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成长圈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22815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我跟我朋友副业就做的跨境电商,倒不是说给这行贴金,实话实说跨境电商这行无论是从前景看还是钱景看,都很值得做。 多少人觉得跨境电商是大佬玩的游戏。开口就是要囤货压资金,闭口就是得懂外语懂规则,其实都是被表象吓住了。我那朋友三年前入行时,手里就3万块,英语只会蹦单词,现在每月副业进账5万+。 靠信息差把门槛当纸老虎。他第一年压根没囤货,用的是“一件代发”模式。在1688找供应商,在亚马逊挂链接,客户下单后直接让工厂发货。头三个月就靠这模式赚了2万,连仓库都没租。 错误认知里藏着机会窗口。很多人觉得跨境电商得懂国际物流,其实平台都有官方仓。他用亚马逊FBA,把货发进平台仓库,客服物流全由平台搞定。自己只负责选品和运营,比国内电商还省心。 他的第一个爆品选得很刁钻。在谷歌趋势里发现“宠物智能喂食器”搜索量飙升,又去亚马逊看评论,发现同类产品普遍差评“续航短”。他找工厂定制了加续航版本,定价高出同行20%,三个月卖了8000台。 这就是典型的需求深挖法。他说选品不是看什么热门,是看热门里的痛点。用工具查关键词搜索量,用爬虫爬用户评论,把差评里的高频词列出来,就是产品改良方向。 物流成本控制有门道。他算过一笔账,发DHL国际快递,一单运费能吃掉30%利润。后来改用中欧班列专线,运费降低60%,时效只慢三天。很多人不知道,跨境物流有多种渠道,价格差能达到5倍。 平台规则里藏着流量密码。亚马逊的A9算法重产品权重,他把 listing 里的关键词密度做到8%,图片用7张场景图,详情页加视频解说。同样的产品,他的链接点击率比同行高40%。 去年他搞了个骚操作。在Temu上做低价引流,把一款成本20元的手机支架卖9.9美元,亏着钱冲销量。等链接权重起来后,在详情页关联高价配件,靠配件赚回成本还倒赚30%。 这背后是平台玩法的底层逻辑。他说每个平台都有流量倾斜机制,低价冲量是为了拿到更多曝光,再用高毛利产品盈利。很多人只看单品利润,看不到组合拳的威力。 普通人怎么做?他给了三个步骤。先花一个月研究平台规则,把亚马逊的卖家大学课程全刷一遍。再用Jungle Scout选品,设定“月销量1000+,评论数少于500”的筛选条件。最后从一件代发开始,别一上来就囤货。 他自己踩过的坑也不少。第一次发FBA仓,因为没贴商品标签,被亚马逊拒收,来回运费亏了5000块。后来专门做了个checklist,从产品包装到标签打印,每一步都按流程走。 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卖货,是做全球化的资源整合。国内供应链的价格优势,海外市场的需求差异,中间的信息差就是利润空间。他说现在东南亚市场兴起,越南、泰国的消费者对中国商品需求旺盛,又是一波机会。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总说“跨境电商太难了”,却连平台注册流程都没看过。不是机会少,是认知停留在三年前。当国内内卷到极致时,海外市场的蓝海就在那里,缺的是跨出去的第一步。 他现在正在布局独立站。用Shopify建站,在TikTok投广告,把流量引到独立站成交。一单利润能做到亚马逊的两倍。他说,做跨境电商不能只依赖平台,得有自己的流量池。 财富机会从来都藏在认知边界外。当你还觉得跨境电商是“高大上”的生意时,有人已经用国内电商的玩法在海外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不是要你立刻辞职all in,而是让你看看,除了国内市场,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你的副业机会,可能就藏在你看不懂的跨境电商里。不用懂高深的外语,不用投大笔资金,从研究一个产品开始,从注册一个账号开始。改变,从打破“我做不了”的思维开始。
展开...
俩娃妈妈一个人做跨境电商,我上岸了 - 俩娃妈妈被裁21个月跨境电商创业20个月,就是这样做起来的。 一个人不会英语怎么做? 一个人那么多的工作量能完成吗? 一个人没有实战经验怎么办?货品采买通道?供应商怎么来? - 前言:88年今年37岁了。曾经在某化妆品集团销售负责人。因公司的岗位调整,在2023年11月被裁再到跨境这条路,因为大龄且又是一个新的领域。这是绝路自救也是背水一战。 因为自己一个人居家创业没有团队,没有困难和问题是不可能的。 跨境电商不会英语怎么办?我们的运营后台是中文的。哪怕是查看一些英文的资料或者网站。现在翻译软件太多选择啦。文档翻译、实时对话翻译等。 - 一个人做跨境电商,日常的运营工作量不少。如何能更让工作效率更高? 工具用对了,事半功倍。钉钉Ai表格待办事项管理,日/周/月/年的工作管理中,用表格做好分类管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表。自己创业需要自我时间管理,巧用工具真能治好拖延症。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且提高效率。 1、跨境的进货价格、申报价、活动价、前端价格波动及销量 2、平台的结算及回款统计 3、供应商的款项及发货 4、月末结余的统计(进销存) 5、日常工作的管理。采买/供应商走访/催订货等 结合自己的琐碎及各项工作事务的推动。为了不出错和高效率完成工作,钉钉Ai表格能直接套用。 近期钉钉Ai表格开放了100多个电商模版,以前都是要花钱才能用。 就说跨境商品营销话术模版,一次能输出几十条。在写商品详情页可以直接套用。升级的模版涵盖了利润管理、库存管理、销售报表等日常电商用到高频模版 一个人没有实战经验怎么办? 前期一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现在线上的采买通道真的很便捷。哪怕不去展会都有很多选品通道。产地选品/线上选品/展会选品。 关于供应商的积累,是在我们合作沟通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打交道,出品/产能/诚信值等多维从而判断是否属于能长期合作的供应商。 现在是信息时代工具用对了,相当于我们也有了左膀右臂。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钉钉的Ai表格、以及翻译工具、图片处理工具、剪辑工具等等。选对了都是好帮手。 所以一个人做跨境电商,也是磨练自己的过程。 创业这条路虽然辛苦,但是充满希望。
展开...
