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社区
BBS
圈圈
话题广场
跨境电商服务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浏览记录
学买卖 - 电商从业者社区
›
圈圈
›
平台
›
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成长圈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23501
收藏
加入圈圈
讨论区
成员列表
排序:
默认
最新
+ 发新帖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21
/ 221 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猫小妖
2025-8-27
+ 关注
跨境电商独立站是不是很难做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容易。 现在都是信息时代,基本想了解的东西都可以找到能了解的地方。 跨境基本都要以店铺为主,店铺就是一笔费用(不要管亚马逊,eBay 还是tk小店),保证金交了,那么就要考虑独立站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是希望不要通过平台在独立站成交?还是你是工厂的工贸一体,需要有展示工厂实力的需求。如果单纯做跨境电商,其实独立站并不是太重要,重要的应该是流量。 虽然现在独立站已经有非常多的选择,在我公司的服务体系内,独立站都是附送的。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公司,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流量入口才是关键。咱们最需要的是要有源源不断的人进店,购买。 所以在手上有点运营资金的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在社媒搞自己的账号,引流到你的店铺。最低投入最大收获。
收起
展开...
51
0
0
独立站
保证金
电商人太难
亚马逊工具人
2025-8-27
+ 关注
做亚马逊爆单了?刚核完数,今天对单量比平时翻了三倍,开心的我从床上弹跳起来。客单价45.99刀,说起来这品选得也算巧:采购价78块,海运摊下来单运费5块多,平台抽成扣完,一单纯利能落28刀。就这一款,今天净利润直接干到4200刀,按汇率算快3万了,抵得上平时一周的量了,有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收起
27
0
0
亚马逊
运费
盒子小伊
2025-8-27
+ 关注
跨境电商产品如何有效的控价。首先,完善价格体系规划。深入分析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竞品价格以及产品自身成本、运输、关税等各项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基础价格和价格区间。同时,针对不同的销售区域、渠道层级,明确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比如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因消费习惯和成本差异,价格设置应有所不同,为控价奠定科学基础。 其次,严格把控供应链环节。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确保原材料采购成本稳定,避免因供应端波动带来价格混乱。在跨境物流方面,选择性价比高、服务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协商好运费价格,可通过集中发货等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因成本变动而影响售价的情况。 再者,强化渠道管理。对跨境电商平台上的授权经销商严格筛选,签订严谨的价格管控协议,明确禁止低价倾销、随意调价等行为,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条款。同时,借助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各店铺产品价格,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并要求整改,对多次违规的取消授权。 然后,关注市场动态与汇率变化。跨境业务受汇率波动影响大,可通过适当的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风险对冲,减少因汇率不稳定导致的价格被动调整。此外,定期调研市场行情、竞品价格走向,及时调整自身定价策略,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维持控价的有效性。 最后,积极与平台沟通协作。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和政策,针对违规低价等情况,及时向平台反馈,借助平台的力量进行处理,如警告、下架违规商品等,共同维护健康的销售价格环境。 跨境电商产品控价需要多维度综合发力,才能保障价格稳定有序,助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发展。 控价 品牌控价 电商控价
收起
展开...
27
0
0
跨境物流
违规
清香白莲
2025-8-27
+ 关注
小区门口摆摊卖老花镜的王大叔,现在居然把货卖到了国外,靠亚马逊每月多挣好几千。你敢信?这事儿让我明白,亚马逊真不是啥高门槛的生意,普通人照样能做。 王大叔之前摆摊总抱怨生意不好,听人说亚马逊能把货卖到国外,他起初直摆手:“我连智能手机都玩不转,还做外贸?” 结果跟着邻居学了俩月,现在每天早上摆摊,下午回家处理亚马逊订单,忙得乐呵呵。 他卖的就是最普通的老花镜,选了那种轻量折叠款,说老外喜欢方便携带的。上架时不会写英文介绍,就用手机翻译软件一句句转,再让邻居帮忙看看。第一单等了 20 多天,是个美国老太太买的,赚了 40 多块,大叔专门请邻居吃了顿饺子。 现在他摸出了门道:选品就挑自己熟悉的小东西,像他摆摊卖啥,就往亚马逊上挂啥,不用瞎琢磨;回复消息用平台自带的模板,提前存好 “谢谢购买”“稍等发货” 这些常用句;发货找代运营帮忙,自己不用操心国际物流。 有人总说做亚马逊要懂英语、有资源,可王大叔连字母都认不全,照样把生意做起来了。其实啊,这事儿就像学骑车,看着难,真跨上去试试,慢慢就会了。 如果你也想多份收入,别总说 “我不行”。先从身边的小东西看起,说不定你常买的钥匙扣、指甲刀,在国外就挺抢手。评论区聊聊你觉得啥东西能卖去国外,咱一起琢磨琢磨~
收起
展开...
