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社区
BBS
圈圈
话题广场
跨境电商服务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浏览记录
学买卖 - 电商从业者社区
›
圈圈
›
平台
›
电商创业人
电商创业人
电商创业故事分享
创建于 2024-6-28
积分: 2419
收藏
加入圈圈
讨论区
成员列表
排序:
默认
最新
+ 发新帖
1
2
3
4
5
6
7
8
9
/ 9 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叮当会
前天 10:07
+ 关注
原来闷声发大财的职业这么多! 最赚钱行业曝光,殡葬业竟然抢了头名,利润率高达600%。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现在看,死人的钱更好赚。 眼镜行业很暴利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利润率高达300%,还是让人惊掉下巴。 让人意外的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金融行业利润率不算太高,仅为85%。 不出意外,打工的利润率最低、最不划算,仅为5%。 如果能重来,你打算从事哪一行?
收起
展开...
25
0
0
创业
赚钱
古月叔叔
4 天前
+ 关注
验证6个月:先跑通‘私域正向小闭环’,再扩流,高效又轻松! 踩过私域的坑才懂:拼尽全力拉新,好友列表满了却转化难、留客难,只剩“流量空转”的无力感。 直到后来才明白,私域关键从不是“拉多少人”,而是让流量和价值牢牢绑定! 盲目拉新、粗暴广告,只会耗尽用户信任,陷入“困局循环”。 成功的私域运营,始于价值认同,成于精准。先在小闭环验证“能创造用户价值”,再复制放大“连接”,才是可持续的核心逻辑。 1. 本质:逆向预演,锁定高价值用户 明确你希望用户在私域中完成的终极行为:持续交流?深度认可?从此倒推: 信任阶梯如何构建? 需要提供什么价值内容? 谁才是真正认可你价值的人? 提前算清投入与产出,杜绝无效投入。 2. 关键:真实洞察 + 可复制路径 逆向设计必须源于真实成交用户:他们从哪来?为何信任?偏好什么?拒绝臆想。 找到的可复制流量渠道(如特定KOL、异业合作)必须经小范围验证,否则无效。 比如我们曾测试过与小个子女装品牌合作,通过共同运营社群带来了首批高粘性用户) 3. 落地:最小化转化验证,不以拉新为目的,而以价值传递为核心: 通过小范围测试,提供完整私域价值(深度服务、专属产品等); 验证他们的 (参与度) 、满意度是否达标。 若效果不佳,暂停迭代模型;跑通小闭环后,才反向铺开流量,精准放大。 不以转化为目标的引流都是浪费。 先小跑验证“谁认可你的价值”,再精准拓展“更多同频用户”,才能高效构建健康、有价值的私域。
收起
展开...
52
0
0
私域运营
引流
广告
彦谷冲冲鸭
4 天前
+ 关注
我可以很确切的告诉大家,独立站就是跨境电商的终点。不管是做亚马逊的速卖通的,eBay 的TEMU. TK小店,最后的最后只要是做的还不错,都会往独立站上面靠。所以我基本上是在终点等大家。因为来我这里聊天的客户也好,包括甚至是同行,这中间的巨大的经验的鸿沟无法逾越,只有通过执行才可以去逾越。所以说独立站是一个很多元化的东西,它可以为工厂服务,也可以为平台电商服务。有各种各样的链接和打法,包括做私域线下引流。虽然说独立站对于平台卖家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私域的承载工具,但是独立站还可以再往下继续做拆分。比如用whatsapp等相关聊天工具,去跟客户增加粘性。
收起
展开...
21
0
0
Tiktok
独立站
Temu
小冬哥聊电商
2025-9-3
+ 关注
为什么要赚钱? 1.人的崩溃80%都是因为钱。 2.世界上99%的家庭矛盾都是因为钱。 3.钱能解决世界上99.9%的事 努力赚钱是为了: 不要当父母需要你的时候,除了泪水一无所有。 不要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除了惭愧一无所有。 不要当爱人需要钱的时候,除了无奈一无所有。 钱能解决99%的烦恼和问题,剩下的1%需要更多的钱。 有人说钱不重要,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却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趁着还年轻,有空多挣点钱吧,成年人的尊严和底气,说到底都是钱给的。
收起
展开...
