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出海圈

创建于 2023-5-24 积分: 3884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TK爆了18OO单后,反噬来了 前阵子靠着达人带货,小店算是爆了——7天硬卖了18OO单。本来正乐呢,结果一堆破事儿紧跟着来了,真是又喜又愁。 最头大的是退货。十单里有三单要退,全是因为物流瞎搞。USPS那边显示“已送达”,可老外非说没收到,上来就喊着要退款。这事儿搁平时还好,单量一上来,一天能碰见十几个,头都大了。 你说我能咋办?跟物流掰扯,人家就一句“系统显示送到了”;向平台喊冤,平台胳膊肘总往外拐,毕竟得护着买家。到最后,钱退了,货也可能没了,全是我自己扛损失。其实我也想过优化流程,可USPS这公共物流,丢件、送错地方是常事儿,我一个小卖家哪管得了?估计不少做TikTok的都遇过这坑,天天被物流坑,店铺信誉都跟着掉。 更糟的是差评。爆🥚后好评是有,但连着来了三个一星差评,平台直接给我限卖一天。结果呢?流量直接掉成狗,之前好不容易攒的热度全没了。 说真的,我比窦娥还冤。这仨差评里,俩都是因为物流没送到,老外急了就骂我是pian子 说我压根没发货。天地良心,我每天盯着发货,快递单堆得比我高,结果背这黑锅。平台不管这些,只看差评率,一高就掐流量,你说气人不? 不过吐槽归吐槽,我还是回头复盘,爆dan不是运气,选品、找达人合作、控直播节奏,这些环节确实有门道。但真爆了🥚才是考验的开始——物流能不能扛住、售后能不能跟上,比卖货本身还重要。 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做TikTok小店,别光盼着爆dan,得先琢磨明白:爆🥚之后,能扛得住后面那些糟心事儿吗?
展开...
  • qw1.jpg
现在的人都想搞钱。打开手机,全是风口神话。今天这个跨境电商月入十万,明天那个外贸新平台躺赚百万。可真上手试的,十个里九个亏。要么压货压到哭,要么投流投到账户空,最后骂一句水太深,退出去继续刷手机等下一个风口。 我前同事不一样。他做外贸五年,从一个人扛包裹到年入百万,昨天坐在我对面,说透了快速攒第一桶金的核心。听完我后背直冒汗——原来我们一直搞错了方向。 很多人觉得搞钱靠风口。哪个平台火就扎进去,亚马逊热做亚马逊,TikTok火做TikTok。平台规则变了,就慌得像没头苍蝇。这不是搞钱,是给平台打工。风口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他刚做外贸时,亚马逊已经卷成红海,他没跟风做3C产品,反而盯着欧美家庭的宠物殡葬需求。一个小小的宠物骨灰盒,定制刻字,利润比手机壳高五倍。风口再变,人总要死,宠物也总要体面离开,这需求变不了。 有人觉得搞钱靠资本。总说自己没本钱,等攒够十万再开始。他启动资金就八千。进了两百个手工布艺收纳袋,从阿里巴巴找的小厂,成本12块,挂独立站卖39美金。第一批货发出去,他没赚差价,全用来换客户邮箱。客户收到货,他发手写信感谢,附上网页折扣码。三个月后,这两百个客户带来了八百个复购和转介绍。