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圈

亚马逊卖家成长圈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23599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两家跨境电商公司的老板,因为一次偶然的退款操作,发现了某境外社交平台广告投放与结算之间存在时间差,于是疯狂注册数千个广告账户,反复充值、投放、退款,在平台“霸屏”卖货,却几乎不付任何广告费——短短数月,造成广告代理公司超7000万元的损失。更令人咋舌的是,其中一名老板还用这种方式推广假冒名表!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裁定,两名老板均因合同诈骗罪获刑十年以上。这场“漏洞致富梦”彻底破碎。 事情要从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普通退款操作说起。老板黄某在日常投放广告时,员工意外发现:即便申请退款,广告居然还能继续播出一两个小时! 原来,由于广告服务商A公司与境外社交平台存在数据同步延迟,退款成功后,广告并不会被立即终止。而这期间产生的费用,最终会由平台向A公司收取——A公司因已退款,也无法向客户追讨。 黄某没有上报漏洞,反而觉得“发现了宝藏”。他立刻安排团队开始系统性“薅羊毛”:先小额充值,快速投放,然后立即申请退款。用这种方法,他们几乎零成本地占领了平台的黄金广告位。 初期“试水”成功后,黄某不再满足于正常账户限额。他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公司的营业执照,冒用身份注册新广告主账户——每个主账户能开7个子账户。就像滚雪球一般,他控制的广告账户迅速膨胀到5400多个。 同一时期,另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老板武某,从黄某公司跳槽来的员工那里得知了这个“秘籍”,也迅速复制该模式,操控了1800多个账户。 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这两家公司像两台不知疲倦的“漏洞榨取机”,反复进行“充值-投放-退款”操作。黄某公司造成5000余万元损失,武某公司造成2000余万元损失。 然而,调查进一步发现,黄某如此疯狂投广告的目的并不单纯——他主营的产品中,包括假冒的“劳力士”手表。 自2023年2月起,黄某团队联系假表供应商,通过精准广告引流,将用户导流至假冒手表的销售页面。仅案发时,就已售出假表331块,涉案金额46万余元。 也因此,黄某除了合同诈骗罪,还额外多了一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判决落地,两名老板均获刑十年以上 2025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黄某因合同诈骗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5万元; 武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两人不服上诉,但在今年7月,二审法院裁定维持原判。 此外,黄某公司多名员工也因参与销假,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一年不等。 钻空子不是“聪明”,是危险的开始 此案看似是企业“巧妙”利用规则漏洞,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合同诈骗。它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平台技术漏洞,还是结算机制缺陷,都不应成为非法牟利的工具。 真正的商业智慧,建立在诚信与合规之上。而当企业把“钻空子”当作商业模式,即便短时间内能获取暴利,也注定走向法律严惩的终局。 平台方也应从此案中吸取教训:必须加强财务风控、实时监测异常操作、完善账户审核机制。否则,“时间差”不止是损失金钱,更可能毁掉整个广告生态的信任基础。 “薅羊毛”之前,请先想清楚:你薅的是羊毛,还是自己的未来?
展开...
  • qw1.jpg
做跨境电商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日出了,在美国temu,我卖的越多亏的越多,海外仓和尾程费让我越来越郁闷,美国,你没有2-3个海外仓布局,一个海外仓就会一单多件卖的越多,海外仓和尾程费越多,卖家承受不了。用其他的什么科技单延迟单,就发生很多仅退款,客户又收到货,平台再罚你延迟到货,货卖出去了,货款没了。平台仅退款还延迟到货罚款不公平,平台的在线下单在运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卖家怎么办都在平台极低价格情况下没有赚合理利润的可能。 temu和拼多多都注册在中国,是中国企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平台和卖家不应该是地主和佃农的关系。 我感谢跨境电商平台让我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去,有了很多机会,但平台仅退款且延迟到货还罚款,平台自己没有物流和自己的海外仓,运费设置不合理还要强用在线下单才免延迟到货,有点佃农租地的感觉了。 国家希望大平台能带着卖家在国际贸易中取胜,赢得生态链的上端,但平台比这些小卖家新卖家更能承担风险,为什么风险都让这些卖家承担,让很多投入他们仅有钱的卖家当沉默的羔羊,就为了跟随你去海外趟市场。我只是一个小卖家,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有机会介入跨境电商,看着满电脑屏幕的仅退款,看着限制资金是因为延迟到货,还有无中生有的虚假发货,我一个新的小卖家卖出去的都是好卖的,我那里去虚假发货。
展开...
  • qw1.jpg
展开...