134
90
0
赚钱
明哲
2025-9-2
+ 关注
继续下去,80%电商都要倒闭,但是生意却回不到实体店。这就是目前的一个趋势,在击败实体店以后,电商之间也开始加速洗牌,面对平台和大电商,中小电商也都在倒闭的路上。 比价比不过,退换货扛不住,创新得不到保护,之前靠着比实体店低很多的价格,小而美就能有生意可做,现在实体店彻底竞争不过,电商内战,依旧在比价,问题是中小店家远远不是大电商的对手,继续下去,80%电商都要倒闭,但是别急着高兴,因为生意不会回到实体店,而是正在向头部电商、大主播汇聚。 “赢者通吃”理念扔在被贯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快速被拉开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电商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更需要的是限制和规范,让更多生意回归实体,如此才能让大部分人兴旺起来。
收起
展开...
416
96
0
主播
电商
实体店
小杜日志
6 天前
+ 关注
说实话,普通人做跨境电商当副业,真不用被“跨境”两个字吓住,月赚几千块的门槛远没想象中高。就像我认识的那个宝妈,以前是全职带娃,手里没多少启动资金,也没做过生意,就靠着每天孩子睡后的2小时打理Shopee店铺,三个月就把收入稳定在了5000以上,现在不仅能补贴家用,还不用伸手向老公要生活费。 她的路子特别实在,没走什么复杂的模式。选品上不贪多,就盯着两类东西:儿童发饰和家居小件。选儿童发饰,是因为她自己带娃,知道现在家长喜欢给孩子买造型可爱、材质安全的发夹、头绳,而且这东西轻、体积小,运费便宜,不容易碎,售后少;选家居小件,比如卡通造型的餐具、收纳盒,是看中东南亚市场的需求——那边年轻人租房多,喜欢便宜又好看的小物件,国内1688上拿货价才几块钱,挂到Shopee上能卖十几块人民币,利润空间很足。她选品从不是看“什么火”,而是看“自己懂、风险小、能赚钱”,这就避开了新手最容易踩的“盲目追风口”的坑。 更关键的是她的“轻量运营”,完全没给自个儿添负担。她没囤过一件货,全是在1688找支持一件代发的工厂,客户在Shopee上下单后,她把地址发给工厂,工厂直接打包寄给货代,货代再负责运到国外,她就中间赚个差价,最多手里压几百块钱的样品钱,就算卖不动也亏不了多少。也没花过一分钱投广告,店铺流量全靠免费的优化:标题里加一些热门关键词,比如“儿童发夹 可爱 安全”“收纳盒 卡通 宿舍”;主图用手机拍,背景干净,突出产品细节,比那些精修图更真实;客户消息她都当天回,哪怕是用翻译软件翻出来的句子,也会多问一句“是否还有其他需求”,慢慢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刚开始的一个月,她只出了十几单,赚了不到1000块,也没急。她每天花半小时翻同行的店铺,看人家卖得好的产品有什么特点,自己的标题和主图哪里不如人,一点点改;遇到客户问“多久能到”“质量怎么样”,她就记下来,整理成常见问题模板,下次回复更高效。第二个月单子就涨到了三十多单,第三个月直接破了五十单,收入也稳定在了5000以上。她说最难的不是运营,是刚开始的“没底气”——总怕自己做不好,怕没单子,但真的沉下心做,发现其实都是熟能生巧的事。 很多人觉得做跨境电商需要懂外语、懂物流、有大资金,其实根本不是。外语有翻译软件兜底,物流找靠谱的货代就能解决,启动资金甚至几千块就够——像她这样,没租办公室,没招员工,就一台电脑、一个手机,从一件代发做起,试错成本低到可以忽略。她常跟身边的宝妈说:“别总觉得自己不行,每天挤2小时出来,选对小品类,慢慢做,赚点零花钱真不难。” 说到底,普通人做跨境副业,拼的不是资金和技术,是“不贪大、沉下心”的踏实。不用想着一下子月入过万,先从月赚一两千开始,选对能上手的小品类,用轻量的方式试错,积累经验和客户,慢慢就能把收入提上来。毕竟,比起下班后刷手机浪费时间,花2小时做份能赚钱的副业,不仅能多份收入,还能多份底气,这才是最实在的。
收起
展开...
