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卖家圈

淘系卖家经验交流圈子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80249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今天,淘宝一个规则又开始逐步生效了,事关重复铺货和商品发布规则。 以后那些夸大宣传,多店铺发布,同店铺重复铺货,sku低价引流等,都会被严查了。 ✅重复铺货 1、店铺中同时出售商品两件以上的。 2、重复铺货式开店,两家以上店铺且出售同款商品的。 处罚:整改下架商品、删除商品,限制发布新品、屏蔽店铺、监管账户。 📢对比以前表述更加严格了,只要是同款商品就可以认定为重复铺货开店,而不是同样商品。商家的小心思,平台很清楚。 ✅低价引流、品牌不一致、类目错放、标题品类堆砌价格不一致、邮费不一致、商品基础信息不一致等违规处罚也都做了调整,整改下架商品、删除商品,限制发布新品、屏蔽店铺、监管账户。 ✅发布商品要求商家要做出完整、一致、真实的描述,卖家应根据所售商品的属性如实描述商品信息,并及时维护更新,保证商品信息真实、正确、有效及符合普通大众的客观认知。不得对商品的质量性能、材质、功能、功效等作违法违规宣传或违背服务承诺;若卖家发布存在履约风险的售后服务信息(如卖家自承诺的“十年质保”、“假一赔十”等),需满足平台保障要求。 如果商家违规,买家向平台投诉的,卖家须以赔付红包的方式向买家赔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10%,且赔付金额最高不超过200元,最低不少于5元。 违规情形如下: 1、商品品牌、材质的描述违反一致性原则,引发买家误解; 2、对商品的功能、功效进行违法违规宣传,致使买家作出错误的购物决策; 3、商品信息违背普通大众的客观认知或存在履约风险,且拒绝按约履行; 4、商品宣传的核心要素与买家收到的实物不符。 若本规则与平台其他规则就同一赔付场景的赔付规定发生重合的,买家有权选择其一适用。 📢总体说来,平台这次又向提高商品品质方向又迈出了一步,所以在对于商品描述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这个我是非常支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击那些劣质商品,才能够根治卷低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达到扶优去劣的效果,才能够让真正用心做的商家有机会活动好的结果。 友情提示一下⬇️淘宝天猫商家,赶紧自查吧!
展开...
  • qw7.jpg
  • qw6.jpg
  • qw5.jpg
  • qw4.jpg
感觉没有坚持的必要了!电商十五年越做越萎缩甚至缩小没了!曾经不付费就是上传商品就可以出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前年开始已经渐渐付费了,那时还是有点免费流量的,偶尔开车也可以拿点单子算是正常的单子!不知道具体从哪天开始,店铺静悄悄的,需要完全付费了,满眼就是付费推广页面,这个充值多少那个链接充值多少,没有付费,你的产品下辈子都找不到!一旦付费就有些许访客量但是到访的不一定是正经人!有付费可能给你三瓜两枣,几个小单!但是一旦下单后很可能秒退,也有可能就特地等你发出货了再申请仅退款!稍不留意就得货财两空!因为某平台直接秒退款,根本不管有没签收! 不论如何,这个过程亏了快递费技术费还有运费险甚至也可能还有淘客佣金等!退货也如此,本身就是不想要,看着没有运费险的就随便申请一个质量理由,发个图片就可以赔付运费! 只要上传物流单号有物流了就给退款,也不管这个退货有没问题,是否损坏,是不是被调包了!可能收到垃圾也没办法讨回公道!还得费劲周折各种申诉都没用。想当初都是收到退货验证完好才可以给退款! 绕开某些不正常的情况,大部分曾经多么友好的买卖双方变成了无可言喻的关系!各种罚款接踵而至,各种流量分配的规则,越做越累!已经亏得没法继续!卖家俨然成了中间的弱势群体! 也更别提那些仅退款的事,令人窒息!当年没有这么多规则没有这么多的要求,只要诚心实意都能顺利成交!按理说,平台作为中间商,收取费用是应该的,比如技术费一些资金提现费用等,就像过去的那些年收费算是正常的。而流量是店铺的根本,没有访客还开什么店?但是当流量完全被作为一个卖点,注定不能长久! 中小商家必然买不起,也只能默默退出,头部的也不见得一定可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长此以往,大家还能继续付费吗?对平台有什么好处?当前消费低迷,本身单量就很少再加上各种规则,中小商家只能自动出局了!也不知道今后会有什么情况!
展开...
我那时做电商,就是边学边练 我是2011年开始做店的,也算是赶上了风口,让我有赚到钱。但我们那个时候做电商的,一样也有没赚到钱的。 就拿一些做电商没赚到钱的人来讲,他们并不是懒惰,也不是不努力,而是人的大脑天生就反人性: 想快速看到结果,恨不得今天上架,明天开单。 想避开难的东西,害怕失败,不愿试错。 所以他们蕞后放弃了做电商,没坚持下去。 而做电商,本身是没有捷径的,并且要反人性: 人性是想马上看到结果 → 做电商要能接受慢慢来 人性是不想学不想练 → 做电商就偏要去学去练 人性是怕难、怕麻烦 → 做电商要主动踩难点 我们那时做电商,核心其实只有两个字:学和练。 如何练?怎么学?先去抄作业,然后边学边练,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策略。 1,练主图:研究搜集30至50家同行主图的痛点和卖点,再匹配自己的产品,做出差异化。 2,练标题:收集上百条同行热销产品的标题,记录下自己产品用得上的关键词,把关键词结构记在小本本里,打乱顺序应用到自己的产品标题上面。 3,练详情页:收集50~100个同行热卖产品详情页,专门研究别人的结构。实际上可能你研究了二三十家,你就知道怎么吸引转化用户了。 4,练测品选品:我们那个时候做电商,爆款并不是选出来的,纯粹就是测出来的。就按照价值交换的理念,和差异化策略,测他一两百个品,早晚出爆款。 做电商,每天就搞明白其中一件事,边学边练,坚持30天、100天,你会发现自己真的不一样了,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电商能赚到钱的人思考的是:“我这样做,万一成功了怎么办?” 而没赚到钱的人却总想着:“万一我这样做,没结果怎么办?” 其实对于想做好电商的人来说,边学边练,才是通往结果的为一路径啊。
展开...
  • qw2.jpg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