45
0
0
评论
选品
运营选品
进击的狗磊
2025-8-14
+ 关注
95后的跨境漂流记 作为一名95后亚马逊卖家,我想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跨境生意经。做这行8年,我曾一个人打理8家店铺,月纯利超40万,新品起爆率能到79%。想给刚入行的朋友提几个关键点:这行能做,尽量自己干,选品是重中之重。不少新手都好奇0到1该怎么起步,起步前也容易忐忑,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 先说市场。总有人问我: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还能进场吗?想想看,100年前就有人开餐馆,到今天不还是有新的餐馆开张?有人抓住风口赚了钱,也有人方法不对,最后亏了本、关了门。这说明普通人创业,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跨境电商也是如此。所以结论是:新手完全可以进场。 再说说产品。选对产品是打造爆款的关键,产品没选好,运营能力再强也白搭。我主要做欧美市场,每个月都有新品冒出来成为黑马,这说明这个市场还有很多机会。产品选得好,消费者才会持续买单。比如去年我做的假发产品在美区卖爆了,一天能出上百单,这就是找对了市场偏好的结果。即便在大家说创业环境不好的时候进场,我依然能往前冲,靠的就是在产品上下功夫。 选产品:一方面,靠高频词摸清买家喜好。核心是抓住目标人群的需求,要是搞不懂买家想法,就用数据来说话。我常用Helium10的cerebro功能选爆款,在搜索框里输入同类目大卖的ASIN,或者自己产品的ASIN,找到产品的高频词,就能了解买家偏好。 另一方面,多关注亚马逊站内榜单。像New Releases、Most Wished For、foundit on Amazon这些榜单,都能给选品带来不少灵感。 还在犹豫的朋友们,会员日马上到了,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收起
展开...
38
2
0
亚马逊
选品
运营
跨境电商创业者
2025-8-27
+ 关注
2028年跨境买卖要干到3.3万亿美金,老卖家却甩一句:死记经验就是等死。 他们盯着“物流48小时、退货率低于2%”这几个数字改仓库改客服,因为平台把流量按这几条打分;新卖家只会抄爆款,结果货还在海上漂,店就被降权。 痛点问到底,有人把宠物吹风机改成静音版,一单毛利翻三倍,这就是问“买家半夜开吹风机怕吵谁”问出来的。 各国关税一周一调,系统通知只给48小时,谁晚半天更新税号,货就被卡海关。 市场大不代表你能分,搞懂规则再冲,你愿不愿意为这三个数字动仓库?
收起
展开...
24
0
0
流量
爆款
物流
3C亚马逊
2025-8-27
+ 关注
我有个朋友,和湖南那位90后小伙一样,白手起家做跨境电商实现逆袭。近年来,跨境电商可是普通人逆袭的热门赛道,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突破2.1万亿元呢。 他一开始也是小白,选品时避开了卖手机壳、数据线等标品的红海,用“三高法则”找到了像“宠物降温垫”这样的蓝海产品。选了成本低、利润高、复购属性强的日用品。平台选择上,新手期选了全托管模式的Temu,不用操心运营客服。慢慢积累经验后,业务越做越大,现在已经从一无所有变得财富自由,月入轻松过十万,真是太牛了!
收起
展开...
