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成长圈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22818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电商发家的师兄送我的真话:新手入局跨境,别整那些虚的!就死磕这个‘三板斧’,不然缺一个你都活不过仨月: 一、选品要会‘捡漏’,专盯‘夹缝肉’ 别天天做梦爆款轮到你!打开亚马逊BSR榜单,给我锁死 排名500-1000名的货。然后再用Jungle Scout筛 月销80-300单的冷门刚需品——大卖懒得抢,小白卷不动。 实战案例:老美后院突然流行‘太阳能驱鸟器’,立马上1688找 同芯片方案 的厂,外壳改个荧光绿,贴标(合同得是厂商标准合规),然后把价格压到$19.99。 二、流量玩‘蚂蚁搬家’,评价就是命根子 如果独立站没评价=鬼城!不急,先上 T某小黄车或 Temu亏本冲50单,视频拍‘实测’(找留学生拍,付劳务费留凭证)。 等攒够 20个带图五星评立马就同步到独立站。再用 C某做15秒‘痛点视频’(比如宠物指甲剪出血等)。 三、防坑比赚钱更重要,钱在兜里才是钱 物流: 千万别信‘7天美西快船’!老老实实走 25-30天普船,利润撑得住。首批货发 100件到海外仓,剩下的蹲 东莞保税仓(签清晰滞仓费条款)。 退货:要是真遇到特殊情况,直接发邮件‘Keep the product & we refund 50%’(保留书面记录),比退全款省运费! 盗图:发现同行抄你详情页,P某截图+时间戳发律师函(合同约定知识产权归属),一单索赔$500起。 注:任何让你‘速成’交学费的,直接拉黑!钱要花在货和广告上,别喂了镰刀!
展开...
  • qw1.jpg
做跨境电商,一定要明白人性 最近看好多人抱怨跨境不好做,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怎么说呢..并不是平台不好做,而是对人性缺乏洞察,这个人性不只是对于买家心理,还有自身。 一些卖家陷入自我感动式努力,熬夜盯数据、凌晨回邮件、周末改listing,耗尽精力却换不来销量。人总是高估短期爆发力,低估长期积累效应。 跨境电商是慢变量市场,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藏在细节里。一款销量平平的产品,仅因更换生活化场景图就销量翻倍,这说明买家更关注产品与生活的契合度,而非华丽文案。明智的卖家会跳出伪勤奋陷阱,每天预留时间思考买家真实需求,效率与心态反而更从容。 不要用理性思维揣测买家,他们的决策是高度感性的。数据显示,买家在商品页面平均仅停留6-8秒,主图、价格和评分是核心关注点。聪明的卖家会减少技术术语堆砌,聚焦实际场景描述,让买家快速感知产品价值,自然提升转化率与好评率。 说到竞争壁垒,不少卖家陷入创新焦虑,执着于开发颠覆性产品,却忽视了买家最本质的需求:可靠、实用、省心。真正的差异化,不在于技术颠覆,而在于比对手更精准地捕捉需求、传递价值。 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一场与人性对话的修行。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放下短期暴富的执念,接受市场的慢热属性,去洞察买家心理。 生意的本质不是对抗,而是理解与顺应,理解人性的规律,顺应本心的节奏,才能走得更远。
展开...
  • qw1.jpg
做跨境电商,不卷不一定是好事,太卷也不见得没机会。 有新手卖家问我:是不是找那种完全没人卖的类目,更容易赚钱? 说实话,真正没人碰的类目就两种情况:要么需求少得可怜,连老卖家都懒得做;要么藏着你搞不定的门槛,比如认证巨麻烦、供应链被大佬垄断。 选品不要盯着,盯着0竞争,要看有需求但没被满足好的市场。真正能赚钱的类目得满足俩条件:关键词每月搜索量至少5000+,而且卖得最好的那批产品,评论数还不到500条,关键是长得都差不多! 其次就是要从差评里挖金矿,比看爆款更靠谱!这就要我们专门去看同类产品的差评,像功能不行的、体验不好的、材质差的..这类,这些差评里藏着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比看100个爆款链接都有用! 做跨境电商,不要别硬找蓝海,尽量在成熟市场里搞创新。千万别想着找全新赛道,你想啊,要是一个东西没人卖,你还得花钱教用户为啥要买,成本多高啊!不如选那种有点竞争但不多的市场。 选品不是找蓝海,是自己造蓝海! 很多人选错品的根本原因,是总想着找个没人的地方躺着赚钱。但现实是,你更该想:买家天天骂的痛点,有没有办法解决?- 现在的产品有没有地方能升级...等等。 那些跟你说找到了完全不卷的类目的人,要么是不懂行情,要么就是想割你韭菜!选品说白了,不是躲着竞争走,而是想办法在大家都卖的东西里,做出别人没有的优势。 不要老琢磨走捷径,多去看看用户到底不喜欢啥、想要啥,再想想怎么用小改动解决大问题,这才是做好跨境电商必须走的路。
展开...
  • qw1.jpg
跨境电商,压力给到售后,懂的都懂。 最近不少人开始在推跨境电商,好像又发现了风口,去了就能赚到钱。 然而,洋人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 首先,洋人也不是智障,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产品。 我们的优势是生产成本低,但劣势是人多。 任何一个行业,马上就能瞬间涌进去一大堆人。 人多了咋办,大家卖的产品都一样,看天吃饭吗? 当然不是,绝大部分人会打价格战。 原本卖10块钱的东西,竞争者多了,就有人卖9块,8块,最后到3块。 然而,这产品的成本就有3块。 没利润了咋办,降低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内卷就产生了,不仅卷死了一大批工厂,连洋人也被卷死了。 据悉,很多做跨境电商的,现在都把重点放在售后上。 即,只要能把产品卖出去就行。 卖完了,消费者不满意,可以给你退换。 反正卖出去了,就算是强占市场了。 反正把同行卷死了,你就算是赢了。 我是做互联网的,响起今年年初的一款全球同服游戏,也就是《流放之路2》。 上个版本的时候,有不少人在游戏里搬砖,一天8个小时,一个月大约能赚个三四千块钱,还是不错的。 但到了这个版本,不到三天的时间,物价就被打崩了。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今年搬砖的人太多了。 本来要一个月饱和的产出,三天就到了。 本来一个材料能卖10块钱,但第二天开始,它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跌。 从10块钱到3块钱,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等到月底的时候,一个就只值几毛钱了。 最后就是,大家都没得吃了,等着饿死。
展开...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