1060
0
0
跨境电商
运营
赚钱
姜帆
6 天前
+ 关注
今天下午5点多,老客户又确认了新的订单,这个月终于突破100W人民币的产值了,值得庆祝🎉🎉🎉 很多人问我外贸怎么开发客户,我没有使用任何平台,全部都是自己主动开发,每天坐在电脑前不低于6-8个小时,包括周六周日。很多人觉得国外客户周末休息,没必要开发客户,但是我都是周六周日把客户信息保存下来,留到正常工作日开发。做外贸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更多的是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好了,这个月业绩好,我要追剧去了
收起
16
0
0
外贸
出口外贸
阿南老师
2025-9-3
+ 关注
利润才8%,税要交13%,哪家电商还敢做合规 上周有个广州的女装电商老板找到我,愁得不行。 公司去年流水 2000 多万,利润率大概 8%,结果代账会计一句话把她吓坏了: “你这得交 13% 的税啊,利润都不够交的。” 她当场脸色都变了: “那我不是白干了吗?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把利润率和税率混为一谈,这个代账会计属实太不专业了。 . 我后来给她捋清楚: 1️⃣ 增值税看的是毛利,不是总流水。 比如:一件衣服 100 元进,120 元卖,毛利 20 元。 增值税 = 20 × 13% = 2.6 元。 不是对 120 元全额征 13%。 2️⃣ 所得税看的是全年净利润。 如果她一年整体利润 160 万,按小微企业 5% 优惠算,所得税也就 8 万。 这和“利润 8% 要交 13%”完全是两码事。 听完后她才松了口气,说:“原来没那么夸张。” 3️⃣ 真正的难点,其实是“缺票”。 她的供应商不给开票,只能裸报收入。这样一来,增值税确实按全额算,成.本白白丢了,才让她觉得税负“压si人”。 . 后来我给她的建议是: [一]部分供应链换成愿意开票的合作方; [二]剩下的缺口,用物流单、出库单去佐证,合理入账; [三]同时搭一个小规模个体户,走部分服务费,税率 2%。 这样一拆一补,她的综合税负压到 6% 左右,而不是传说中的“13%”。 . 写在后面: 电商交税不是洪水猛兽,怕的是信息不对称,自己吓自己。 老板们该担心的不是“利润 8%,要交 13%”, 而是—— 供应链不开票、报表乱七八糟,平台报送一对比,问题全暴露。 说句心里话: 做生意赚辛苦钱不容易,交税本来是正常事,但也千万别交冤枉税。 你们有没有被“利润 8% 要交 13%”这种说法吓过? 如果想知道自己公司的情况到底要交多少,可以来说说。
收起
展开...
122
38
0
电商税收
电商
物流
肖家妹妹
2025-8-28
+ 关注
创业时间越长,越觉得赛道的选择真的太重要了! 今天花了一个多小时,仔细看了李想和罗永浩的访谈。李想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说:一定要做大市场下的大产品。他说自己当初做汽车之家,虽然很厉害、内容很厉害、技术很厉害,在行业内几乎无敌手。但是这个赛道就这么大,做到一定的阶段,天花板就来了。你再怎么折腾,都翻不出太大的浪了。 于是等汽车之家上市之后,自己就主动退出了。转而选择了一个非常大的赛道:电动汽车。汽车工业在生产制造领域来说,几乎是除了房地产以外,最大的赛道了。天花板足够高,足够有想象力。赛道选对了,哪怕过程艰苦一点,只要能干出成绩,拿到的结果可能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卖家,之前干一些产品,怎么干都拿不到太大结果。下定决心,重新做了一个新项目之后,短时间就拿到了大结果。是能力变强了吗?还是研究了什么新技术、新打法吗?其实都不是,说到底就是选择的问题,选择了一个更大的市场,更大的赛道,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所以啊,多把时间花在赛道的选择上,尽量选大赛道里的大产品,走下坡路的赛道和产品坚决不碰。也许若干年后,你会感激我的。同意的点赞!
收起
展开...
