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成Pro 2025-8-13 15:09+ 关注 来自 亚马逊卖家圈
据消息,2025 亚马逊 Prime 会员大促提报通道已开启,这场大促是黑五网一前的重要流量测试,能帮助卖家触达全球 2 亿 + Prime 会员,冲刺商品排名。 1.提报信息获取途径 ✅ 卖家平台秒杀页面:进入卖家平台,找到促销提报相关入口,在特定页面查找关于 Prime 会员大促的提报板块,按照页面指引填写商品信息、设置价格与折扣等。 ✅ 账户经理:及时联系自己的账户经理,获取详细的提报指南 PDF 文档,以及账户经理针对此次大促讲解的直播链接,他们能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 亚马逊官方邮件:密切关注注册邮箱中来自后缀为 @amazon.com或 @sell.amazon.com的邮件,官方会在邮件中详细说明提报规则、截止时间等重要内容。 2.必须关注的价格规则 ✅大促前价格限制:在大促前 1 个月内,大家千万不能用低于大促价的价格去参加其他促销活动。比如说,某款商品计划在 Prime 会员大促中以 50 美元促销,那在这之前 1 个月内,参与别的促销活动价格就不能低于 50 美元。这是为了确保大促时价格具有吸引力,维护促销活动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过去 30 天最低价规则:过去 30 天最低价包含了各类促销活动价,像秒杀、Z 划算、顶级促销、Prime 专享折扣、价格折扣、优惠券等产生的价格都算在内。假设过去 30 天内,商品通过优惠券促销,券后最低价格是 45 美元,那么 Prime 会员大促价格就需要等于或低于 45 美元。这就要求大家提前规划好促销节奏,合理设置价格,以免不符合提报要求。 3.优惠券设置要点 ✅覆盖大促周期:优惠券的有效期只要能覆盖整个大促周期就可以,不一定要和秒杀等活动完全同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营销策略,选择提前开启优惠券进行预热,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关注。 ✅定向 Prime 会员:由于这是 Prime 会员大促,建议大家将优惠券设置为定向 Prime 会员。这样能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提高优惠券的使用效率,让优惠资源更好地转化为销量。 4.参与资格全解析 ✅不用等官方邀请!没拿到 Deal 推荐,直接报优惠券或专享折扣也能参与。 ✅Deal 推荐与其他选择:如果没有得到 Deal 推荐,大家别着急,还有其他途径参与大促。可以通过提报 Prime 会员优惠券(只要促销日期覆盖亚马逊 Prime 会员大促日期就行),或者等 Prime 会员专享价格折扣提交通道开启(请持续密切关注卖家平台和官方通知)来参加。 ✅秒杀推荐更新与取消:秒杀推荐每周都会更新,大家要及时提报。要是后续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取消活动,务必在活动前 25 小时以上操作,否则可能影响未来获得秒杀推荐的机会。 ✅非 FBA 商品参与条件:在一些站点,符合配送和账户指标的非 FBA 商品也能参与。 ✅FBA 商品入仓时间:对于 FBA 商品,一定要注意入仓截止时间,不同站点可能会有差异,一般都建议尽早安排货物入仓。 各位卖家朋友们,Prime 会员大促的流量红利就在眼前,赶紧行动起来,按照规则完成提报,优化商品页面,准备充足库存,在这场大促中实现销量飞跃!
展开...
