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淘宝 淘宝 42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5-16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Q4及全年业绩。对于这份成绩单,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说:阿里正在重回增长轨道。

过去一年,阿里主动变革,面向未来聚焦三个重点: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以及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阿里正在自己规划的航线上稳步前行:本季度,淘宝天猫商品交易额实现双位数增长,阿里云的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海外电商板块同比增长45%。

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大背景下,阿里的快速增长无疑释放出了积极的发展信号。信号,也是信心。

qw1.jpg


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受访者供图

01 不约而同

单从数据看,2023财年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同比2022财年增长了2%,新一轮财年周期下,收入同比增长达到8%。

6个百分点的“进位”背后,是接近725亿元的数据增量。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阿里巴巴集团下一个财年的收入有望冲破万亿元大关。

加速增长的秘诀在哪?

先看国内电商板块,有两个季度数据值得细品:

其一,订单量的双位数增长。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愿意下单了。

其二,客户管理费(CMR)收入同比增长5%。这是商家支付给平台的钱,换句话说,商家在淘宝天猫平台加大了投入。

两个数据分别代表供需两端,都在讲同一件事:平台吸引力和活跃度的提高。

在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提到,当前阿里最核心的任务是提升用户的电商购物体验。

去年12月底开始,淘宝先后推出仅退款政策、新疆地区包邮服务、先用后付等一系列措施,最近的两个大动作,一个是重新优化了网页版淘宝的页面,另一个是取消了618预售。

这些调整的共同点是消费者可感知。

qw2.jpg


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受访者供图

比如,预售模式诞生之初,是要解决大促一天之内订单太多、物流链路拥堵的难题,现在,消费者如何选择还需要市场验证,但平台下决心取消,意味着要牺牲一部分预售的短期收入;

PC版优化升级,受益的是1000多万在电脑端购物的消费者。有消费者感叹,“从石器时代一下进化到了蒸汽时代”。

从用户视角出发,阿里对平台的核心消费群体也更花心思了。也就是这次财报中提到的,超3500万的88VIP会员。

享受折扣权益的88VIP合作品牌数量,今年从4000个扩至10000个。

4月,平台还升级了无限次退货包运费服务,会员每单退货最高补贴25元,不限次数,以前则是每个月有6张5元退货券,服务升级背后新增的成本,全部是平台承担。

另一手,阿里也在商品性价比上下功夫。曾经作为低价“尖刀营”的淘特,正摆脱原有的独立客户端形态,重新融入淘宝APP。

其中,主打源头工厂直供的“淘工厂”在激励产业带工厂拿出新商品上,做了很大的优惠。

还有一个点,记者特别想提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淘宝丑东西颁奖盛典?可以去B站搜搜看,是的,它已经办到第四届了……

猛一看,淘宝可真是“不务正业”,但如果留意淘宝在各大平台上制作的节目、与网友的互动,你会发现它始终在潮头“冲浪”,市场的丰富性是它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坦白说,单卷价格,阿里未必卷得过其他平台,但供给的丰富度、推荐的精准度和服务的优化提升三张牌一起出,淘宝天猫的叠加优势就能更好释放。

再看相对蓝海的海外电商板块。

海外本地电商方面,阿里收购的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正加速征战东欧市场,将业务从土耳其扩展至海湾地区,成为该区域本季度下载量最高的电商APP。

根据Trendyol公布的电商出口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近5万名平台卖家售出了1600万件产品,覆盖约450万客户。

出海“四小龙”之一的速卖通,之前面向海外重点市场推出Choice服务,把3至5日配送、包邮、免运费退货等国内物流经验复制出海。

财报显示,2024年4月,Choice占速卖通整体订单的约70%。撤回IPO的菜鸟则在跨境物流方面与其协同发力,较上季度新增12个Choice优选仓,进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时效,季度内,菜鸟收入同比增长30%至245.57亿元。

可以看出,深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阿里都不吝投入,也注重发挥不同业务板块的协同优势。两大电商业务板块,不约而同打出了组合拳。