100
17
0
创业
产品
行业
电商人止水
2025-9-2
+ 关注
前阵子见个朋友,揣30万开电商公司,租150平办公室、招10个员工,结果每月房租工资烧4万,线上订单没几个,半年就把钱亏光;反观另个伙计,2人工作室做“跨境电商选品咨询”,靠线上连全球小卖家,一年赚了130万。不是前者不拼,是他陷在“堆人=正经创业”的误区里,后者却摸透了核心——2-3人的小团队,不用靠人多撑场面,靠“线上连接效率”,照样能撬动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盘子。 多数人觉得“赚钱得堆人”,其实是把成本和收益搞反了。堆人先扛三座大山:一线城市100平办公室,每月房租至少1万;10个员工月薪打底5万;再加水电、设备、办公用品,每月固定支出近7万。要是线上连接没做通,客户找不到、订单接不到,这些钱就是纯烧,烧完就垮。更糟的是,人多了反而乱:有人摸鱼混日子,有人做重复活,老板还得花时间管考勤、调解矛盾,最后成了“给员工打工”,哪还有精力搞业务? 小团队刚好避开这些坑——不用租大办公室,在家或共享空间就能办公;不用招一堆人,2-3人分工明确;把省下来的钱和时间,全砸在“线上连接”上。所谓“连接效率”,就是不用出门,靠线上工具把服务/产品,精准递到成千上万人手里,不浪费半点力气。 之前认识个3人跨境团队,做“欧美户外迷你手电筒”,没租办公室,一年赚了220万。他们的“连接效率”,全在“精准连、不瞎忙”: - 连客户:不贪多,只盯美国、加拿大的露营爱好者,在亚马逊、Facebook发“手电筒实测视频”——比如“续航15小时、防水抗摔”,客户看视频直接下单,不用跑展会、烧高价广告; - 连供应链:在1688找2家工厂,签“小批量代发”协议,客户下单后,工厂直接发货代,不用自己囤货、打包; - 团队内连:一个人盯选品和客户评论(看客户要啥功能),一个人对接工厂和货代(管发货),一个人做视频和平台运营(引客户),低价值的客服、对账,找兼职大学生做,每月才花2000,比招全职省多了。 就靠这套“线上连接”,他们从每月100单做到每月600单,收入翻了6倍——没堆人,没烧钱,靠的就是把“客户-自己-供应链”的线连顺,效率拉满。 小团队想把“连接效率”做透,不用复杂技巧,就抓3个实在点: 第一,选“线上能精准找到客户”的细分赛道。别做服装、日用品这种大品类,线上搜“衣服”能跳出几千万结果,你根本挤不进去。要做“小众刚需”:比如“宠物老年犬关节护理咨询”(线上搜“老年犬关节痛”能找到精准宠主)、“外贸小单物流对接”(领英搜“外贸小卖家”能触达客户)、“小红书笔记封面设计”(搜“小红书封面定制”能找到博主)。这些赛道客户明确,线上一搜就能找到,不用瞎撒网。 第二,选对1-2个“连接工具”,别贪多。做C端(个人客户),就盯1个平台:卖货选亚马逊、拼多多,做服务选小红书、抖音;做B端(企业客户),就用领英、阿里巴巴国际站。比如做“跨境选品咨询”,只在领英找国外小卖家,发“帮你选到利润30%以上产品”的案例,客户主动私信,不用在十个平台折腾——工具选对了,连接客户的效率翻十倍。 第三,把“连接流程”拆碎,只干“能赚钱的活”。2-3人别啥都扛,低价值的活外包出去。比如做知识付费:一个人出课程内容(核心,连接客户的关键),一个人做账号运营(引客户),一个人做学员售后(留客户);打包课程、简单答疑这种活,找兼职做,每月花1500就行。别让核心成员干杂活,把时间全用在“连接客户、赚订单”上——人少才要把效率用到极致。 其实现在的赚钱逻辑,早不是“人多力量大”,是“连接效率高,利润才高”。堆人是给成本打工,连接效率才是给利润打工。你不用租大办公室,不用招一堆人,只要线上连对了客户、选对了赛道、拆顺了流程,2-3人照样能年入百万,甚至千万。 别被“堆人=正经创业”的想法捆住。现在微信能谈客户,飞书能协作,抖音能引流,2-3人的小工作室,完全能连接成千上万的客户。关键是别限制想象力——先跑通一个小连接,赚第一笔钱,再慢慢复制、优化,钱自然会越赚越多。
收起
展开...
49
12
0
物流
运营选品
户外
乘风破浪
2025-9-2
+ 关注
发小2年不到,赚了600万,他告诉我9个搞钱的底层逻辑。说真的,听到这数时我愣了——他不是富二代,没靠拆迁,前几年还跟我一样领死工资,攒点钱差点亏在股市里。为啥他能突然翻身?后来聊透才知道,不是运气好,是摸透了搞钱的根儿,这些逻辑普通人照着做,至少能少走三五年弯路。 先说说多数人搞钱的通病。要么瞎跟风,别人直播带货他也播,没粉丝没货源,播半个月就放弃;要么光想不做,笔记记满搞钱攻略,连“找个小需求”的第一步都没迈;要么盯着小钱省,买菜砍三毛钱,却花一下午刷短视频,把时间耗在没价值的事上。这些毛病,都是没摸到底层逻辑,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发小早年前也踩过坑,跟风开奶茶店亏了十几万,后来沉下心琢磨,才总结出这9个落地的招,靠企业礼品定制和老客户转介绍,两年就冲了600万。