25
0
0
客服
全托管
数据
Cynthia
2025-8-27
+ 关注
亚马逊的坑是真的多,心情就像过山车 前几天亚马逊出单了,本来还挺开心,仔细一看是预售。我忘了改产品发售日期那些,也不知道要取消预售计划,白白浪费了20多天的新品扶持期,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收起
26
0
0
亚马逊运营
产品
货代
可爱多
2025-8-15
+ 关注
新品初期如果想顺利推广,打上用户标签是很重要的,你要让系统明白,你的产品是为什么样的人群准备的?标签打准了,后续启动的时候,系统才知道到底该推什么样的流量给你? 那么到底怎么去打标签呢?初期的流量精准度很重要,如果你在初期,就给了链接大量的泛流量,很容易造成转化率偏低。系统就会有比较大的概率,抓不准你的用户群体,造成后续的推流紊乱。甚至有可能会判定你不是一款好产品,进而减少推流。 所以,现在的新品,尽量在初期就要追求高转化,优先去沉淀一些相对精准的流量,尤其是那些包含产品应用人群的关键词,要去重点关注。等用户标签打上了,流量入口逐步打开了,后续再去慢慢拓展泛流量。 对于一些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打标签需要的时间会更长,要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要觉得打了几天,感觉没啥用,就开始频繁动广告、换打法,这样是没有任何积累的。在初期你越乱动、流量就越混乱,标签就越难打上,最后越动越废。 新品期的节奏感把控很重要,提前把运营策略和广告架构想想清楚,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事?自己做个详细的规划表,一旦新品上架后,按照规划表,一步步去执行落地。执行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做好清晰的记录,经验的积累就是这么来的。
收起
展开...
49
1
0
关键词
标签
小苹果淘宝运营
2025-8-22
+ 关注
淘宝从八成份额跌到三成,不是市场变小,而是它把卖家逼到墙角。 平台规则一月三改,流量费年年涨,小商家烧不动钱就出局。 韩都衣舍当年一天卖十万件,现在仓库空一半,不是衣服不好,是船大难掉头。 亚马逊北美占七成,抽佣高但规则透明,卖家算得清账,才敢压货。 国内平台想赚快钱,改规则像翻书,逼得老板们学“小而美”,其实是保命。 研究对手、盯紧买家、砸钱创新,每一步都是烧钱赌命。 今天不割肉,明天就被割。 你还觉得大店就安全吗?
收起
展开...
41
5
0
亚马逊
商家
领跑学习
2025-8-22
+ 关注
亚马逊低客单价与高客单 首先来说定义,按照我自己的定义与理解,低客单就是低于20美金的,高客单则是100美金以上的,中等客单价为20 - 50美金,中高客单价是50 - 100美金。 低客单的数量往往更多,基本上所有类目中月出10000单以上的大多都是低客单,不过其门槛也相对较低,竞争也比较激烈。 不管是新手,铺货者,还是精品卖家都会涉足。它的试错成本低,数量规模大。 高客单的数量规模一般会小一些,由于其门槛高,对资金的要求也高,但是竞争小,利润会更好一点,生命周期也更长一点。试错风险高,产品退货、差评、恶搞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严重亏损。 不管是哪个价格区间的产品,我认为都要围绕“门槛”这两个字来开展,要思考一下我们能做的,普通卖家能不能做?新手能不能做?如果能做的话是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是否存在行业技术壁垒? 做跨境电商盈利的要素:信息差、时间差、性价比、品牌/产品溢价。
收起
展开...
50
1
0
电商
产品
行业
亚马逊阿兴
2025-8-20
+ 关注
想做跨境电商,亚马逊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平台,这地方是真有料,能帮你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好处可不是一星半点。 先说最实在的,它家的盘子太大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在上面买东西,每个月光是逛平台的用户就快2亿了,这流量池跟大海似的。不管你卖的是小家电、衣服还是手工制品,总有机会碰到对胃口的客户。就拿欧美市场来说,人家消费能力强,有时候一个小爆款,一天的订单量就能比国内小平台一个月的还多,这市场空间是真让人眼馋。 再说说物流,那个叫FBA的服务,简直是懒人福音。你不用自己找仓库堆货,不用操心怎么把货送到国外客户手里,更不用头疼清关这些麻烦事。把货往亚马逊的仓库一送,剩下的全不用管了——客户下单,亚马逊直接从最近的仓库发货,美国国内两三天就到,比你自己跑物流快多了。最爽的是退换货,客户退回来的东西,亚马逊会帮你处理,不用你隔着时差跟老外掰扯,省老心了。 平台的信任度也高得没话说。老外买东西就认亚马逊,觉得在这上面买不着假货,售后还有保障。所以只要你的产品图片拍得清楚、介绍写得明白,价格不离谱,很容易就能成交,转化率比那些小平台高多了。而且它保护卖家也挺上心,比如遇到故意给差评的,你拿出证据,平台就会帮忙删掉;要是有人仿你的产品侵权了,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对方的链接可能直接就被下架了,做品牌的卖家最吃这一套。 还有那个A9算法,看着复杂,其实特懂用户。只要你的产品点击率高、客户给的好评多、买了之后退货少,就算一开始没花多少钱打广告,也可能被推到前面让更多人看到。不像有些平台,纯粹靠烧钱抢位置,小卖家根本玩不起。亚马逊上好多小品类的爆款,都是靠自然流量做起来的,普通卖家也有机会出头。 付款这块也省心,不用你自己算汇率,不用怕客户赖账。客户付的钱先由平台保管,到了结算日,直接转换成人民币打到你卡上,安全又方便。 当然了,亚马逊也不是捡钱的地方,外面有骗子盯着,运营起来也得花心思。但单说平台本身,它给的支持是真到位,能帮你解决跨境生意里的大半麻烦事。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平台再好,选不对产品、摸不清规则,照样可能栽跟头。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想在亚马逊上稳稳起步,到底该从哪类产品入手?又有哪些新手必知的“避坑指南”能少走三年弯路?关注我 带你进一步了解
收起
展开...
