材料、高科技行业等等,我想传统的外贸业务越来越难做。
展开...
跨境那事: 亚马逊圈子乱不乱,莆田系和华强北。阿里的后花园不是白叫的。亚马逊这一行,跨境圈子里有一群神奇的电商工作者,可以称之为莆田系卖家,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我做运营这么多年也是心存敬畏,到账号再到网络信息差,都可以做到从头到尾的收割。也可以这么讲,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跨境电商体系,都是莆田新卖家玩剩下的了。在我还在搞产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玩技巧了。在我略懂技巧的时候,甚至用几串person的代码脚本,就可以让他们一晚上赚一套房。但凡是亚马逊出现bug的时候,可谓是无孔不入。变现渠道特别特别的广,一般卖家根本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只要是搭建的安全网络,连亚马逊官方都后知后觉。流量对他们而言如探囊取物,甚至根本不存在烧广告。只要是上架的产品就能出单。这里的出单并不是理解中的出单,而是一夜之间暴富的那种出单。 每个卖家少则几千个店铺,多则2万个账号。我也有幸去莆田拜访过各路神仙,现实中的操作更是让我原地傻眼。这样的事情频发后,阿里直接得罪了莆田系客户。亚马逊也是当时对中国卖家的政策做出了改变,当时也是怨声四起。不少卖家认为这是某种地域歧视。但也有人认为,部分莆田新卖家将国内跨境卖家的名声搞臭,引得平台变更政策,导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所以当时也是非常无奈了。
展开...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