这9个逻辑,没一个靠硬人脉,全是普通人能上手的实在办法: 1. 找“小痛点”,别追“大风口”。风口人太多挤不进,小痛点没人抢。他做企业礼品,是发现公司行政买礼品要么千篇一律,要么定制贵还麻烦。他就做50份起订的小批量定制,价格低还省心,行政喜欢,他也赚差价。 2. 先“赚小钱”,再想“大钱”。他一开始只接3000、5000的小单,做熟了客户信任,才慢慢接几万、几十万的单。很多人看不上小单,结果啥也没赚到。 3. 把“老客户”当宝,别总找新客。开发新客成本是维护老客的5倍。他每做完单就说“介绍朋友来返点”,60%的订单都来自老客介绍,省了跑新客的功夫。 4. 别“啥都做”,只做“你擅长的”。他后来只聚焦企业礼品,从选品到配送全摸透。有人找他做员工福利,他不接,说“不熟怕做砸”。只做擅长的,出错少,客户更信。 5. 花“时间”在能赚钱的事上,别瞎忙。他每天就做三件事:跟老客聊天、找供应商、盯订单。刷短视频、闲聊的时间,每天不超半小时。很多人忙的事都不赚钱,白浪费时间。 6. 遇“问题”别躲,解决了就是机会。有次客户要100份礼品第二天要,供应商说来不及。他自己开车去仓库挑货,找人连夜印logo,准时送到。客户后来成了长期客,还介绍朋友。 7. 别“怕亏钱”,但要“少亏钱”。他先给客户看样品,确认了再下单,避免做错亏成本。就算亏,也只亏样品钱,不亏大的。很多人要么不敢试,要么瞎试,一亏就垮。 8. 跟“会赚钱的人”学,别听穷人建议。他认识做企业服务的老板,常跟人聊天学维护客户、定价。有人劝他“别跟有钱人走太近”,他不听。跟会赚的人学,才得真东西。 9. 赚了钱别“乱花”,要“滚雪球”。他第一个100万没买车房,而是找供应商签长期协议拿低价,租仓库囤常用礼品,接单更快。钱生钱,才越赚越多。 这9个逻辑说穿了不复杂,难的是落地。发小不是比人聪明,是比人踏实,没想着走捷径,把每个逻辑都做透,慢慢积累。 现在很多人搞钱总找秘籍、碰风口,其实最有用的就是这些底层逻辑。你不用一下赚600万,先做好一个逻辑,比如先维护老客、聚焦擅长的事,慢慢就有起色。 搞钱不靠运气,靠把小事做透、逻辑用对。摸透这些逻辑,不用抢风口、靠人脉,也能慢慢赚钱。关键是别光想,得动手做——做着做着,路就通了。
收起
展开...
71
4
0
直通车
选品
自媒体风口
bobo
2025-9-2
+ 关注
电商十年把交易额从26万亿推到37万亿,却把街边夫妻店推到了悬崖边。 平台用补贴换流量,流量再卖给商家,商家为了抢位置只能压价,利润被算法吃干抹净。 数据说85%的人开始比价,其实就是钱包变瘪,平台把消费者训练成只认数字的机器人。 跨境电商看似给工厂开新门,其实门后站着亚马逊、eBay的收费员,规矩他们定,罚单他们开。 任正非当年靠技术硬闯世界,今天的电商巨头靠抽佣稳坐钓鱼台,谁更像企业家? 当财富只流向平台和头部卖家,剩下的几千万小商户只能关灯拉闸。 如果继续这样,电商到底是造富机器还是抽水机器?
收起
展开...
27
6
0
电商
流量
数据
绵羊
2025-8-27
+ 关注
很多电商老板以为数据报送会很复杂,需要花很大的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其实不然只需要每个平台与数字政府的后台API接口接通,然后就是从服务器自动导数据过去完成了,并且金税四期其实就是数据库+AI的自动比对,一旦比对不符就会自动发函要求商家提供材料证明!所以这就是这次报送的具体操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电商的数据实施大数据监管,所以大家要明白阿里搞千人千面十来年了这个技术国家难道没有吗?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什么叫金税四期什么叫数据比对了
收起
54
2
0
Ai赋能电商
数据
电商税
蜡笔小小新
2025-8-28
+ 关注
不管做生意还是副业,一定要选有利润的行业,所谓的利润不是暴利,而是去做那些有消费力群体, 那些看起来容易参与的基本最后都是微薄利润,要么是客单价低的可怜,不被卷死算幸运,关键你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净利润还不如别人一个月,这就是行业天花板的问题。 但有利润的行业从来不会大张旗鼓在公域上干,所谓枪打出头鸟,比如你在阿猫阿东阿音啥的,稍微有点成绩成为TOP排行榜马上就被同行盯上,他们会以更低价格干你,要么就是平台被刺你,甚至直接找到你背后的工厂供应链再以更低价格销售, 现在都是信息化极其透明的大数据时代,在这个僧多肉少搞流量的时代,在公域平台上生存的机会机器小,平台除了压榨让你掏更多钱,根本不会管你死活,最后一算还亏不少, 网上看到的稳赚的生意,红利早就过去了,要么是有人故意放出来忽悠你接盘,真正能赚到厚利的赛道,参与的人也只会闷声发财,也都不想更多人进来分蛋糕,在私域电商领域不仅可以避其锋芒,还可以有自控权,公域只是你的放大镜和扩音器,仅此而已!