  • qw1.jpg
前天跟深圳icon做跨境电商的老赵吃饭,他说现在最赚钱的不是亚马逊icon也不是独立站,而是手里握着十几个TikTok带货账号的00后。这话我信,因为上个月我广西icon的表妹icon靠拍自家果园的沃柑icon视频,在马来西亚icon地区卖出去三千多斤,价格比当地超市还贵三成。 你知道现在的00后玩TikTok有多野吗?我那表妹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帮衬果园,去年冬天看邻居家孩子拍抖音卖砂糖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TikTok。一开始就拿旧手机蹲在果园里拍,镜头对着挂满枝头的沃柑晃一圈,配上段《失恋阵线联盟》的BGM,字幕就写;中国沃柑甜过初恋;。谁能想到这种连运镜都没有的视频,居然让马来西亚的华人留学生追着问链接。 后来我专门跑去广西看她操作,小姑娘房间里摆着三个手机支架,每天早上摘果时拍一段带晨露的特写,下午用榨汁机现场做沃柑汁,晚上开直播教东南亚网友用沃柑做水果捞。最绝的是她把快递单号打印出来贴在沃柑箱子上,拍了条;从中国果园到你家餐桌只要72小时;的开箱视频,直接让订单量翻了五倍。现在她不光卖自家的果,还带着全村搞起了;TikTok果园联盟;,连隔壁村的芒果种植户都跑来请教怎么拍视频。 老赵说他公司最近招了三个00后实习生,全是玩TikTok的一把好手。有个小姑娘专做东南亚美妆赛道,把国内平价彩妆拆开做成;贫民窟女孩改造;系列视频,三个月就在TikTok攒了20多万粉。最让老赵震惊的是,这些孩子根本不看什么市场调研报告,全凭刷TikTok时的直觉选品。;上周那个实习生指着视频里跳舞的泰国女生跟我说,;赵总你看她戴的蝴蝶发夹,咱们仓库里那批库存能清了,结果三天卖出去八千多个。 前几天刷到个广州00后团队的纪录片,五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中村租了套三室一厅,客厅当摄影棚,卧室堆货。他们专做中东市场,卖改良版的头巾和长袍,所有视频都让团队里的新疆姑娘出镜。镜头里姑娘们在珠江边拍变装视频,上一秒还是T恤牛仔裤,转个身就换上镶满水钻的阿拉伯长袍,配文;谁说穆斯林女孩不能时尚,硬是把三十块成本的头巾卖出了两百块的价格。现在他们的TikTok账号每天能稳定出三百多单,上个月还在沙特开了家线下体验店。 最颠覆认知的是物流方式。传统跨境电商走海运至少要一个月,这些00后直接把货囤在深圳和义乌的中转仓,客户一下单就走顺丰国际小包。有个卖汉服的00后告诉我,她现在能做到英国客户下单后,四天收到货试穿不满意还能免费退换。;我们算过账,虽然物流成本高了15%,但退货率从20%降到了3%,反而更赚钱。 现在老赵公司的老员工都在偷偷学TikTok运营,会议室里经常能看到四十多岁的经理们拿着手机拍手势舞。;上周开月度会,00后实习生直接在会上说我们的详情页做得像说明书,当场用剪映给我们改了个;30秒看完产品亮点;的短视频模板。;老赵呷了口茶苦笑,;以前总说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现在才算真正见识到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00后能成功,无非是把国内玩剩下的短视频套路搬到了海外。但他们最厉害的不是模仿,而是懂得怎么本土化改造。卖螺蛳粉的会在视频里强调;清真认证;,卖暖手宝的专门拍;英国留学生宿舍取暖神器;教程,连卖辣条都要做成;中国版能量棒;的健身视频。就像我表妹说的:拍视频嘛,就跟走亲戚送礼一样,得知道人家喜欢啥忌讳啥,光把东西堆那儿没人看的。 现在跨境电商的江湖确实变天了。以前做亚马逊要懂SEO优化,搞独立站得学谷歌广告,现在的00后们用一部手机、一个剪辑软件就能闯荡海外市场。他们没有传统外贸的条条框框,凭着对内容的敏感度和敢想敢干的冲劲,硬是在TikTok上凿开了一条新航道。或许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永远有新的浪潮在等着敢于弄潮的年轻人。
展开...
今天起来就看了下抖店,竟然还有十来个流量,哈哈,有流量就有希望,刷个几单,充上一些钱,可以推广一下试试,万一成功了呢。瞄了一眼后台,推广方式还不少,有搜索投放的,也有全域投放的,这种我肯定是玩不起的,那个资金不是我能承受的,而且就算有那么大的流量,我现在一个人也没办法完成的,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几年前做的时候,开始也是流量很大,每天都有上百个客户来咨询,我根本就忙不过来,徒弟们傻傻的又帮不上忙,那段时间我快崩溃了,后面紧急的招到合适的人,那都一个多月以后了!到后面我的小团队拉起来的时候,流量却又开始枯竭了!无语的很!平台根本就不给我推,加上那个神经不正常的前女友一直闹着要分手,我更没心情经营了,经常的断更,大半年都不再上传什么文章,坏心情也没办法写出优质的东西给朋友们看的! 我觉得抖音可以好好的搞搞,可以在亚马逊的一些大V直播间里投放一下广告,每天能成交个几个客户我也就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了,其实摄影设计这个行业挺好的,赚的是个技术钱,做的图片好,基本客户都是会一直找我做的了。我没把这个生意做好,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太情绪化了,在电商发展最好的时间里,我都浪费在男女情感上面来了,前面两次机会都没好好的把握!