42
1
0
亚马逊
创业
售后
盒子小伊
2025-8-23
+ 关注
说实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做跨境电商是可行的。如果是当副业,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钱,真的不算难事。我认识的一个宝妈,每天等孩子睡后花2小时打理Shopee店铺,卖国内的儿童发饰和家居小件,三个月后稳定月入5000+。她没囤货、没投广告,靠的是“选品精准+轻量运营”——这说明,普通人做跨境副业,拼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选对路+用对方法”。 很多人一听到“跨境电商”,立马就打退堂鼓。觉得这事儿得囤货压钱,得懂外语,还得砸钱做广告,普通人根本玩不转。可转头看看那个宝妈,没仓库、没团队,英语就会几句日常的,照样把钱赚了。为啥有人觉得难如登天,有人却能轻松起步?不是能力差,是没看透跨境副业的真实门槛——它难的不是“有没有钱”,是“会不会找路”。 先说说大家最怕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觉得必须囤货。不少人一开始就想“要做就做全品类”,咬牙进一堆货,结果卖不出去,钱全砸手里。但宝妈没这么干,她卖的发饰、家居小件,全是找国内代发的。客户下单了,她再让代发商直接寄到国外,自己一分钱库存没压。其实对普通人来说,跨境副业的核心是“轻”,不是“重”。先卖别人的货,赚了钱再琢磨要不要囤,才是稳路。 第二个误区,觉得必须投广告。有人以为不花钱推,店铺就没人看。可宝妈的店,没花过一分钱广告费。她就盯着Shopee的“热销榜”和“长尾词”,比如看到“儿童公主发夹”搜的人多,就选几款样式特别的上架;标题里加“防滑”“不伤发”这种客户常搜的词,自然流量就来了。普通人没那么多预算投广告,不如把心思花在“让客户主动找到你”上,比砸钱靠谱多了。 第三个误区,觉得必须懂外语。有人一想到要和外国人沟通、写英文详情页,就犯怵。但宝妈就用平台自带的自动翻译,详情页先翻一遍,再对着同行的好文案改改;客户发消息,实在看不懂就用翻译软件,也没出过岔子。现在的工具早就帮普通人把语言门槛降下来了,真不用纠结自己英语好不好,能把产品卖点说明白就行。 其实普通人做跨境副业,关键就抓两件事:选品和轻运营。这两件事做好了,月入几千真不难。 先讲选品,别瞎选,就抓三个点。 1. 盯“小需求”,不凑“大热闹”。别跟风卖衣服、电子产品,这些品类竞争太激烈,还容易有售后问题。像宝妈选的儿童发饰,客单价不高,但国外家长愿意买;家居小件比如厨房收纳盒、浴室防滑垫,都是日常要用的,需求稳。选这种“小而美”的品类,竞争小,售后少。 2. 看平台数据,别凭感觉。每个跨境平台都有数据工具,比如Shopee的“卖家中心”里,能看到哪些词搜的人多、哪些产品卖得好。比如看到“宝宝辅食剪”最近搜索量涨得快,就找几款颜值高、安全材质的上架,比自己瞎琢磨强。 3. 算好“隐性成本”。别只看售价,要算运费、关税。重的、易坏的产品别碰,比如玻璃制品,运费贵还容易碎,售后能把你累死。选轻的、耐放的,比如布艺发饰、塑料收纳盒,运费低,还不容易出问题。 再讲轻运营,每天2小时足够,别搞复杂。 1. 把时间花在“核心事”上。每天不用盯着店铺看半天,就做三件事:一是优化2-3个产品标题,加几个热门词;二是回复客户消息,别超过2小时;三是看一眼销量,卖得好的产品多备几款类似的,卖不动的直接下架。 2. 借“外力”省时间。发货不用自己对接物流,找个靠谱的货代,客户下单后,你把地址发给货代,货代帮你打包、寄走,你只用付点服务费。