收起
展开...
53
2
0
1688
流量
行业
彦谷冲冲鸭
2025-8-28
+ 关注
做电商平台大部分都很难回本,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工厂在做呢?大家其实都是在碰运气,万一呢,是吧! 我去年在公司里也是来了一个中国制造网,还没三月就开发到一个希腊客户,一直在开发新项目,一直在不停下单,一个客户第一年就回本了,第二年就能盈利了,我们这个行业一般没出现大问题,客人是不会换供应商的。 话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闲也是闲着,也就来碰碰运气了,外贸这行业就是要有耐心。我之前在工厂那边,就靠阿里找到几个不错的客户,现在我那个小妹靠着我开发的那几个客户,工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收起
29
3
0
电商
外贸
出口外贸
走路去纽约
2025-9-3
+ 关注
发人深省的一句话, “人的崩溃80%都是因为钱。 世界上99%的家庭矛盾都是因为钱。 钱能解决世界上99.9%的事情。” 成年人在赚钱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要矫情,我们一定要一边努力赚钱,一边提升自己赚钱的能力。努力赚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提升赚钱的能力是为了让我们在将来的一天赚到更多的钱。 我们不是拜金主义,不是腐朽的价值观,所谓努力的赚钱,只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能够让自己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为当你手里面的钱越多,你可以掌控的资源就越多,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无论对自己还是这个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情。 没盐的汤不如水,没钱的人不如鬼。成年的生活都是由钱支撑起来的,金钱的意义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还是你可以拒绝不喜欢的人和事情的底气。如果你赚不到足够多的钱,这辈子你只能被迫谋生,绝对不可能拥有期待的诗和远方。你只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才可以根据自己的美好想象去擘画人生的灿烂图景。
收起
展开...
44
4
0
资源
赚钱
六月的花海
2025-9-2
+ 关注
关于电商你知道多少 电商这行,水可深了。很多人以为它稳赚,看到短视频里“卖一场赚几十万”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大概率被坑。 电商体系庞大,商品同质化严重,用户搜商品时,商家得投广告才能让商品排名靠前。但广告一停,店铺就凉了。不投没订单,投了利润薄,成本越滚越大。 而且平台流量不平均,倾向表现好的账号。头部主播能亏本卖,是有品牌或供应链撑着。普通卖家没这资源,一旦失误就很惨。电商不是谁都能玩得转,普通人入局真得慎重!
收起
48
1
0
电商
广告
店铺
Anne
2025-9-2
+ 关注
做了一年的电商运营没有做起来,每个三个月就要被辞退。觉得不适合电商了想转行? 前前后后一年多的电商生涯,每份工作只能待3个月的样子。甚至试用期都没有过就被辞退了。公司都是用新店铺来考核,一个月没有做出业绩,或者3个月没有达到盈利就被辞退了。有点迷茫。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电子商务。或者自己对电商的知识太过于局限,因为自己做助理的时候半路出家。去做了3亿人的APP购物。有没有电商大神指点一下,或者劝我改行也行了,但是也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好。求解 ------------------------------------ 你的结果是每做一份工作3个月被辞退 觉得不合适 请审视你的核心问题 是能力不足经验不足还是公司不行? 建议你想办法进一个相对成熟有规模的公司 慢慢学慢慢精进 电商这东西门槛不高 学成一般运营水准也不难 很多时候重要的在于平台 公司有一定规模 产品有一定优势 又给于一定宽容成长的空间 有了这些你才能抓住这些资源飞速成长 以上的前提是 你能进去这样的公司 不管你是走后门 还是面试很强 都是你的本事 话说的够明白了吧?假如你做过助理的话 电商运营这份工作 就算一份只做3个月的话 连续5份 6份 至多1年半 也就懂了 拿着这些经验 想办法进一个好点的平台 也就长久了 这需要你自学能力强 以上都是我实践出来的 我都没干过助理 也没开过车 一点运营思路都没有 纯自学 没人手把手教过我 我算了算大概加起来七八个月就差不多了 嗨也没啥特别难的,和其中一家公司的领导离职前聊了聊 运营思路 马上就明白咋回事了 后续的直通车都没人教 自己摸索 也会了 现在太高不敢说 一个人新店搞年千万级别销售额其实难度不大 可能多数人笨一点 我也认为1年半差不多了 如果高于两年 按照现在的情况 你确实可能不适合这碗饭 没啥 换行业呗 电商自己单干慢慢成为过去式了 找到好的公司作为平台 尤其是好的行业 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 如果你真的按我说的做 1年半以内能复刻的 可以继续走下去了 运营才哪到哪啊? 要成为平台负责人 背后的供应链 公司内各种资源协调 这下是后续你能发展的关键 关于频繁被辞退 心理难受这种事情 缓缓就好了 我这方法属于邪修 不走寻常路 难受也是正常的 人生在世难受的地方多了去了 资源没有也是常态 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往前走就行了
收起
展开...