  • qw8.jpg
  • qw7.jpg
  • qw6.jpg
  • qw5.jpg
这年头做生意都得悠着点,低调、闷声发财才是王道。拿亚马逊这个行业来说,枪打出头鸟,只要你排名过于靠前,很容易会被对手盯上,接着各种你想象不到的操作,一股脑儿全来了,我就问你能不能扛得住? 聪明的卖家都会藏拙的,不会盲目去追求什么破BS标志,没意义的。都在想着办法藏销量,把爆款分散到不同的店铺,卖得好的链接顶多排个小类20-30名,这种很难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整个项目的运营相对会更稳定。 甚至现在连平台都在抢你的生意,只要你的量起来了、市场足够大,搞不好亚马逊就要去搞自营,跟你抢市场、抢流量,你觉得你能干得过平台吗?量大有利润的生意,平台自己一定会干的,即使现在没干,将来迟早也会干的。 所以开发的时候要尽量避开一些,大市场标品。这种品类,量如果大了,很容易被平台盯上的。一些小市场的非标品、定制品类,亚马逊看都懒得看一眼,是不可能会干的,这也是小卖家的生存机会。 这年头,生存空间都是靠错位竞争抢出来的。一个赛道所有人都觉得好的话,那基本上就没你什么事儿了。你要干的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又有利润空间的小赛道,或者是在红海中去找蓝海,挖掘一些差异化的机会。哪怕辛苦点,多干几个赛道,总比你每天担惊受怕要好吧? 低调点不是什么坏事,你觉得呢?同意的点赞!
展开...
最近有个朋友看到他以前的同事转行做了跨境电商后月入十万左右,他也想转行,想选的平台是亚马逊。由于他没人带也没从事过这行,算是从零开始,现在小心翼翼地在了解和摸索中。 我通过另一个在广州电商公司工作的朋友了解到的亚马逊的情况是这样的。 这几年亚马逊市场依然是具有增长潜力,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2023年已达到1.83万亿元,增长20%。 但同时,亚马逊面临来自Temu、SHEIN、TikTok Shop等新兴平台的竞争,流量争夺加剧导致卖家利润空间收窄。 亚马逊的优势是,作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物流体系(FBA),为卖家提供了触达全球消费者的便利渠道。 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上的表现持续增长,过去两年销售额超1000万美金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近60%。这说明平台仍有很大潜力。 但挑战也不容忽视,最主要的是成本上升的问题,包括广告费用(CPC)上涨、佣金提高、物流和人力成本增加等。 根据一些数据,FBA费用年均涨幅达5%-8%,广告CPC成本同比上升15%。同时,亚马逊平台的规则趋严,对产品质量、品牌注册、合规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真的要决定干,对于新手卖家,需要准备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双币信用卡等材料;还有建议是新手从北美站开始;发货方式推荐FBA(亚马逊物流)虽然费用较高但省心;选品方面建议选择轻小、不易损坏、利润较高的产品。 同时,还建议新入局者优先选择细分品类,初期投入控制在15万以内。 从风险角度看,亚马逊店铺入门门槛较高,表现在注册困难、对产品要求高、需要英语能力、封店风险以及需要不断学习平台规则的变化。 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你们觉得现在跨境电商还香吗?
展开...
  • qw1.jpg
失业后,在亚马逊找到新的人生目标 说真的,从公司出来那天,我反倒松了口气。不再为月底的KPI熬夜,不用应付办公室里绕来绕去的人际关系,更不用看着工资条上的数字,算着什么时候能攒够首付。 以前总觉得朝九晚五是安稳,可真到了35岁那道坎,才发现所谓的安稳,不过是给别人的梦想添砖加瓦。我做了十二年的运营,每天盯着后台数据,优化着别人的店铺,转头想想,自己的日子却没什么起色。 失业后没急着投简历,倒是把攒了几年的想法翻了出来——做亚马逊跨境电商。一台旧笔记本,一个二手货架,从选品到打包发货全自己来,第一天连英文物流单都填不利索。 有人说这行早饱和了,可我总觉得,再挤的赛道,也有空隙留给肯琢磨的人。盯着国外的节日找灵感,看小众论坛里的讨论挖需求,凌晨爬起来跟海外客户聊售后,慢慢也就摸出了门道。现在一个人管着两个店铺,忙起来连饭都忘了吃,但看着后台的订单提醒,比以前拿年终奖还踏实。 上个月算下来,除去货代、仓储和平台费用,到手两万出头。给女儿交了兴趣班的钱,给爸妈换了台新空调,剩下的存进卡里,看着数字一点点涨,心里比什么都稳。 确实不容易,选品错了压一堆货,遇到恶意差评能愁得睡不着,有时打包到半夜,腰都直不起来。但比起在职场里看脸色、被PUA,这点累算什么?至少赚多赚少全凭自己,不用看谁的脸色,不用猜谁的心思。 现在每天睁开眼,想的是今天要优化哪个Listing,哪个产品该补货了,虽然也有焦虑,但更多是为自己打拼的劲儿。人生哪有什么固定路线,与其在别人画的圈里打转,不如自己趟出条路来。反正都是过日子,为自己忙活,再累也心甘
展开...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