详情页不用自己拍图,找代发商要图片,稍微修修就能用,省下来的时间多选几款好产品。 3. 别贪多,先把一个店做稳。有人一开始就想“多开几个店,多赚几份钱”,结果每个店都顾不过来,最后全黄了。不如像宝妈那样,先把一个Shopee店做顺,稳定月入几千后,再琢磨要不要拓展,一步一步来才稳。 还有几个坑,普通人一定要避开。 - 别囤货,除非你卖了3个月都供不应求,再少量囤点,不然别冒这个险。 - 别搞“全品类”,一个店就聚焦一个小品类,比如只卖儿童配饰,客户一看就知道你专业,更容易信任你。 - 别等“万事俱备”,很多人总觉得“我再学学外语”“我再了解了解平台”,结果等了半年还没开始。其实先开个店,上架几款产品,遇到问题再解决,比空想有用。 说到底,普通人做跨境电商当副业,拼的不是资源,是“务实”。你不用成为行业大佬,不用月入几万,只要选对小品类,用轻运营的方法,每天花2小时,就能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那个宝妈一开始也啥都不会,慢慢试、慢慢调,才做到稳定月入5000+。 别再光想不做了,现在打开平台,注册个店铺,选几款你觉得靠谱的小产品上架,比啥都强。毕竟,能赚到钱的,从来不是那些想得多的人,是那些做得早、走得稳的人。
收起
展开...
59
1
0
标题
广告
数据
爱吃橙子的猫
2025-8-20
+ 关注
亚马逊一夜之间收紧算法,流量突然倾斜到自营店,第三方卖家订单直接腰斩。 平台把搜索页前三行留给自有品牌,因为自营利润更高、退货率更低,亚马逊想用这一招稳住财报,让华尔街继续给它高估值。 卖家现在只有三条路:涨价,广告费翻倍,或者把库存移到独立站。 涨价等于把客户推给竞品;广告费翻倍等于给平台打工;独立站没有自然流量,烧钱的坑更大。 供应链端更惨,美国港口拥堵,空运价一周内跳涨三成,平台却把发货时效从十天砍到七天,晚一天就扣绩效。 亚马逊这么做,是为了把物流压力转嫁给卖家,自己继续收FBA仓租。 政策也在收紧,欧洲站突然抽查CE认证,大批链接被下架。 平台想提前扫清合规风险,避免被欧盟罚款,于是先拿中小卖家开刀。 卖家唯一能反击的是把用户拉到私域,用邮件和短信反复触达,把一次性买卖变成长线复购。 谁先把客户留在自己手里,谁就能熬过这场洗牌。 你觉得亚马逊下一步会把流量全锁死吗?
收起
展开...
39
1
0
处罚
诱导第三方
流量
一耕哥哥
2025-8-20
+ 关注
纵观所有跨境电商平台,只有亚马逊可以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赛道,平台机制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都是做亚马逊的 因为亚马逊的链接一旦做起来了,就是固定资产了。我的一个标品链接已经做了五年多了,每个月躺平依然能创收20多W。 亚马逊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越做就会压越多资金,但只要控制得好,只是把赚的部分钱再滚进去罢了 我们公司,初期投入不到50W,已经做了第八个年头了,目前压的资金超过1000W,后面追加的投入都是赚回来的 大把人说亚马逊是坑,那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带着几十百来万冲进来,就想来捞金,怎么可能?要是砸钱就能做好,那根本轮不到你,你那百来万算什么? 无论做什么,要么自己去找家公司上班先学会了,再慢慢尝试,要么就是身边有做得好的朋友亲戚愿意真心带你,而且你自己足够自律,学习能力跟勤奋缺一不可 钱难挣,屎难吃,历史不断证明,想要暴富的,最终都是韭菜。提升认知,才是提高收入最根本的途径。
收起
展开...