45
1
0
电商
产品
行业
六月的花海
2025-9-3
+ 关注
普通人一年赚100万,虽难但也有办法。 直播电商是条路。启动资金2 - 5万,选个垂直细分领域,像中老年女装、渔具等,组个5人团队,主播、运营、场控等一个不少。每天直播16小时,分早晚班,聚焦单品打爆款,利润率控制在30 - 50%。义乌小商品城档口直播很多团队单月GMV超500万。 知识付费也是轻资产首选。花5000以内,选高净值人群痛点,比如留学咨询、企业财税等。打造专家人设,每天输出3条高质量内容,设计1999 - 2999元客单价服务,通过私域运营转化,优质知识IP年变现可达300 - 500万。得有执行力、学习力和承担风险的意识,才能有机会达成目标。
收起
展开...
44
1
0
电商
变现
绵羊
2025-9-3
+ 关注
为什么现在创业失败率这么高? 因为你没有垄断性,或者说是唯一性。 如果你开店赚到钱了,马上你的旁边、街对面就会冒出一家又一家一模一样的竞争对手。 如果你去招投标,你会发现比你更有资质的公司好多家跟你竞争。 所以不管做什么?最终结果就是很难成功。 普通人能成功的,多半已经有基础(比如精通业务),或者技术上达到顶级,贸然创业必然失败。
收起
展开...
29
3
0
创业
开店
电商人太难
老李自媒体
2025-9-2
+ 关注
小公司创业最好的模式: 1、先抄 找到行业对手先抄模式; 通过拆解动作、明确标准先抄模式; 通过管理沟通学习模仿抄话术; 2、再超 超越对手思维,不要照搬,要优化; 超越对手执行,对手拖延,你加速; 超越对手格局,对手看短,看长远; 3、后钞 用钞能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用钞能力允许试错,推动创新; 用钞能力凝聚人心,稳定团队;
收起
展开...
38
1
0
话术
创业
行业
大威
2025-9-2
+ 关注
新手做跨境电商,有几个平台很值得考虑。 速卖通就不错,流程简单,物流配套完善,能让新手少走弯路。亚马逊、eBay作为老牌平台,规则成熟,能查到的资料也多,很容易上手,对新手来说是个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如果想做独立站,Shopify是个好选择,自己的把控权大,但前期得花时间学习。另外,Shopee和Lazada操作简单、门槛低,特别适合新手练手,先积累经验。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
收起
49
2
0
Lazada
eBay
shopify
BTC舅舅
2025-8-26
+ 关注
思路决定出路! 越没钱的人越不相信,社会上赚钱的机会无处不在。真正把人困住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人一定要走出“思维的牢笼”。 说得太对吧。思维的“墙”,往往比现实的困难更让人寸步难行。很多时候不是没机会,而是固有的想法把机会挡在了门外。 就像有人总觉得“农村没资源做不了电商”,但有人就靠“把山里的野核桃挂上网”赚了钱;有人抱怨“没本钱开不了店”,但有人靠“帮邻居代卖农产品抽成”起步,慢慢做成了本地供应链。 这些人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敢打破“我不行”“这不可能”的预设:比如不纠结“没大钱”,先做“小成本试错”(像摆个地摊、拍条带货短视频);不盯着“自己没有的”,先盘活“手里有的”(比如老家的特产、会修家电的手艺)。 说到底,走出思维牢笼,不是要一下子变成“聪明人”,而是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把“我没什么”换成“我能做什么”,把“怕失败”换成“试错了又怎样”。机会本来就藏在生活的缝隙里,先让思维松绑,脚才能跟着迈开。
收起
展开...
