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卖家圈

淘系卖家经验交流圈子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80249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电商人都在关注的涉税新规来了。这两天,《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发布,不少电商卖家都开始紧张了。首先要搞清楚一点:这不是“电商税”国家没有专门的电商税种,这次的核心是:电商平台将你的店铺销售数据,直接报送给税务局。比如你在天猫开店,那天猫就会把你的交易数据上报。按照规定,7月开始统计,统计到9月,10月份报送数据,也就是一个季度的数据汇总。税务局拿到这些数据后,大概率会把你的店铺销售额和营业执照主体的销售额做比对,差异过大就容易被标记为异常。那这对电商人到底有什么影响?这里分几类讲清楚: ✅ 年销售额120万以内的小商家这类属于免税范围,平台报送数据对你没影响,正常申报就好。 ✅ 年销售额300万以下的店铺建议直接走“小规模 + 核定征收”模式,按实际流水申报就行,成本控制在2%-3%左右,影响不大。 ✅ 销售额在400万左右的店铺建议评估一下是否需要压低店铺销售额,比如通过减少投放,或分拆多个店铺分摊流水,尽量控制在300万以内。 ✅ 年销售额千万以上的大店这部分是重点监管对象,建议老老实实做账,准备好相关成本发票,包括:房租、水电、物流、直通车、工资、原材料等。只要账做得规范,综合税负控制在3%左右是可行的。唯一的难点是:部分供应商开票要加点,可能会拉高7%-9%的采购成本。简单说一句:这次政策是数据互通,不是增税税务避坑
展开...
  • qw1.jpg
前几天所讨论的关于电商投流费会被认定为广告费用,并且超出总应收15%的部分依然会被收取税费的事情,有粉丝说,我们中小商家,本事投流费用也不高,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这个其实是只看到了税费这个层次,我们应该还要看的更深层次一些。 这个政策出来,首先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投流占比很大、而且利润空间紧张的店铺(当然,对于利润空间大的店铺也有影响,但是他们还能支撑),因为按照新规,超出15%部分征收企业所得税,一下就是25%,很难受,甚至可能就是亏本。所以会直接导致商家更改投流费用的预算,减少投流。 当商家开始减少投流,最受伤的就是平台。以前笔记说过,平台主要收入就是广告、培训、各种软件工具费用、佣金等。而这两年因为平台之间的竞争,很多软件工具都免费了,平台开始全力推进卖流量的模式。现在突然被政策限制,商家不敢像以前那样去投流了,这必然导致平台营收受到影响。 所以预测一下,10月1以后平台会做出哪些改变呢? 1️⃣、平台可能会对一些免费了的工具逐渐开始收费。虽然不能出尔反尔,但是免费版功能阉割,升级版付费,还是可以做的。 2️⃣、流量更加向高佣金的店铺、活动倾斜,比如天猫店铺、提高活动佣金比例。 3️⃣、提高一些活动或者项目的佣金扣点,投流减少了,那就多收一些佣金,也算合理吧 4️⃣、罚款项目增多,处罚加重。为了保证营收,给商家多加一些电子枷锁,然后多做一些处罚罚款,这个比搞培训、收佣金来的更快。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个预测,仅供大家参考,不过有些方向已经是一直在进行的,只不过可能会加剧而已。所以,我们商家要早做准备,比如提前利用现在淡季,把价格拉升,提前留出这部分的空间给平台,不然到时候活动参加不了,没有流量,那就比较难受了 你们预测这次新规,对平台、商家还有那些冲击?一起交流下
展开...
  • qw1.jpg
现在做生意,大部分都在往线上走,线下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线上就是各种复杂的后台电商系统光是各种小版块就有几十个,包括不限于客服、订单管理、物流管理,还有对接云仓物流系统,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又是十几个板块,这些还都是优化过的,前期设置好,后面还要维护好。 线上生意确实是大方向,但那些复杂的后台系统,不是给小商家设的坎,是大平台的“标配”。小生意想在线上活下来,不用跟着凑复杂的热闹,得学会“抓核心、扔包袱”——把必须自己干的抓牢,剩下的全交给别人,反而比硬扛系统轻松。 别被“系统全才”绑架。小商家刚起步,根本用不上几十个板块。客服?微信就能聊,熟客多了建个群,比后台消息更直接;订单管理?一个Excel表格记清楚谁买了啥、发没发货,比系统后台还灵活;库存?卖一件划掉一件,每天花5分钟盘点,比云仓对接简单。有个卖手工饰品的姑娘,线上只在朋友圈卖,用手机备忘录记订单,快递单手写,一年照样赚十万。系统是工具,不是枷锁,刚开始能跑通就行,复杂的等规模起来了再补。 现成的工具能省80%的力。别想着自己开发系统,市面上的免费工具足够用。订单多了,用有赞、微店这类第三方平台,自带订单和库存管理,不用自己搭;物流对接麻烦,找本地的云仓代发,他们有成熟的系统,你只需要把货送过去,剩下的打包、发货、填单号全交给他们,花点服务费换时间,值。有个做农产品的,用拼多多的“先用后付”功能,连客服都省了一半,系统自动处理退款,他只负责盯发货。小生意的聪明,是会借别人的系统用,而不是自己造轮子。 把“非核心”的事全扔出去。线上系统里,只有“卖什么、卖给谁、怎么让他复购”是你该操心的,剩下的都能外包。客服外包给兼职宝妈,按咨询量算钱;图片处理找淘宝美工,一张图10块钱;连数据分析都能找大学生,用Excel给你出报表。有人开线上服装店,自己只负责选款和拍板,客服、发货、售后全外包,每天只工作3小时,利润比全自己干还高。小生意的精力有限,攥紧核心环节,把杂事甩出去,反而跑得更快。 线下的“笨办法”能补线上的短板。线上系统再复杂,也替代不了“见面的信任”。比如社区团购,线上接单,线下在小区门口摆摊自提,顺便让客户摸摸产品质量,比线上光看图片靠谱;开线上课程的,定期搞线下交流会,学员能见到你本人,复购率比纯线上高3倍。有个做烘焙材料的,线上卖货,线下每周组织一次免费烘焙课,客户觉得“看得见、摸得着”,哪怕线上系统简单,生意也比纯线上店好。线上是渠道,线下是温度,结合起来,系统的复杂就没那么重要了。 系统是为“生意”服务的,不是反过来。很多人做线上,被后台的各种功能吓退,其实是搞反了顺序——先有稳定的生意,再配合适的系统,而不是先搭系统再等生意。就像开饭馆,先得有客人来吃,再考虑用不用点餐系统,而不是先花几十万装系统,结果没人来。小商家线上起步,哪怕用最原始的方式(微信收款、手写订单),只要能卖出货、留住客户,就是成功的。系统的复杂,是给规模大的玩家准备的,你先把小生意做活,再慢慢升级也不迟。 线上生意的本质,是“把货卖出去、把钱收回来”,那些复杂的系统,只是让这个过程更高效的工具。对小商家来说,不用追求“全功能”,能解决“卖、收、发”三个核心问题就行。真等你一天发几百单、客户上千人,再花点钱请人打理系统也不晚。现在要做的,是别被系统的复杂吓住,用最简单的方式先让线上生意跑起来——毕竟,能赚钱的生意,哪怕用笨办法,也比空有一套复杂系统却没订单强。
展开...
展开...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