49
3
0
跨境电商
运营
复盘运营
2025-8-23
+ 关注
来,今天刷到一评论说普通人做跨境电商现状: 干不过平台 ,平台会根据你的投流费进行匹配 ,保证圈住你 ,让你觉得又有点希望 ,最后连自己的基本工资都挣不到[破涕为笑] 好像是真相了 扎心 所以从没碰过跨境卖货的局外人别再问:普通人做跨境电商还有没有机会了……
收起
30
1
0
跨境电商
电商
评论
狂怒
2025-8-23
+ 关注
亚马逊砍了流量阀,卖家才发现这几个月根本白干。 平台只把4.5星、50条以上评论的产品推上前排,没有这些,广告烧钱只换来零点击。 卖家把竞品前10页的关键词全扒下来,塞进标题和五点描述,再拿手动广告筛掉高花费低转化的词,留下的是便宜又精准的流量。 接下来是评论,VINE计划送三十个产品给顶级测评人,送出去的是货,换回来的是门面;再塞一张写着“希望听到您的真实声音”的卡片,买家心软就给了五星。 差评来了,半夜三点秒回邮件,退钱补发,换走那条扎眼的黑星。 这套动作重复三遍,排名往上爬十位,对手只能看着。 社交账号同步发优惠券,粉丝点进来又填一波销量,系统判断这货有人要,自然流量继续涨。 流量和评论死死扣在一起,差一个就全盘塌。读者觉得只靠S单也能冲?敢赌吗?
收起
展开...
38
1
0
评论
S单
广告
橘子汽水
2025-8-22
+ 关注
亚马逊个人创业是可行的。我认识个朋友,之前上班压力大,就单干做亚马逊。他复盘后选定这个平台,花半年时间让业务稳定下来,现在月入3万左右。 亚马逊创业方式灵活,在家就能办公,省了实体创业的诸多开支。注册店铺成本也低,注册家公司就行,很多城市跑一次工商局搞定。投入小,小白也能试试。 要是没产品资源和专业技术,无货源模式简单易上手,用ERP系统采集国内商品,翻译后加价卖,赚汇率差。不过前期最好接受专业培训,别盲目操作,不然店铺可能就没了。
收起
展开...
39
2
0
货源
创业
产品
刀叔风向标
2025-8-20
+ 关注
做跨境电商,不要赚太辛苦的钱 最近常有人问我,做哪个品类最赚钱?我一般都会问他你想赚什么样的钱,其实不是所有钱都值得赚,辛苦钱往往最不值当。 什么是“辛苦钱”?一是盲目追求规模。有卖家一年内将SKU从5个扩到50多个,销售额翻倍,利润率却从22%降至7%,还得耗费大量时间处理库存和问题,得不偿失。二是欲望与能力不匹配。约65%的新卖家追逐热门品类,陷入恶性竞争。有新手做厨房类目,ACOS高达58%,月销千单也难盈利。三是利润低微。一款低价配件月销不错,但扣除各项费用后每单仅赚1.7美元,处理客诉的时间成本远超收益。 做跨境电商,要想轻松一些,还是要做小而精的细分市场,避开红海竞争,像一些冷门的品类,毛利率能超30%。其次就是选退货率低、纠纷少、结构简单的产品,如模块化产品,能给自己省出时间思考长期策略。 做跨境电商,目标应是“做优”“赚好”,而非“做大”“赚多”。要评估产品组合,淘汰低毛利、高退货、客诉多的产品,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产品上,毕竟经营的终极目的是拥有更好的生活。
收起
展开...
29
1
0
跨境电商
类目
产品
小冬哥聊电商
2025-8-15
+ 关注
创业干电商干了这么多年,我认为电商其实是很难做大的,90%的卖家最终还是要走“小而美”的模式。 核心就是因为电商这个行业,变化真的太快了,平台的规则不停的在调整,流量获取渠道一直在变化,甚至连平台自己也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市场竞争。比如说:淘宝,刚开始最牛的时候市占率超过80%,而现在呢?只剩不到30%了。 这么快的变化,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学习调整能力,很难适应的。一个老板再牛,你也不可能同时能把控所有变量。况且船大难掉头,一旦规模稍微起来了,你再想做变革,阻力就会非常大。因此你想长期保持高增长,是极其难的一件事情。比如:韩都衣舍,曾经也牛的不行,现在照样没了。 跨境其实还稍微好一点,渠道这块相对很稳定,变化没那么快。亚马逊的护城河是很深的,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常年稳定在70%左右。虽然咱们干亚马逊的,问题烦恼也是一大堆,抱怨也贼多,但是你跟国内的这些平台比一比,相对算是比较幸福的了,所以兄弟们,得知足啊! 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果团队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产生亏损了。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转向小而美模式。人贵在自知,时刻保持敬畏心,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很重要,你觉得呢?同意的点赞!