展开...
  • qw6.jpg
认识一个做跨境电商的销冠,他一年卖了8000万的货,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销售不是卖东西,是帮客户‘放心买’+‘买得值’。前者是情绪价值,后者是利益输送,把这俩做好,客户追着给你打钱。” 他的话里藏着销售的底层逻辑——客户掏钱的瞬间,从来不是因为“你产品好”,而是因为“你让他觉得‘买了不亏,甚至赚了’,同时‘买的过程很舒服,没压力’”。 先说说情绪价值,这东西看不见,但比折扣管用。 跨境电商的客户最容易慌:“物流会不会丢件?”“质量不好能不能退?”“外文说明书看不懂咋办?”普通销售会说“放心,我们靠谱”,但他不。客户问物流,他会打开后台,指着实时跟踪记录说:“您看,这批货昨天到荷兰仓了,我特意备注了‘优先派送’,系统显示明天上午能到您手里,我给您设个提醒,到了我跟您说一声。”客户担心售后,他直接发一段视频:“这是我们的售后仓,您看,退货流程贴在墙上,收到货48小时内肯定处理,您要是嫌麻烦,我帮您填退货单。” 他从不催单,反而总说“您别急,我给您发几个老客户的评价,有个德国客户跟您一样是做线下店的,他上个月补了三次货,说咱们的包装适合陈列”。这种“帮你想周到,替你担风险”的感觉,比“打折”更能让客户下决心——人都怕麻烦、怕出错,你把他的顾虑提前按住了,他才敢放心掏钱。 再看利益输送,这不是简单降价,是“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还说不出你亏”。 他卖户外帐篷,有个欧洲客户总压价。他没降,反而说:“价格不变,但我给您加两个赠品——露营灯和地钉包,这俩是我们定制的,上面能印您的店名,您卖给终端客户时,相当于多了个小福利,他们复购率能高不少。”客户一算:印logo的定制品单买得加钱,现在白得,等于变相赚了,立马下单。 还有次,一个客户订了500个保温杯,他主动说:“我查了下您所在的城市下周有个家居展,我这边有个合作的本地货代,能帮您把货直接送进展馆,省您一笔仓储费,还能提前两天布展。”这就是隐性利益——客户没说要,但你帮他省了钱、省了心,他下次补货第一时间就找你。 为什么说销售做好了最快赚钱?因为这行的“投入产出比”最直接。你花3小时琢磨透一个客户的顾虑,可能就多赚3000块;你总结出一套谈判话术,能复用给10个客户,等于1小时的努力换10小时的收益。不像做技术,可能熬半个月才出一个成果,销售的反馈来得又快又直接,只要找对方法,收入能肉眼可见地涨。 更重要的是,销售是离“生意本质”最近的岗位。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买、同行怎么抢客户、供应商的底价在哪,这些都是创业的“原材料”。 这个销冠去年自己开了公司,就3个人,半年做了2000万。他没招新人,全靠以前积累的客户——那些被他的情绪价值“养熟”的客户,直接跟着他走;他还拉了两个以前的供应商,因为他知道对方的产能瓶颈在哪,能帮他们消化库存,供应商给的价比同行低15%。他说:“做销售时攒的不是客户名单,是‘谁需要什么,谁能提供什么’的账本,创业就是把这本账摊开,连上线。” 很多人觉得销售“没技术含量”,其实是没摸到门道。真正的销冠,都是“人性翻译官”+“利益设计师”:能把客户的“我再想想”翻译成“我怕买贵/怕麻烦”,再针对性地递上“定心丸”和“小便宜”。 而这份能力,不管是继续做销售拿高薪,还是转身创业当老板,都是硬通货——毕竟,所有生意的本质,都是“让别人愿意跟你交换”,销售练的就是这个本事。
展开...
动态热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