本钱小不是问题,怕的是总想一口吃成胖子,忘了小钱能滚成大钱。 更蠢的是信运气。总说谁谁谁运气好,撞上了好产品。他告诉我,他做的第一个爆款,是蹲了三个月论坛蹲出来的。欧美妈妈论坛里,总有人抱怨婴儿背带太硬,夏天用孩子起疹子。他找工厂改了面料,加了透气孔,成本只多3块,售价却能提20%。上架第一个月就卖断货。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有人愿意把别人刷短视频的时间,用来翻外文评论、记客户吐槽罢了。 想快速攒第一桶金,就别想复杂了。 选品别贪大。外贸也好,电商也罢,盯着那些大卖家看不上的缝隙。大卖家做全品类,你就做细分。比如做户外用品,别做帐篷睡袋,就做露营用的便携咖啡炉清洁剂。需求小,但竞争更小,利润更稳。 流量别追算法。平台流量再大,也不是你的。他现在60%的订单来自私域。客户在亚马逊买过一次,他就用包裹里的小卡片引导加WhatsApp,发使用教程,节日发折扣。平台流量费涨了,他的复购率反而从15%涨到40%。流量是租来的,客户才是自己的。 利润别算单次。很多人做跨境电商,只看售价减成本。他算的是客户终身价值。一个买过宠物用品的客户,一年能买四次粮、两次玩具、一次驱虫药。第一次赚十块,后面三次赚五十,这才是真利润。别总想着低价抢单,把服务做扎实,让客户觉得在你这花钱值,比什么都强。 说到底,第一桶金的秘密,不是找个神奇项目,也不是等来好运气。是把“搞钱”这两个字,拆成具体的动作。拆成每天翻多少条客户评论,拆成每周优化几个产品细节,拆成每月维护多少个老客户。 这些事看着笨,却没人愿意下笨功夫。大家总觉得有捷径,结果绕了一圈,发现最笨的路,反而最快。
展开...
做半年跨境电商,钱没赚到,还被罚了1万 家人们!开跨国网店真的处处是坑啊😱!去年我注册公司搞 TikTok 卖货,本以为开公司很简单,结果上个月突然收到近 1w 的罚单!一查才发现是去年忘做年报和税务申报,直接被列为异常户了店铺流量还砍了一半,血的教训必须分享给你们! 划重点!这几个坑千万别踩 1. 年审截止日:每年 6 月 30 日⚠ 不管是个体户还是公司,就算一单没卖也要交材料!我朋友之前没弄被罚 3000,还得跑工商局解封,流程巨麻烦! 2. 没开票≠不用报税! 拿到营业执照后,就算没收入也要季度申报!我当初以为不开票就没事,结果税务抽查直接中招... 现在就算零收入也要按时报,不然滞纳金能滚成大雪球! 三个死亡时间点,刻进 DNA 里! 拿执照后 30 天内做税务登记; 每月 15 号前完成清卡; 每年 5 月底前搞定年报公示。 重点说税务登记! 好多人栽在这步!哪怕暂时不营业也要零申报,别学我偷懒😢现在部门数据全联网,见过有姐妹两年没管,最后补缴五位数! 不想经营的工作室,千万别扔着不管! 我表姐三年前的店没注销,现在不仅要补账本,滞纳金比罚款还肉疼!真心建议新手找代账公司,每月两百多省心到爆!现在我每天定三个闹钟提醒申报,再也不想交冤枉钱了😭 💥最后提醒:跨国电商合规性真的很重要,别觉得小问题没事,等被罚了才知道后悔!赶紧转发给身边搞跨境的朋友,一起避坑啊!
展开...
  • qw1.jpg
MINI 2025-7-11+ 关注
展开...