收起
展开...
193
1
0
跨境电商
创业
电商
歌巫嗯
2025-8-20
+ 关注
跨境电商精铺选品,真不是靠学就能行的,更多得靠悟。新手常陷入“唯选品论”误区,以为选对产品就能盈利,可选品在电商全链条里也就占30%,剩下70%涉及视觉、运营、售后等环节。比如产品好但图片差、介绍不清,或者售后不到位,照样卖不好。 我做亚马逊精铺,有老店和新店。选品时,跨平台选品法很实用,像在TK上火爆的潮流饰品,亚马逊反应慢,可找来作为选品参考,但要注意侵权问题。还有从亚马逊新品榜细分垂直类目选品,避开大商家,找销量高、趋势好且竞品少的小类,这都得自己在实践中去悟。
收起
展开...
31
1
0
亚马逊
标题
运营
电商Mrsitres
2025-8-19
+ 关注
防止跨境电商账号关联,核心是让每个账号看起来像“不同主体在操作”,记住这几点就行: 网络上,每个账号配独立IP,就像各用各的手机号,别共用WiFi或VPN,避免平台发现“地址相同”。 设备上,最好各用各的电脑/手机,别在同一台设备上切多个账号——平台能查到设备的硬件信息,就像同一台手机登俩号,很容易被认出来。 注册信息要彻底分开:姓名、地址、电话、邮箱都别重,哪怕改个符号都不行,平台对“相似信息”很敏感。 操作时别太“同步”:一个账号早上登,另一个就晚上登;产品描述别复制粘贴,改改 wording;回复消息的语气、速度也稍微差异化。 支付和物流也独立:各绑各的银行卡、PayPal,发货地址别重复,哪怕是不同的仓库也行。 最后别违规,S单、侵权会让平台盯得更紧,关联风险也会变高。做到这些,就能大大降低关联概率。
收起
展开...
71
1
0
产品
违规
物流
别闹iii
2025-8-20
+ 关注
这个跨境电商交易会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人山人海的,但是实际上整体质量又感觉略有下降,不如几年前那么干货满满的,反倒是服务商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整个的展会里面服务商都接近三分之一了…… 据我所知,这几年有不少人都直接从跨境电商从业者转行做服务商或自媒体去了,不是卖课就是卖服务,只要脑袋会想、嘴巴能讲就行,风险的确比直接做跨境电商低多了。
收起
37
1
0
跨境电商
自媒体
亚马逊跨境阿布
2025-8-19
+ 关注
做亚马逊的去做沃尔玛会发现有点相似 而且很容易 因为沃尔玛对标亚马逊 但很多基础不完善 比如亚马逊ean或者upc码不能随便搞 而沃尔玛直接生成器的就可以 但是沃尔玛自然流目前真的好好 跨境直发还有机会爆品 简直无货源的梦中平台 但是窗口期会很短 现在开店,风控等越来越严格了跨境电商
收起
展开...
28
1
0
亚马逊
开店
独角豹
2025-8-21
+ 关注
为什么我选择做亚马逊 2016年我一个业务员在阿里巴巴国际站认识了一个美国客户,下单了,做了一年,订单金额大概30万美金,我们的利润也还不错,2017年继续返单开发新产品,数量比以前多了。这个客户是做亚马逊的,那时候我没接触亚马逊。但是我从做生意的角度看,我卖给他,他在平台上卖给终端客户,如果我直接在平台上卖是不是利润更高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就到处找机会去听各种免费的培训,虽然没有学会,也是大概了解了这个平台,我不懂英语,传统外贸开发客户已经很难,那时候就决定招运营做亚马逊开辟一条新路,事实证明我选择的正确性。对于我一个以前做采购的,不懂英语的,亚马逊真的是为我定制的,我可以控制我的生意,不用怕业务员跑了带走业务,现在每年业务增长的量比以前传统贸易更快。
收起
展开...
27
1
0
外贸
出口外贸
电商人太难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21
/ 221 页
下一页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搜索
圈主
橘子汽水
等级 1
+ 关注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
圈圈地址
[
复制
]
橘子汽水 创建于 2022-9-7
手机APP
小程序
公众号
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