59
1
0
农产品电商
产品
带货
小犬笔记
2025-9-4
+ 关注
30岁那年我辞掉工作,靠一台电脑在家做电商,最高一天赚过八千六。今天就把我零成本开网店的野路子全盘托出,特别适合没资金没资源的新手,看完直接就能上手操作! 我先说个扎心事实:现在开店真的一分钱都不用掏!拼多多零元开店不是噱头,我当初就用身份证开了三个店。记得第一个店审核通过时,我盯着手机愣了五分钟——这年头居然还有不要押金的电商平台? 打开电脑浏览器搜;拼多多商家后台;,认准带官方标志的网站。点进去那个;0元开店;的按钮,跟着提示填资料。重点来了:拍身份证时一定找纯白背景,别学我第一次拍照把拖鞋拍进去,审核卡了整整两天! 开店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找货源。我总结出血泪经验:一定要用拼多多自带的;代发助手;!在服务市场搜;爱用代发;,有个七天免费试用期,足够你测试爆款了。进去后直接跳转到1688货源库,能看到全网最便宜的厂家直供货。 找厂家记住三个硬指标:必须是带;实力商家;标志的,勋章等级选四星以上,经营模式选;生产厂家;。这三条能筛掉90%的坑爹供应商。我当初贪便宜找了个三颗星的厂家,结果客户收到的货和图片完全不符,退货运费倒贴两百多。 教你们个骚操作:在1688找;同款商品;比价。比如你想卖手机支架,搜出来结果页面上有个;找同款4;功能,一点就能看到所有厂家报价。有次我找到个厂家比同行便宜三块五,别看单价低,那个品我卖了四千多单,多赚了一万多! 定价千万别傻乎乎只加5块10块。我有个万能公式:拿货价+8%平台扣点+15%利润+3块运费模板。比如拿货价20元的产品:20+1.6+3+3=27.6,直接定价29.9,正好卡在消费者心理价位区间。记得用小数点定价法,29.9就是比30好卖! 我第三个店铺专卖家居小物件,第一个月上了50款产品,其实就爆了2款——一个纳米胶带,一个神奇海绵擦。但就靠这两个爆品,那个店当月赚了3700多。所以别追求上架数量,重点押中爆款! 现在我更狠,直接盯住拼多多首页的爆款商品。看到哪个产品突然火了,立马去1688找同款,通常能便宜20%-30%。上周有个网红削皮刀火了,我找到厂家源头货,差价居然有8块多,赶紧上架蹭流量,三天卖了400多单。 最后说个核心秘密:新店前一周每天至少要上架5-10款商品,平台会给新店流量扶持。千万别学我第一个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才发现错过黄金流量期。还有主图一定要自己做!用美图秀秀网页版就能搞定,加点文字标签点击率能翻倍。 我知道,上面我讲的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甚至各种负面评论,说什么做不了,假的,我做过不行等等,我做互联网这么多年,见过太多这种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同样的项目,有的人可以做,有的不行?说来说去还是认知和执行力!很多人眼高手低,小钱看不上,大钱赚不到,很多项目打眼一看就说不行,行不行不是你说的,而是做的!越是大部分人说不行的项目,其实越好做!因为竞争小。
收起
展开...
20
0
0
电商
主图
爆款商品
子馨
2025-9-4
+ 关注
想快速打造自己的品牌,“六步法”里的前两步很关键。 先精准定位,别追求“大而全”,要找“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像奶茶店周边“怕胖人群”多,就定位“零卡糖现萃茶”,而不是“好喝的奶茶”。可以用“3个问题”锚定定位,即搞清目标用户“最痛的1个需求”、对手没覆盖的“空白点”,以及自身“最拿得出手的1个优势”。 再提炼核心符号,降低记忆成本。视觉上,像麦当劳的M标、瑞幸的蓝杯,实体店可用“巨型面包模型”当门头;语言上,要有“脱口而出的slogan”,像“农夫山泉有点甜”。符号得和定位绑定,定位“平价”,视觉用暖色调,slogan就说“好而不贵”。
收起
展开...
33
0
0
实体店
1
2
3
4
5
6
7
8
9
/ 9 页
下一页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搜索
圈主
meizhendong
等级 1
+ 关注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
# 淘宝
1.4万帖子
1907.5万浏览
# 产品
0.7万帖子
1512.1万浏览
# 流量
0.5万帖子
1210.1万浏览
# 拼多多
0.7万帖子
856.1万浏览
# 亚马逊
0.6万帖子
829.9万浏览
# 关键词
0.3万帖子
655.8万浏览
# 电商
0.3万帖子
610.7万浏览
# 跨境电商
0.5万帖子
566.7万浏览
# 类目
0.2万帖子
551.8万浏览
# 运营
0.3万帖子
501.1万浏览
圈圈地址
[
复制
]
meizhendong 创建于 2024-6-28
手机APP
小程序
公众号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