  • qw1.jpg
我不建议所有人做美区跨境电商 但这是因为我自己,确实踩了很多坑。 我最早做的是 TikTok 英区直播 后来东南亚 美区 当时刚接触这个行业,觉得 TikTok 风口大,用户基数高,平台流量猛,利润率也漂亮 很多人说这是下一个红利洼地,我也信了 但进场没几个月,我开始感觉不太对劲 蕞明显的是封店频率 2024年底我的30个美区本土点腰斩了2/3 真的不是你操作多违规,是它经常无差别封 后台信息空白,什么都查不出来 账号申诉了三次没回音,只能放弃 换一个邮箱、一个身份、一个设备,重新注册一个号 前前后后光是养号就用了两个多月 还有物流 当时因为要备货进美区官方仓,我选了成本最低的渠道 结果中途货物卡在中转港 卖家收不到货、催退款、平台扣分 我自己一天要打十几个电话催物流,最后还是靠朋友带渠道,才把货补上 最痛的一次是投,流 当时准备做一个美妆类目的小爆品 图拍得好,链接也优化了,想靠投流带销量 但我根本没预算做AB测试 素材拍一个发一个,投了一千多刀没出单 后台显示 CTR 不达标,直接停投 那几天我每天早上起来就只敢看两件事:广烧了多少,店有没有被f 蕞荒谬的一次,是突然冻结了我一个账户的回款 理由是风控审查,说要补充KYC文件 但我什么都交了,还是卡着不给审核 足足等了两个多月 供应链的钱也得结,一度周转不上,差点崩盘 美区搞得我太疲惫了 我不是做不起高强度,是它这种不确定性(再加上某普的不靠谱指令 你做得对也可能被封,烧💰也不一定起号 我实在受不了每天都像在du命 不是说平台不行 只是太不稳定了(不管是整体局势还是平台),你启动zj还少再去玩美区就是《凉凉》 再后来问我的海外朋友,其实老外还是更喜欢货架电商🛍️,兴趣电商主要是作为娱乐和消遣
展开...
昨天正式进入跨境平台啦!早早的就去公司,把一天工作时间安排了一下,整理了店铺和方向思维到图。我决定开设TikTok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准备了两张营业执照,同一个法人代表。 TikTok日本开设难度比较大。需要注册公司有前期的其他电商流水,而且必须大于180天的流水数据。需要上传三张图片,后台流水,后台注册信息和前段展示首页。保证金3568元(每天的价格有所变动,随着汇率波动而形成)。注册之后,把基本信息完善一下就可以用妙手ERP进行上品了,我上品都是比较快的,最下面有介绍。 美国区,相对而言,比较简单,14天以上的营业执照,刚好我有一张一个月的营业执照,就顺便注册了,人脸识别出了一点时间,因为公司的网络导致的。最终还是注册了,保证金3670元。注意,美区要找一个物流公司对接合作,拿到云仓编号入驻。然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比较好注册,在美区的首页右上角有一个多开页面,想开哪个区点哪个区,同步美区的注册信息,非常方便,10来分钟就通过了,就是需要额外缴纳保证金保证金660块钱。 开通后,我就注册了妙手ERP,买了4个店铺1个季度的。费用186块钱。绑定时,一定不要按照妙手提供的绑定规则,那个跳转会使你的心情崩塌的。假设需要绑定日本的,就去TikTok日本后台,找到应用商店那个页面,再找到妙手ERP,进行安装。这时候会自动跳转到ERP系统。如果你从erp跳转店铺,每次都要登陆,一登陆就说你的密码错误。我操作了一个下午气爆了,ERP售后人员都被我骂惨了?他就是一根筋要我按照他的文档进行绑定。 还有,一定不要购买紫鸟浏览器和战釜浏览器去买每月的IP和流量。直接购买fq 的网络就好了。直接fq ,就可以登陆TikTok后台,我就是这样操作的。前身做过TikTok无货源模式,这次开设四个店铺是有云仓和货源的。
展开...