  • qw1.jpg
说实话,看到很多人天天喊穷却不肯行动,我真的又急又心疼!今年4月份开始,我咬牙坚持做跨境电商,四个半月时间赚了16万多。可能对大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我这个普通打工人来说,真的知足了! 这期间我付出了太多:每天雷打不动6点起床,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选品上架。一个人扮演着运营、客服、售后多个角色,最忙的时候连吃饭都在回消息。朋友约饭基本都推掉了,社交圈缩小到只剩客户和供应商。说真的,有时候看着别人朋友圈的聚会照片,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但付出总有回报!上个月新开的店铺,现在已经做到6000多美金的销售额了。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卖家,但作为一个副业来说,真的已经很香了! 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今天我就把全套玩法免费分享给大家,你只需要给我点个赞支持一下就好! 第一步:注册店铺 新手建议从亚马逊北美站开始,因为这个站点流量最大,涵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注册很简单,百度搜索&34;amz123&34;,找到官网右上角的&34;立即注册&34;,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这里提醒一下:注册时要准备好营业执照和双币信用卡,这些都是必需的材料。 第二步:选品上架 这是我总结的最高效的选品方法:直接去1688、中国制造网、包牛牛等货源网站找产品。找到合适的产品后,复制图片、标题和详情,适当加价后上传到自己的店铺。注意要选择那些有&34;跨境专供&34;标识的产品,这些供应商通常都支持一件代发。 第三步:获取行业资讯 跨境电商政策变化很快,建议每天花半小时在跨境头条、支付不严等平台学习最新资讯。这些平台上有很多大神分享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对于不知道选什么产品的新手,可以重点关注亚马逊的热销榜单、TikTok上的热门产品,以及各种促销网站。只要找到一个爆款,就够你吃半年了! 最后想说:跨境电商真的不难,难的是坚持和执行力
展开...
🔥 选品成功率90%的“独孤九剑选品法”!顶级运营偷偷在用,却从不明说…… 做亚马逊,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 但你是不是还在凭感觉选品?跟风上架?疯狂内卷?然后——库存积压、利润微薄、广告烧钱还不出单? 别急,今天我们就揭开那些“牛逼运营”绝口不提的选品核心方法论: 独孤九剑选品法。招招精准,直指爆品命门! 🤫 第一剑:总诀式 – 看清市场大盘,不碰红海禁区 真正的高手,从不盲目进场。 用数据工具(如Helium 10、Jungle Scout)分析大类目增长率、竞争热度、品牌垄断程度; 避开亚马逊自营占比>40%、头部卖家垄断>60%的类目; 选择年增长率>15%、供需未饱和的细分市场。 ✅ 口诀:不拼容量拼增速,不碰红海找蓝海。 🔍 第二剑:破刀式 – 破解用户差评,找到痛点即商机 差评,是最好的产品经理。 抓取竞品TOP10链接的1-3星评论,统计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如“break easily”、“too small”、“not waterproof”); 从差评中反推改良点,就是你产品的创新方向! ✅ 口诀:差评是金,改良即赢。 📊 第三剑:破枪式 – 锁定利润区间,拒绝亏钱选品 不算利润的选品都是耍流氓! 优先选择客单价 $25-$60 的产品(用户决策快、利润空间足); 毛利率必须>30%,否则广告一开立马血亏; 计算头程+FBA费用+佣金+广告占比,倒推产品成本线。 ✅ 口诀:定价定天下,利润是命脉。 🧩 第四剑:破箭式 – 轻小件优先,规避物流雷区 重货、大件、易碎品?新手勿碰! 优先选择重量<1kg、体积小、不易碎的产品; 避免需要类目审核、安全认证(如CPC、FDA)的品类; 供应链尽量靠近华南或江浙产业带。 ✅ 口诀:小件稳如狗,重货毁所有。 🧠 第五剑:破索式 – 跟踪平台趋势,借势政策红利 高手选品,看的是平台风向。 关注亚马逊新蓝海类目扶持计划(如最近火爆的户外、宠物、家居); 跟上低碳、环保、科技赋能等产品概念; 季节性产品提前6个月布局。 ✅ 口诀:平台风向,就是财富方向。 🧰 第六剑:破掌式 – 工具组合用法,数据代替直觉 靠感觉选品?你还在石器时代! 关键词搜索量>3W/月,说明需求稳定; 使用Keepa分析竞品历史销量、价格波动、排名变化; 反向查找哪些产品正在被“经常一起购买”关联。 ✅ 口诀:数据不骗人,直觉常骗你。 🧱 第七剑:破鞭式 – 供应链深挖,护城河在厂里 爆品生命线,在于供应链。 1688≠供应链,深入工厂谈独家改款、私模、成本优化; 样品阶段必须验厂、验线、验品控; 备胎供应商永远要有2-3家。 ✅ 口诀: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 第八剑:破气式 – 小规模试款,不大规模铺货 爆品是试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 首单下300-500个,用VC账号或轻小计划快速测款; 广告测试转化率>10%,立即追单; 连续2周不出单,立即清货止损。 ✅ 口诀:试错要快,止损要狠。 🚀 第九剑:破局式 – 矩阵打法,不押注单一产品 真正的高手,都是组合拳玩家。 每季度开发5-10款,成1-2款爆品即成功; 形成“流量款+利润款+形象款”的产品矩阵; 长期跟踪产品生命周期,及时迭代升级。 ✅ 口诀:不赌单品,赌概率。 📌 最后总结: 选品不是玄学,是科学+执行力的结合。 “独孤九剑选品法”之所以被资深运营默默使用,正是因为它: 系统化——覆盖市场、用户、利润、供应链、数据五大维度; 可复制——招招清晰,新人照做也能大幅提升成功率; 能避坑——绕过90%人选品会踩的雷。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足够干货,请点赞、收藏、分享给你身边的电商朋友!
展开...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