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默认 最新
有一说一,亚马逊的合规审核比想象中难搞多了。我之前上架一款小型电子产品,本以为找第三方出个CE证书就能过,结果后台直接提示:技术文件不完整,认证失败。 当时真的一脸懵,问了客服只回了个官方链接,点进去全是术语。后来翻了半个外网,才知道亚马逊现在对CE自我声明类产品审核越来越严,不止要有DoC(符合性声明),技术文件(Technical File)也必须到位。 我那次就是因为只提供了报告,没有提交完整的技术文件内容,导致被拒。 我后来重做了整套技术文件,主要包含这几个核心部分👇: 1. 产品描述 + 结构图纸 包括功能介绍、组成部件、材料信息等,图纸最好有爆炸图形式,方便解释电路和结构逻辑。 2. 风险评估报告(Risk Assessment) 这块最麻烦,要从使用者角度写出可能遇到的风险点(比如短路、触电、误操作等),并一一标注产品是怎么规避这些风险的,比如电压控制、电池隔离、塑料防火等级等。 3. 测试报告(Test Report) 这部分不是难点,但注意报告里的产品型号必须和实际申报一致,别被实验室偷懒用错模板坑了。 4. 符合性声明(DoC) 模板网上很多,但我发现不少人连产品图片、欧代地址都没写清楚就直接上传,被拒也正常。 5. 用户手册 + 安全须知 建议自己做一版简洁图文版,配上常见QA和保养建议,也可以体现你对产品使用场景的熟悉。 做完这套文件后我重新上传,三天后顺利通过。说实话这不是一次性搞定的事,而是慢慢踩坑摸索来的。 这事也让我意识到:合规不是交差,而是产品本身的一部分。尤其做欧洲站的,CE、RoHS、REACH基本是入场券,不认真准备真的容易被砍listing。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也在多账号跑站点,跨境卫士这类工具可以防止账号间IP关联,很多人用它来做账号隔离,挺省心的。 你有没有被合规搞崩过?评论区一起交流下经验,互相支个招。毕竟合规这块不踩雷就是赢。
展开...
  • qw1.jpg
有没有发现快递真的变了,今天在网上买了个洗衣机,刚确定好订单,付款,第一个电话是快递公司打来的,他把你的收货地址,手机号码,联系人报了一遍,问你是否正确,然后又说某天货到,就会问你当天是否有时间接收产品。 握着还没挂断的手机,我愣了愣,手滑差点把手机掉沙发缝里。这感觉太陌生了,就像突然接到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电话,开口就是“最近过得好吗”,你得反应半天“咱们啥时候这么熟了?”。印象里的快递,从来都是“突然袭击”——要么是午休时被门铃吵醒,要么是上班时接到“放驿站了”的短信,等下班去取,纸箱早被压得变了形。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前年冬天,买了套景德镇的陶瓷碗,特意选了“易碎品”标签,结果快递员下午三点打电话,我正在开季度会,压低声音说“能不能晚点送?”他那边特不耐烦:“我忙着呢,放驿站了啊!”我还没来得及说“易碎品别放驿站”,电话就挂了。下班冲到驿站,纸箱角都磕瘪了,拆开一看,六个碗碎了四个,釉面裂得跟蜘蛛网似的。找快递员理论,他说“驿站签收了就不管了”,找客服磨了三天,最后只赔了一半钱,气得我那周吃饭都用泡面桶。 还有次更离谱,夏天买了箱冰淇淋,想着下班回家就能吃,结果中午收到短信“放快递柜了”。我赶紧请假跑回家,快递柜在太阳底下晒了俩小时,打开一看,冰淇淋全化成了奶汤,盒子外面淌得黏糊糊的,我蹲在楼下垃圾桶边,看着那箱“奶汤”,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喂?先生?还在听吗?”手机里快递员的声音把我拽回来,我赶紧“啊”了一声,他笑了笑:“那我跟您确认下,下周三下午三点送货,您在家对吧?洗衣机有点沉,要不要提前跟家人说声,到时候搭把手?”我这才反应过来,现在的快递员不光确认时间,还管这个?我有点懵,下意识问:“你们……现在都这么周到了?”他那边背景音有点吵,像是在仓库里,隔着话筒都能听见胶带撕拉的声音:“嗨,现在公司要求服务升级嘛,以前光送件就行,现在得让客户省心。您这洗衣机是大件,万一您一个人搬不动,或者家里没人,不白跑一趟?” 挂了电话,我举着手机半天没动,老婆从厨房探出头:“跟谁打电话呢?脸都傻了。”我把事儿一说,她手里的锅铲都停了:“真的假的?我上周买那套护肤品也是,快递员提前一天打电话,问我‘放门口怕丢,放快递柜怕压坏,您看放物业行吗?’我说放物业,他还特意说‘我跟物业说一声,让他们放货架顶层,别让人碰着’。”她擦着手走过来,“以前买口红,快递员扔快递柜,取的时候盒子都被压扁了,口红盖子都掉了,气得我投诉好几次。” 到了周三下午,我特意请了半天假,两点五十就站在阳台往下瞅。三点整,一辆印着快递公司logo的面包车停在楼下,两个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搬着洗衣机上来,走到门口还停下,其中一个掏出鞋套:“先生,我们穿鞋套,别把您家地板弄脏。”我赶紧摆手:“不用不用,随便踩。”他还是坚持套上,“规定,得守。” 俩人搬洗衣机跟拎小鸡似的,上楼梯都没咋喘气,进了客厅还问:“放哪儿?您指个地儿。”我指着阳台,他们小心翼翼挪过去,放下时轻手轻脚,生怕磕着地砖。拆包装的时候,师傅还特意用小刀沿着胶带缝划,“慢点拆,别把箱体划了”,拆完还掏出块抹布,把洗衣机表面的浮灰擦了擦:“您瞅瞅,外观没问题吧?有磕碰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是我名片。” 我看着洗衣机锃亮的外壳,又看看师傅额头上的汗,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递了瓶水过去,他摆摆手:“不用不用,公司不让收客户东西。”临走前还回头说:“安装师傅明天就到,到时候有啥问题,您也可以找我,24小时开机。” 关上门,我靠在门上笑了,以前总觉得快递就是“东西送到就行”,管他过程多糟心。现在才发现,原来快递也能让人觉得被当回事儿——不是冷冰冰的物流信息,是会提醒你“沉,找个人搭把手”,会注意“别弄脏地板”,会担心“怕丢怕压坏”。可能是现在快递公司竞争厉害,也可能是真的想明白了,服务好了,客户才会一直用。不管咋说,这种小变化挺让人暖心的,就像大热天里突然吹过来的一阵凉风,不咋起眼,却实实在在让人舒服。
展开...
动态热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