跨境电商忧!TikTok 版权风险应对跨境电商愁!TikTok版权风险防坑指南 你知道吗?跨境卖家玩TikTok,最头疼的就是版权雷区!一不小心用了段热门背景音乐,整条视频就凉凉。账号被封、订单中断,损失的不是小钱——有人一夜亏掉上万订单。这种事儿越来越常见,尤其做欧美市场,老外对版权敏感得很,一丁点侵权都可能翻车。这不,去年就有卖家抱怨,辛辛苦苦做的爆款视频,因音乐侵权被下架,粉丝哗哗掉,想想就心碎。 那么,版权风险咋来的呢?简单说,TikTok上热门内容往往依赖版权素材,比如流行歌曲、网红片段。平台算法严控,一抓一个准。就拿拓新联贸tiktok矩阵运营的客户来说吧,一家卖户外装备的,为了赶潮流,随便套用了一段欧美神曲。结果呢?视频冲上热搜后,版权方投诉来了• 视频被屏蔽,账号禁封3天,直接损失两万多块!客户急得团团转,这才明白,免费素材不是万能的,原创才是王道。 对此,很多卖家都学乖了,直接上对策• 先用免版权素材库(比如YouTube音频库),或者自己拍原创视频,避开一切带版权的“爆款”。另外,拓新联贸团队常提醒大家,发视频前检查好背景音源,别图一时爽快。延伸一下,这不仅躲过风控,还能提升品牌信任感——老外更认正版东西嘛。长远看,预防比补救省钱得多,毕竟账号养起来不容易。 那么,你的TikTok之路还顺吗?有没有被版权坑过?欢迎留言聊聊实战经验
展开...
说实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做跨境电商是可行的。如果是当副业,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真的不算难事。我认识的一个宝妈去年开始做跨境副业,现在每月稳赚6000+,她没辞职、没囤货,每天只花2小时,靠的就是踩中三个普通人都能复制的轻资产密码。 第一个密码是选品专挑指甲缝里的需求。她没碰3C、服装这些红海类目,而是在Etsy上发现复古相机硅胶保护套搜索量周增150%,但卖家不到30家。这类产品成本8块,售价19.9美元,重量不足50克,运费成本极低。她找广州工厂打样,首批做了200个,用Shopee试销,首月卖出180个,净利润9000多块,比她全职工作的月收入还高。 第二个密码是流量玩素人裂变而非广告投放。她没花钱开直通车,而是在Instagram上找粉丝1-3万的摄影爱好者合作。寄保护套给博主免费试用,博主发相机保护对比图文,一条内容成本30美元,带来120+订单。更妙的是她设计的包裹卡返佣:购买者晒单返2美元,推荐朋友下单再得5美元,现在40%的新客来自老客户推荐,流量成本几乎为零。 第三个密码是供应链用虚拟上架模式。她从不囤货,先在亚马逊挂产品页,用Canva设计虚拟详情页,收到订单后再找工厂生产。上个月接了个300单的德国订单,她用预收的货款支付生产成本,工厂看她订单稳定,主动提供20天账期,等于用平台资金在做生意,全程没花自己一分钱本金。 她算过一笔账:每月投入时间约60小时,按6000元利润算,时薪达100元,是她主业时薪的2.5倍。而传统跨境卖家租办公室、养运营团队,前期投入10万+,风险极高。普通人做副业就得学她这招:选小而美的细分产品,用社交媒体素人裂变获客,借助平台和工厂的账期杠杆,实现零库存、低风险运转。 现在她正在测试新类目:露营用的迷你太阳能充电板。海外TikTok上这类产品播放量超5000万,但亚马逊在售款式少且贵。她找深圳工厂打样,成本25元,计划卖29.9美元,先在Facebook露营小组做众筹,凑够100单再投产。这种先有订单后生产的模式,让她试错成本几乎为零,首月就赚了4000多块。 普通人做跨境副业,最容易踩的坑是照搬大卖家模式。要么砸钱囤货,要么花大价钱投广告,结果副业变负担。正确的做法是:瞄准细分领域的小众需求,用内容平台替代传统广告,借助跨境平台的物流和支付系统,实现轻资产运营。宝妈的经历证明:每月赚几千块的跨境副业,不需要专业背景和大量资金,只要会选品、懂裂变、善用杠杆,普通人完全能轻松入局。 跨境电商的副业红利,从来不是给资金雄厚的玩家准备的,而是给能发现细分需求、擅长轻量化运营的普通人机会。当你还在纠结没资金没经验时,聪明人已经用几百块成本试错,找到了稳定赚钱的路子。每月几千块的副业收入,不仅是额外的现金流,更是打破收入天花板的钥匙——这不是难事,而是对细分需求的洞察力和执行力的必然回报。
展开...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