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卖家圈

淘系卖家经验交流圈子
创建于 2022-9-7 积分: 80249收藏
排序: 默认 最新
每天只干2小时,一年还能卖200万,这打法让熬夜加班的电商人瞬间破防 他把最耗时间的选品拆成两步。 三个兼职买手蹲在1688,各盯一个细分:家居收纳、户外露营、宠物用品。 关键词加利润表一筛,毛利不过30%或运费超15%直接扔掉。 第一次见他时,上午十点,他刚从健身房回来,T恤还带着汗味。办公室就他一人,电脑屏幕上是三个买手凌晨发来的表格,标着红黄绿三色——绿色是“可上”,黄色“待查”,红色“pass”。 “每天就干这两小时:看表,打电话。”他指着绿色那行,“这个宠物折叠碗,买手算过了,进货18,卖49,亚马逊抽成15%,运费8块,毛利正好32%,符合标准。我打个电话给厂家,确认能不能印我们的logo,500个起订给多少折扣,完事儿。” 这让我想起前同事老杨,做电商五年,天天熬夜刷1688,眼睛熬出了血丝,桌上堆着半米高的样品。“一天看200个品,看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还得盯订单、打包,累得直掉头发。”去年底算了笔账,流水100万,纯利才8万,还不如上班。 而他的三个买手,都是宝妈或兼职学生,按“成单量抽成”。家居类买手王姐,每天下午接孩子前花1小时,搜“空间节省”“免打孔”这些关键词,把符合的品填进利润表:成本、平台抽成、快递费、预估售价,公式一算,毛利不够30%的直接删。 “她们比我认真。”他笑,“王姐上次报了个衣柜分层架,自己先买了个样品,蹲在衣柜里试了三天,说‘隔板卡扣容易松,得让厂家加粗’。就这细节,上了之后没差评,三个月卖了8000个。” 运费那条线卡得更死。户外露营类的品,他只接折叠椅、睡袋这种轻小件。“之前有买手报过露营推车,说‘国外卖得火’,我一看重量,运费得25块,超了15%的线,直接pass。”他吃过亏,前年卖过户外烤炉,运费比产品还贵,客户收到货骂“不值”,最后全退了,亏了三万。 每天两小时外,他基本“不碰生意”。下午去钓鱼,晚上陪孩子写作业,周末带全家爬山。有人劝他“再加两个品类,一年能多赚50万”,他摇头:“加品类就得加买手,加沟通成本,我这点精力顾不过来。现在三个细分领域够吃了,多赚那点,不够我费心的。” 他的核心不是“懒”,是把“非核心”全扔出去。选品这种重复劳动,让更有时间的人干;利润和运费这种硬标准,用表格卡死,不用自己纠结;甚至售后,都外包给了专门的团队,只留一个“紧急问题”通道。 “熬夜加班的人,大多在干‘机器能替你干的活’。”他说,“买手筛品用表格,比你肉眼看靠谱;售后外包,比你自己熬夜回邮件高效。你得找到那个‘非你不可’的事——比如跟厂家谈折扣,比如定选品的标准,这才是该花时间的地方。” 上个月他的宠物折叠碗爆单,厂家想涨价5毛。他没急着答应,翻出买手的表格:“你看,过去半年我帮你走了3000单,退货率不到2%,比你给别人的代发量稳多了。涨价可以,但我要账期30天。”厂家一算账,答应了。这谈判,他花了20分钟,比熬夜盯订单值多了。 那些熬夜加班的电商人破防,大概是因为突然发现:赚钱拼的不是时间长短,是能不能把自己从“忙”里摘出来,找到那个“四两拨千斤”的点。 每天2小时,够他把核心环节抓牢;剩下的时间,交给规则和别人。一年200万,赚的不是拼命的钱,是“会偷懒”的钱——知道哪些事该干,哪些事该扔,哪些事能让别人替你干。 毕竟,电商的本质是卖货,不是卖时间。能躺着把钱赚了,谁愿意熬夜呢?
展开...
忽然发现,淘宝闪购还是棋高一招,但很多人都没有察觉背后的逻辑! 就在前两天,淘宝闪购按照惯例公布了一组发展数据,讲了新客增长,讲了突破峰值的餐饮门店数量,还有骑手收入增长情况这些。确实亮眼,但大家感触更深的日订单量并没有提及。 直到行业媒体晚点的一则独家报道出来,大家才发现,原来淘宝闪购官方没有提到的部分才是最让人震撼的。就在上周,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连续三天都迈入了超1亿单这个门槛,甚至其中两天,对美团实现了赶超。 其实这三个月以来,好像淘宝闪购除了砸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感觉。 我想说的是,这背后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从一开始淘宝闪购目标就不只是外卖市场,而是整个即时零售。 本质的区别就是,直白点说,即时零售的天花板要比纯外卖高得多。比如提到外卖,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餐饮、茶饮,而即时零售除了这些,还包括日用品、生鲜、手机3C电子等等,所以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说到底,外卖只是淘宝闪购的一个切入点,而不是终点,可见淘宝闪购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如此看来,淘宝闪购自己没有去提日订单量的突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这就像下棋一样,盯着一步棋吃子的是个新手,盯着全盘输赢的才是高手。
展开...
  • qw2.jpg
  • qw1.jpg
今年的电商行情实在是太魔幻了,把老电商都给干懵了。你就看那十年八年的电商老炮啊,就今年弄的就跟个小白一样,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就是到处学,到处问,这直通车一天搭个几千块也带不进来多少个免费流量,愁的吧,一直都睡不着觉,一直是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废了。之前那些招数他怎么都失灵了呀。其实啊大家都别瞎琢磨,他根本的问题就是两个点。那第一个就是他的消费能力确实是下降了,我总以为去年的消费能力就已经很低了,我是万万没想到他今年的消费能力它更低,目前放眼望去,90%的行业,其实现在的流量都是垮垮掉,除了那种特别新的,要么踩中趋势的,要不就是特别稀缺的玩意儿。你要是说做那种满大街都有的玩意儿,流量腰斩它都是轻的,它今年不是一个慢慢的流量下降,它是一个跳崖式的暴跌,它流量根本就不够分的。那第二点就是他现在平台的流量他不白给了,没有免费的午餐了。平台他现在精的很,把这些免费流量能变现的,他绝不给你留着。你说还想靠Bu单靠免费流,门都没有。因为免费流在人家全站那边了,不是说你跟不上时代了,是这个时代压根儿他就不给免费流量,所以说要么就是找稀缺货,搞创新死磕供应链,要么就是盯着那5%还在上传的品类,如果都够不着,咱就认,用老老实实的付费玩法买流量,别抱着老黄历不撒手了,现在不好使了,它不是说你不行,是目前的行情,它就是这样。最后老规矩评论区三个6,我发你一份全域电商的运营笔记
展开...
  • qw1.jpg

在本圈圈中寻找帖子

 

圈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