能不能打好组合拳,再造竞争新优势,对内部资源的梳理、重组和再规划能力是核心。也正因此,本季度的业绩增长,印证了企业前期的战略布局调整和判断,也为下一步发展注入了信心。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蒋凡透露,速卖通Choice会跟东南亚的Lazada以及中东和土耳其的Trendyol等本地平台打通,快速向这些市场补充当前缺少的商品类型。

02 增长是一种水到渠成

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提到了今年淘宝的首要任务:投资商品竞争力、商品效率和用户消费体验,从而带来GMV与用户消费频次的增长。

吴泳铭认为,在这项首要任务实现更好增长的前提下,商家为平台服务产品、流量买单,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变化时刻在发生,持续创新,才能持续迎接挑战,迎接新的红利。

比如消费领域,2024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万亿元,其中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3.3%,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此前曾在采访中提及,中国GDP约占全球GDP的31%,但消费只占全球的14%,这种不平衡意味着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消费者是有能力消费的,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是什么水平。对拥有国内最大电商平台的阿里来说,找到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意愿的因素,做投入和建设是重要的落脚点。

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新动向下,阿里生态里的闲鱼也可以找到新的增长点。

再比如今年以来各地着力研究的新质生产力,尤为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AI驱动的科技业务,也是阿里的潜力增长点。

不久前,一个会唱秦腔的兵马俑在朋友圈刷屏。这是阿里通义实验室推出的产品——EMO,放入一段音频、一张照片,就能让图中人物开口唱歌说话。

在这项技术发布前,要让“图中人”开口,需要针对人脸、人头或身体部分做3D建模,而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XR团队在业界率先提出弱控制设计,能用更少的物料、更低的成本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学习并编码人类表达情绪的能力,呈现与之匹配的语气特征和微表情。

从大模型的更迭到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深化,去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几乎天天都有新消息出现。

阿里云目前已与大部分头部中国大模型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全面推进相关AI大模型产业的应用。去年推出的阿里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也在5月初发布了2.5版本。

qw3.jpg


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受访者供图

经济复苏脉动中,增长的方式和逻辑都在变化。

就在上周,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正式启用。这是成立第25年的阿里,在浙江打下的又一个“基桩”。

从1999年的湖畔花园小区,到文三路华星时代广场,再到文一西路西溪园区,生在浙江、长在浙江,如今,阿里巴巴已在国内150多个城市和海外25个国家设有办公园区或办公地点。

藤蔓蓬勃生长,根也越扎越深——

因电商交易如何达成“信任”、为支付而生的蚂蚁集团,现在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也是全球独角兽榜单的佼佼者;

同样因业务需求催生出的阿里云、菜鸟,也已经成熟到在杭州建立自己的园区乃至总部。

隔一条马路对面的西溪A区,俗称“淘宝城”,接下去将成为淘宝天猫等国内电商业务总部;

西溪B区叫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创新园,将开放给上下游生态企业;

在扩容的西溪C区,之前因为“地方不够”,在外租借写字楼的饿了么、飞猪、钉钉等业务部门都会陆续搬回来,它们之中,也许就有下一个“阿里云”或“菜鸟”。

当然,C区也为未来阿里进一步发展壮大预留了空间。

不过,逛了一大圈下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园区里铺满石子的“小道”。

它们叫“旱溪”,外号“会呼溪”。不下雨时,是水生植物错落生长的生态乐园,下雨时担起调蓄雨水排放的重任,据说是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汛标准来规划建设的。

qw4.jpg


阿里巴巴西溪C区的“旱溪”。受访者供图

听说,新园区在规划之初,吸纳了过往20多年阿里园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员工的吐槽,从家里出发到单位,阿里巴巴行政部的同学们一次次体验从生活到工作的全链路,细到一个停车场标识的角度、文字大小都做了微调。

对阿里来说,2024年也是一次重新出发,从商家到平台再到消费者,整条链路上有哪些触点、痛点,能做什么、要改什么、未来还需要添补些什么,关于水到渠成这件事,调整状态的阿里,思考得比以往更为长远。

这件事更难了,也更重要了。
关注下面的话题,发现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48
获赞
38
内容
0
关注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